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无常难推理(为奇诡的境界打开大门)(1)

文 |张可驹

听到维特哈斯(Antje Weithaas)要来上海演出的消息,我一时还有点错愕:没想到,她居然真的来了?前些年,看到关于她的资料,感觉这样的欧洲隐藏大师估计唱片找起来都很困难,至于现场,根本想都不用想了。不料几年过去,今年7月她还真要来演出了。于是翻出维特哈斯担任一提的Arcanto四重奏的唱片,算是预热一下。其中有张莫扎特室内乐作品:《单簧管五重奏》(K.581)与《d小调四重奏》(K.421)的唱片,很好地反映了该组合的艺术。

也许,你并不经常听人们提起这个四重奏团?这很正常,相对于固定演奏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许多著名组合,Arcanto四重奏是一个非常不一样的名家团体。大多数四重奏团的声望,不仅来自其整体风格,也来自于他们持之以恒的合作、磨练所带来的默契度。不同组合展现默契的方式各不相同,但这样的情况,是20世纪一支四重奏名团的基本模式。Arcanto四重奏却完全不一样,它的成员分别是四位杰出的独奏家。他们由于彼此对室内乐的共同热爱,以及合作中的惺惺相惜而形成了这个组合。

通常说到某个知名四重奏团的成员,他的位置,一提、二提或大提琴,往往就成为他最为人所熟知的身份了。有时,其中某人或许也是重要的独奏家,但这并不多见。而Arcanto四重奏的情况非常罕见。中提琴家塔贝亚·齐默尔曼是当代最有影响的中提琴家之一,大提琴家奎拉斯(Jean-Guihen Queyras)也属于Harmonia Mundi公司最重要的独奏家。演奏二提的小提琴家塞佩克(Daniel Sepec)是一位侧重于本真的演奏家,与斯泰尔合作了不少二重奏的唱片。如此熠熠生辉的组合,担任一提的维特哈斯,同另外三位成员相比,在世界范围的知名度有时反而更少。主要是她的独奏录音多由小品牌发行,而非Harmonia Mundi这样极具影响力的公司出品。

维特哈斯在欧洲,尤其是在德国音乐界地位崇高,且特别擅长室内乐,同时身为顶尖的独奏家、室内乐演奏者和教师。而在Arcanto四重奏中,她作为一提,与另三位合作者的演出,更将这位大师的音乐才能展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这些对室内乐演出而言最困难的莫扎特作品,它们已经有了很多的录音和现场演奏,音乐家们把握原作微妙的关系和曲情的难度,却并不随之降低。宁峰是维特哈斯的学生,他回忆后者教他演奏莫扎特时曾特别指出,严谨地忠实原作是前提,而在此前提之下,把握莫扎特始终富于变化的创作思维,又是一种关键。对此,维特哈斯本人的演奏做了很好的说明;在对音乐表现的分寸要求至高的四重奏中,也体现得非常惊人。

K.581的演绎即充分体现出那种有规律的自由之妙。这是莫扎特最成熟阶段的室内乐创作,也是他的巅峰之作。其中,对几件乐器彼此平衡的构思,Arcanto四重奏的表现值得人们反复品味。莫扎特赋予四声部彼此不同的自由范围,由四位有着独奏家思维的四重奏成员来展现,确实会提示我们很多先前未曾注意的东西。但可贵之处,更多在于该组合的成员在更为宏观的层面,依旧能以四重奏所需之默契把握全篇。否则,纯“明星队”式的演绎终归不是弦乐四重奏的正途。在演奏的过程中,维特哈斯很好地诠释了弦乐四重奏中一提的内涵。面对这样的三位合作者,她也总能在需要时,恰如其分地走上主导地位,而后又穿梭全篇,在许多微妙的关键点做出更低调的引领。

之后的K.421是莫扎特非常戏剧化的小调作品,并不出人意料地,Aecanto四重奏将其表现为仿佛四幕所构成的无词歌剧。很多四重奏团都尝试发掘莫扎特潜藏的戏剧内涵,可是在音乐表现的强度与自由度方面,像该组合如此大胆,既外放,又始终凝聚地表现这部杰作,恐怕就不多了。Aecanto四重奏发掘莫扎特创作之“阴暗面”的力度是惊人的。维特哈斯的引导确实为很多奇诡的境界打开大门。

- THE END -

欢迎世上无常难推理(为奇诡的境界打开大门)(2)关注《音乐周报》

快手、世上无常难推理(为奇诡的境界打开大门)(3)抖音账号

Q:想订阅《音乐周报》?

A:请进入“音乐周报”世上无常难推理(为奇诡的境界打开大门)(4)微信世上无常难推理(为奇诡的境界打开大门)(5)公众号,点击下拉菜单“订阅报纸”。

Q:想投稿?

A:发这里 yyzb1979@163世上无常难推理(为奇诡的境界打开大门)(6).com

Q:想合作?

A:请点击下拉菜单“广告合作”。

世上无常难推理(为奇诡的境界打开大门)(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