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具韵味顶真诗 赵 敏 乙常青,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五绝藏头诗鸟语花香?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五绝藏头诗鸟语花香(别具韵味顶真诗)

五绝藏头诗鸟语花香

别具韵味顶真诗

赵 敏 乙常青

“顶真”,也叫联珠,就是用上一句的结尾来做下一句的开头,一直连缀下去,像接力棒一样,层层推进。它既能表现事物的连锁关系,又造成一种一气呵成的气势,使语句紧凑而生动畅达,因而能给读者以强烈的感受。

萧衍《劳树》:“绿树始摇芳,芳生非一叶。一叶度春风,芳芳自相接。色杂乱参差,众花纷重叠。重叠不可思,思此谁能惬。”

咬住前句诗尾一字或数字不放,在下句中又作生发,就是顶真诗的特点。此诗在第一、二、三句之间与第六、七、八句间都有顶真关系。首句“绿树始摇芳”的“芳”字,正被第二句“芳生非一叶”咬住不放;而第三句“一叶度春风”,则又咬住了第二句的尾二字“一叶”,第六、七句的顶真处是第六句之尾的“重叠”,被第七句的句首咬住,第七句的尾字“思”,则又成为第八句的首字。诗对芳树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芳华绿叶,相互辉映,只要春风轻轻吹动一叶,那满树的花和叶便随风而动,婆娑生姿,色彩缤纷,令诗人眼花缭乱,心迷神醉,故而发出“重叠不可思,思此谁能惬”的感叹。表现出了作者对春风吹拂下的春花充满了怜惜喜爱之情。

沈约《拟青青河畔草》:“漠漠床上尘,心中忆故人。故人不可忆,中夜长叹息。叹息想容仪,不言长别离。别离稍已久,空床寄杯酒。”

全诗八句,其中六句之间有顶真关系。它们之间前一句实是下一句的引发,下一句又是前一句的必然。其趣味就在这顶真环扣之中。这是一首忆友诗,首句中“漠漠”二字,充分表现出主人公不见故友,茫茫然若有所失的心境。“故人不可忆”和“不言长别离”中的两个“不”字,用得绝佳,把主人公缠绵委婉的情感,矛盾曲折的心理状态,写得楚楚动人。末句“空床寄杯洒”写出主人公愁怨难耐、借酒浇愁的情态。此诗写得流畅自然,真挚动人,有天成之妙。

李白《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湘水上,女萝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这是一首赠别诗。刘十六是一位隐者,是李白的好友。全诗以“白云”贯穿始终,用白云来比喻隐者不与俗物为伍,决意隐居的高洁志向。李白对即将归山的友人表达了诚挚的友谊:无论楚地还是秦地,天上都会飘动着白云,这白云时时追随着你,伴你入楚,伴你渡湘水,伴你长卧山中,隐居世外。离别不免伤情,而李白则与众不同:“白云堪卧君早归”,却是希望友人能早日归山。那白云缭绕之处,正是你逍遥的所在。表现了积极的乐观情绪,显示出作者独特的心境与气质。诗中用顶真手法,造成婉转回复的浓郁气氛,反复吟咏,情从中生,读来别有一番情趣。

王安石《忆金陵三首》:

其一:覆舟山下龙光寺,玄武湖畔五龙堂。相见旧时游历处,烟云渺渺水茫茫。

其二:烟云渺渺水茫茫,缭绕芜城一带长。蒿目黄尘忧世事,追思陈迹故难忘。

其三:追思陈迹故难忘,翠木苍藤水一方。闻说精庐今更好,好随残汴理归艎。

王安石对金陵的感情极深厚,他曾写过《桂枝香·金陵怀古》的词,描写金陵的繁华景象。而在这里,作者完全是另一番情调,诗人在第一首诗中,回忆自己旧时曾游历过的覆舟山、玄武湖、龙光寺、五龙堂,饱览了那烟云渺渺、流水茫茫极富有诗情画意的江南风光。

第二首则以前首诗的尾句作为首句引出下文,遥想那芜城旧址,布满着黄尘,生长着枯蒿。令人对世事引起无限的忧伤,这回忆使作者久久难以忘怀。

第三首用第二首诗的末句“追思陈迹故难忘”作为首句,继续追忆下去,想着那丛生的青翠树木和古老的藤萝,仍一如昔日郁郁葱葱吧!听人说那边的精美的房舍更好于旧时了,多么想看一看呢!真想随着汴水的残流南上,泛舟归去呵!这三首诗首尾连珠,但又各自成诗,绝无牵强割裂之感。

来源《语文报高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