9月3日,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暨陕西秦创原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西安落下帷幕,美釉(西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釉生物”)——一家成立只有两年多的小企业,凭借一个名为“生物组装高分子脱敏剂”的产业化项目,一举获得本次大赛生物成长组第一名。获奖名单一经公布,现场同行便生出好奇,美釉生物又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

美釉生物于2019年1月在西安高新区创立,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杨鹏是创始合伙人兼首席科学家,在他的带领下,美釉生物研发出技术水平国际领先的生物组装高分子脱敏剂,有望实现牙本质小管的长效深入封堵,从而彻底根治牙本质过敏等牙科难题。美釉生物是西安高新区知识分子创业的又一典型,是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一次有益探索,也是我国科技创新活力迸发的微观体现。

十余年技术积累

奠定产业化可行路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生物组装高分子脱敏剂在创新创业大赛上的惊艳亮相,非美釉生物成立以来短短两年之功,在美釉生物成立之前,杨鹏在实验室对相关技术的研究已经长达十多年,这是生物组装高分子脱敏剂诞生的基础。

2012年,从日本归国的杨鹏选择陕西师范大学,开启了在国内的科研生涯,在此之前,他在北京化工大学完成了本科到博士的学业,并先后前往德国马普研究所、美国杜克大学和东京大学从事科研工作。归国后,杨鹏前往陕西师范大学任教,现为该校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分子、胶体、界面和生物材料相关和交叉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获得全国胶体与界面化学优秀青年教师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陕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陕西省化学优秀青年奖、陕西省青年科技奖等一系列奖项和资助。

经过十多年系统深入的基础研究,杨鹏发现了类淀粉样蛋白聚集黏附体系及其在牙齿矿化领域中的应用,为生物组装高分子脱敏剂提供了技术来源。美釉生物成立后,杨鹏以此为基础,带领公司科研团队研发出两种全新的牙齿仿生再矿化技术,并获得了发明专利授权,生物组装高分子脱敏剂正是其产业化项目之一。

“该项技术在研究过程中,得到了好友张旭(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副院长)和轩昆(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预防科主任)的鼎力支持,他们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他们的宝贵建议,让我的研究能够更加契合临床应用需求。”杨鹏说。

在好友的帮助下,杨鹏充分参考临床应用需求,对牙齿脱敏技术开展了深入研究,先后在《自然快报》《生物材料科学》《先进材料》《美国化学学会应用界面材料》等国际期刊上发表了研究论文十余篇,SCI影响因子累计超过150分,为后期产品的研发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可行的技术路径。

但在杨鹏看来,这只是项目成功的第一步。他说:“实验室的工作只完成了成果转化的1%,还有99%要在与市场的不断互动中完成,除了要拿到相关资质、满足一些硬性要求外,还面临成本控制、质量控制、市场开拓等一系列挑战,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实践中一步步解决。”

脚踩高新创业热土

开启成果转化之路

有着20年医疗器械销售经验的张海勇,对医疗器械市场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在杨鹏牙齿脱敏技术成果转化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01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张海勇接触到了杨鹏的科研成果,但在当时,仅凭一份学术报告,他无法完全理解这项成果的价值所在,不过直觉又告诉他这个项目应该不错。为了证明自己的判断,张海勇拿着科研报告和多家口腔医疗机构的专家沟通,得到的答案是:这是一项牙齿脱敏技术,且明显领先于现有技术水平。在相关专家的帮助下,张海勇对杨鹏科研成果的价值有了更深的了解。

“传统的牙齿脱敏技术路线缺乏长期稳定的效果,不能预防因细菌感染引起的牙髓炎,效果只能持续1到3个月,牙齿敏感症长期处于病发——维持——龋齿——治疗的恶性循环。”张海勇说,而杨鹏的研究所提供的技术路线可在牙本质及牙小管内壁构建仿生二维纳米膜——矿化出羟基磷灰石结构,等于是在牙齿上长出了牙釉质,且效果可持续一年以上,“尤其对牙本质小管封闭深度可达60至270微米,而目前国际上相关产品的封闭深度仅有2-5微米,公开的最好的实验室数据也只有15微米。”

随后,张海勇找到杨鹏商谈成果转化事宜,两人一拍即合。经过一年多准备,2019年1月,美釉生物在西安高新区正式注册成立,杨鹏任总经理兼首席科学家,张海勇为执行董事,张旭和轩昆也成为公司研发团队的核心成员。不久之后,生物组装高分子脱敏剂正式问世。

生物组装高分子脱敏剂包装采用A、B双组份,A组份为1%碳酸氢钠溶液,B组份为聚合物改性蛋白、成膜剂和聚乙二醇,使用时将两者混合,涂抹于患处或用其漱口,两周后就可以形成机械强度稳定的羟基磷灰石修复层。相比于市场上同类产品,生物组装高分子脱敏剂使用简单、疗效显著且持续时间长,技术水平国际领先。凭借该项成果,美釉生物于2020年荣获西安国际创业大赛二等奖,并在刚落幕的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暨陕西秦创原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中,取得生物成长组第一名的好成绩,美釉生物及其产品科技含量及潜在市场前景受到认可和关注。

据张海勇介绍,目前,生物组装高分子脱敏剂已经取得国内专利授权,国际PCT专利申请已经启动,同时,美釉生物还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达成临床实验意向,与北京奇敏儿公司签订临床研究合作协议,预计临床试验将于年底前启动实验病例入组,明年6月完成临床实验并提交注册申请,有望在明年下半年取得国家药监局二类医疗器械批准文号,产品上市销售。

谈及选择在西安高新区起步创业,张海勇说,是因为他和杨教授看中了这里的创业环境。高新区浓厚的创业氛围和良好的创业生态,对一家初创企业而言充满了吸引力,尤其是入驻西安创业园以来,联创生物医药孵化器在企业注册、政策解读、法规指导、资源对接等方面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等于是手把手教创业者办企业。他说:“在高新区创业感觉有人管有人问,这里的服务意识确实很强。”

产品走向广阔市场

科技服务万千民众

2020年2月,由美釉生物控股成立的滁州釉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美釉生物授权其使用母公司专利,并开展产业化落地工作。目前,滁州釉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1000平方米的生产场地已经建成,釉美生物技术转化蓄势待发。

美釉生物对产业化工作的超前布局,源于其对自身技术的自信和对未来市场的精准分析。张海勇表示,口腔科是目前所有医学领域增长最快的学科,年增长幅度约20%,也是医学领域最市场化的专业,我国龋齿和牙周疾病的发病率超过60%,治疗率只有3%,相关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同时,牙釉质修复在口腔医学领域的空白,为公司产品提供了广阔空间。

另外,2017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的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5岁儿童龋患率为70.9%,12岁儿童龋患率为34.5%,与十年前相比,5岁和12岁儿童龋患率分别上升了5.8和7.8个百分点,同时,中老年人口的牙周问题关注度也有大幅的上升,这些口腔问题都和牙本质暴露引起的牙敏感有直接关系。这都显示出,我国居民对牙齿矿化脱敏技术和产品有着巨大需求。

根据美釉生物的规划,未来,公司将用一期产品首先进军私立口腔诊所和牙科医院,在一定的销售额基础上,向研发儿童防龋材料延伸,争取在儿童龋病预防上实现重大突破。预计到2025年,美釉生物产品将进入成熟期,平均年销售100万人份,平均利润总额将达1.8亿元,税后利润将超1.3亿元,届时,公司将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经济利益之外,杨鹏更加看重公司相关技术和产品带来的社会效益,他以口腔脱敏技术为例表示,国际上已经有超过15年没有取得技术突破,很多人仍受牙齿敏感困扰,美釉生物的技术和产品将有望彻底根治牙本质过敏等牙科难题,将对人类健康产生有益影响。在杨鹏看来,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所用,经济利益只是满足人们需求之后的附带产物,他表示,未来,美釉生物将在与市场的互动中,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推动产品更新迭代,助人类找回一口好牙。高新融媒记者 张静攀

口碑好的牙齿漂白到底怎么样(前瞻市场后据创新)(1)

口碑好的牙齿漂白到底怎么样(前瞻市场后据创新)(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