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儒家思想开始,孔子,孟子,以及后来的王阳明的心学,都是在告诉我们,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一个正人君子的习气。王阳明的心学致良知为核心,而这两字的核心,就是有一个正人君子的做派。有一个,更好的格局,有一个广大的胸怀,能够承载一些事,能够容纳一些事。

必须在身心上有了验证之后,真正的体会到了这件事情,才算是无善无养,吾浩然之气的成功。什么叫做浩然之气,就是刚正不阿的一种正气。由内而外的浩然正气,就是这种大无畏的勇气和光明磊落的做事风格。

知行合一王阳明最经典十句 王阳明正人君子(1)

王阳明,虽然是一介书生,但是他打仗的时候用兵如神。王阳明打仗从来没有败过,这在军事史上是一个非常罕见的例子。有一年,王阳明就奉旨去平乱,到了之后,王阳明思考再三,他觉得如果用武力压迫,可能会让双方矛盾加深。而且自己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于是,他用了另外一个办法。

王阳明打听到了起义的首领是哈吉,然后知道哈奇的母亲,因为身体不好卧病在床,王阳明就亲自带着医生,去给哈吉的母亲治病。没过多久,在王阳明和医生的照料之下,哈奇的母亲,就能够下床走路了。哈吉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对王阳明的印象也非常好。因为他打听到王阳明的为人,觉得这个人挺靠谱。

知行合一王阳明最经典十句 王阳明正人君子(2)

后来就在这个时候,王阳明又给哈奇写了一封信,然后告诉他说,你不要再叛乱了,以和睦相处,你这样打下去,大家都没有好处。你妥协了,或许大家日子都好过,等等类似的话。哈吉就被王阳明高尚的人格所折服,他觉得作为一个敌人,能够带领着医生给自己的母亲看病,这一点特别的能够征服自己的内心。所以他就妥协,王阳明没用一兵一卒就平息了这一场叛乱。

这就是一种大丈夫的格局,君子立天地与前,应该是大公无私,光明磊落。虽然说王阳明的这一招,他是为了平叛,但是他所做出来的事情,也是普通人所做不来的。如果是你的话,你能做到去带着医生给敌人的母亲治病吗?所以这就是一种大的格局,大的胸怀,养浩然正气,立君子威风。

知行合一王阳明最经典十句 王阳明正人君子(3)

把王阳明的这个思想,结合到我们现实生活中,也很容易能够理解。我们生活中有太多的人,只在乎眼前的蝇头小利,为眼前的一得一失而痛苦和忧愁不已。其实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人生的路那么长,你可以把这个格局放大一点,在为人处事的时候,不要因为一点点蝇头小利就和对方有过节。

人生的路那么长,你怎么知道,你所吃的亏就一定吃亏呢。塞翁失马,还焉知非福呢?其实人生的很多事情就和塞翁失马的道理是一样的,有失必有得。只是冥冥中你自己没有发觉,你自己没有看到而已。男子汉大丈夫,有一个大的胸怀,大的格局,养一身正气是非常重要的。

知行合一王阳明最经典十句 王阳明正人君子(4)

从古至今,所有能成大事者,他们一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笑揽风云动,睥睨大国轻,力拔山兮气盖世。有浩然正气,这也是为人处世的一个准则。生活中有一些人,表面看上去大大方方,你和他相处久了,却觉得他这个人为人做事的时候特别的猥琐,特别的让人看不起,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现象。

相反,有一些人外貌给人的感觉特别平淡,但是他做事的时候不拘一格,从来不计较眼前的一些得失,默默无闻,却能从他,平淡的一种感觉中,体会到了那种浩然正气。这种就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一个男子汉应该有,广大的格局。

知行合一王阳明最经典十句 王阳明正人君子(5)

王阳明,心学中的致良知是他心学的一个核心。他为什么做事的时候,能够百战百胜,为什么他有一个大的格局,因为他遵从着致良知。致良知是一个人的根本,每个人都应该符合良知的要求,当一个人达到致良知的状态,他为人做事的时候,也会不拘泥小节,也会养成一股浩然正气。做一个正直的人,诚实的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当你日积月累的时候,你的浩然正气自然就形成了。

特别是对于现在这个社会,不要把蝇头小利放在心上,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和别人产生摩擦,产生过节。有的时候吃小亏,你也会得到大的福气。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一个好的格局才是正人君子该有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