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展学昌专辑(秦腔名家展学昌)(1)

展学昌先生遗照

展学昌老先生是甘肃靖远县东湾人,1956年14岁考入靖风剧团学艺,师承"麻子红”高徒黄致中、寇世英、曹福成、周正俗、王化民、王化礼等秦腔名老艺人。他功底扎实、文武兼备、戏路宽广,以演悲剧见长;他嗓音苍劲有力、行腔展拓、气氛热烈;表演潇洒大方,善于刻画人物形象。在近六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是正宗郗派第三代传人。 除了表演,他还具有较高的管理和导演水平,曾担任过甘肃景泰县秦剧团团长,政协委员,靖远县秦剧团业务团长,政协委员,培养了一大批年轻的秦腔演员。展先生不光在秦腔艺术上有独到造诣,在书法方面也颇有成就。展先生在甘肃名间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和威望,尤其是靖远县、景泰县、皋兰县、临夏自治州等地妇孺皆知。公认其戏好、人好、很有人缘。

秦腔展学昌专辑(秦腔名家展学昌)(2)

与窦凤琴合作的《三击掌》

秦腔展学昌专辑(秦腔名家展学昌)(3)

周仁回府中饰演周仁

老先生的主要秦腔传统剧代表作有《金沙滩》《下河东》 《烙碗计》 《忠保国》《回荆州》《潞安州》 《出棠邑》《五典坡》《八件衣》 《大报仇》 《斩韩信》《闯宫抱斗》 《辕门 门斩子》《周仁回府》《六部大审》 《火烧葫芦峪》 《狸猫换太子》等。他的经典折子戏有《放饭》《祭灵》《杀 驿》《逃国》《盘门》《赶驾》《三击掌》《南阳关》 《十道本》《苏武庙》 《哭祖庙》 《黄鹤楼》《打镇台》《滚龙床》 《诸葛祭灯》 《四郎探母》《三娘教子》 《花云带箭》 《苏武牧羊》《孙膑坐洞》 等。

秦腔展学昌专辑(秦腔名家展学昌)(4)

郗派”艺术创始人郗德育先生(泥塑)

“郗派”艺术是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麻子红”郗德育先生(1891-1942)创立的一个影响深远的秦腔流派。郗德育先生学戏在陕西,成长和成名都在甘肃,因此在表演上融合了陕甘两省的风格,最终创造了自己独树一帜的“郗派”艺术,在秦腔界独领风骚,并且形成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须生无人不遵郗”的艺术盛景。

“郗派”艺术在唱腔方面,讲究满宫满调满口腔,脱离了假嗓子演唱的窠臼,气沉丹田喷薄而出,同时,郗德育对传统唱腔进行了大胆创新和改造,在唱词断句、音调起伏、行腔归韵等方面苦下功夫,如在《辕门斩子》中创立的撂板,红极一时;《黄金台·盘门》中的“慢八提”,一句跟一句不一样,这样的唱腔改动,既符合秦腔的韵律要求,又丰富了唱腔旋律,可谓匠心独运,别出心裁。在做派方面,郗德育将他原来从陕西带来的戏剧表演元素尽可能进行甘肃本土化处理,大量吸收甘肃表演技艺之长,提袍甩袖亮靴底,动作大开大合、潇洒流畅,特别是在铜器应用方面,为了增加剧情渲染能力,丰富铜器应用,如在郗派名剧《闯宫抱斗》中,增加了二反铜器,并随着铜器做出不同的台架势子,观众反响强烈。正是由于郗德育先生将陕甘两省戏路进行了很好的融合,才造就了郗派艺术在行内外的巨大影响力。

展学昌先生作为郗派第三代传人,受教于众多郗派二代传人,如 《下河东》《逃国》《雁塔寺》等戏为王华民亲授,《辕门斩子》《苏武牧羊》《大报仇》等戏为黄致中的路子,《潞安洲》《烙碗记》等戏又宗周正俗,《十道本》及踢板带、蹬梢子等技巧则由王化礼亲传,同时孔新晟、寇世英等郗派传人均对其耳提面命。因此,展学昌先生较为全面的继承了郗派艺术的表演体系,能戏颇多,阅历丰富,在舞台表演中较为全面的表现出了甘肃秦腔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