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性化合物和药物分子合成领域,发展新的策略实现高区域高立体选择性反应,能为各种手性分子的合成提供高效的途径近几十年来,尽管手性催化研究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利用相同底物通过调控催化剂实现高区域和高立体选择性仍然非常困难,尤其是在这一过程中同时实现对手性季碳中心的有效控制更是一个艰巨的挑战吡唑酮类化合物是含有两个相邻氮原子的五元杂环化合物,作为活性结构单元在药物分子和天然产物中应用广泛,发展有效的方法用于手性吡唑酮类化合物的合成一直以来备受重视,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烯醚成醛机理?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烯醚成醛机理(科学家实现高区域高立体选择性联烯醚对吡唑酮的加成反应)

烯醚成醛机理

在手性化合物和药物分子合成领域,发展新的策略实现高区域高立体选择性反应,能为各种手性分子的合成提供高效的途径。近几十年来,尽管手性催化研究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利用相同底物通过调控催化剂实现高区域和高立体选择性仍然非常困难,尤其是在这一过程中同时实现对手性季碳中心的有效控制更是一个艰巨的挑战。吡唑酮类化合物是含有两个相邻氮原子的五元杂环化合物,作为活性结构单元在药物分子和天然产物中应用广泛,发展有效的方法用于手性吡唑酮类化合物的合成一直以来备受重视。

近期,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苏州研究院蒋高喜团队基于对反应机理和底物电子结构的理解,设计并实现了过渡金属钯和有机小分子膦酸分别催化的高区域高立体选择性联烯醚对吡唑酮的加成反应。钯的催化体系中,在非常温和的条件下能高立体选择性地得到含有两个相邻手性中心的支链加成产物;而在有机小分子膦酸催化体系中则能高立体选择性地得到直链加成产物。对于支链加成产物,研究人员通过单晶衍射证实了产物的相对构型。

该方法为吡唑酮类化合物的手性衍生化提供了一种非常有效的合成途径。相关工作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2016, DOI: 10.1002/anie.201610473),并被选为封面文章。

以上工作得到了中科院“百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和苏州市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长期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