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因“扇贝跑路”事件而被公众熟知的獐子岛近日又引起轰动证监会对獐子岛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一案,历时一年多有了结果7月9日,中国证监会告知书称,獐子岛公司及其董事长吴厚刚等24人将被行政处罚,其中吴厚刚更是被采取终身市场禁入措施这可以说是獐子岛自上市以来的最严处罚,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獐子岛证监会调查结果?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獐子岛证监会调查结果(獐子岛遭最严处罚)

獐子岛证监会调查结果

曾因“扇贝跑路”事件而被公众熟知的獐子岛近日又引起轰动。证监会对獐子岛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一案,历时一年多有了结果。7月9日,中国证监会告知书称,獐子岛公司及其董事长吴厚刚等24人将被行政处罚,其中吴厚刚更是被采取终身市场禁入措施。这可以说是獐子岛自上市以来的最严处罚。

7月11日,吴厚刚对媒体回应称,公司和被罚人员已准备申辩材料。长海县、獐子岛镇也成立了事件应对领导小组。

獐子岛曾多次称因扇贝等海产受灾而致损,但此次证监会的调查结果揭示的真相发现,扇贝并不是“背锅侠”,背后是獐子岛涉嫌财务造假、内控存重大缺陷、涉嫌虚假记载“三宗罪”。

被认定“三宗罪”

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公告中称,7月9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

证监会查明,獐子岛及吴厚刚等人涉嫌违法的事实包括涉嫌财务造假,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2016年年度报告、2017年年度报告、《关于底播虾夷扇贝2017年终盘点情况的公告》和《关于核销资产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公告》涉嫌虚假记载。獐子岛2016年真实采捕区域较账面多13.93万亩,致使账面虚减营业成本6002.99万元。同时,獐子岛2017年账面记载采捕面积较真实情况多5.79万亩,且存在将部分2016年实际采捕海域调至2017年度结转成本的情况,致使2017年度虚增营业成本6159.03万元。

此外,獐子岛披露的《关于2017年秋季底播虾夷扇贝抽测结果的公告》涉嫌虚假记载,还存在其他涉嫌未及时披露信息的情况。

对此,证监会对獐子岛给予警告,处以60万元罚款;对吴厚刚等24人给予警告,并处罚款;此外,还对吴厚刚采取终身市场禁入措施。

准备申辩

对于证监会的这一处罚,獐子岛称准备申辩。

7月11日上午,吴厚刚向媒体表示,公司和被罚管理层都将进行申辩,目前已经在准备申辩材料当中。公司及相关人员将根据行业特性、公司成本结转的合理依据以及船舶航迹适用性等相关情况实事求是地进行陈述、申辩和听证,争取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7月11日,新京报记者致电獐子岛董秘办,电话无人接听。有媒体7月11日从獐子岛证券部了解到,獐子岛公司第一时间向银行间协会和债权人委员会通报了相关情况并与各银行进行有效沟通,大连证监局、长海县獐子岛镇政府大股东参加了沟通会议。同时,长海县委、县政府立即成立了长海县獐子岛集团处罚事件维稳应对领导小组,统筹研究决定獐子岛集团处罚事件维稳应对工作方面的重大事项。獐子岛镇也成立了獐子岛集团处罚事件维稳应对领导小组,并启动相关预案。

两度上演“扇贝跑路”

证监会最新的调查结果给“扇贝”洗清了冤屈。调查结果显示,獐子岛2018年2月及4月发布的《年终盘点公告》《核销公告》未如实反映客观情况,核销海域中,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底播虾夷贝分别有20.85万亩、19.76万亩和3.61万亩已在以往年度采捕,致使虚增营业外支出24782.81万元,占核销金额的42.91%;减值海域中,2015年、2016年底播虾夷贝分别有6.38万亩、0.13万亩已在以往年度采捕,致使虚增资产减值损失1110.52万元,占减值金额的18.29%。因此,上述两份公告均涉嫌虚假记载。

新京报记者查询发现,备受关注的“扇贝跑路”事件,最早可追溯到2014年。2014年10月,獐子岛披露一系列公告表示,称因遭遇北黄海异常的冷水团,公司百万亩即将进入收获期的虾夷扇贝绝收。最终,獐子岛2014年净利润亏损11.89亿元。此次扇贝绝收被戏称为第一次“扇贝跑路”事件。

2018年2月,獐子岛发布公告称,因2017年底降水减少、饵料短缺、海水温度异常等原因,虾夷扇贝存货异常。而在随后的年度报告中显示,獐子岛2017年度净利润亏损7.23亿元,此为第二次“扇贝跑路”事件。

而此次“扇贝跑路”事件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关注。2018年2月9日,獐子岛收到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证监会调查还显示,獐子岛在2018年4月发布的2017年年报中,进行了虚减利润。另外,2018年4月28日发布的《关于核销资产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公告》也被认定并未反映真实情况。

2019年7月1日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獐子岛董事长吴厚刚公开向股民道歉,并表示:“我们用代价换来了两点:一点就是对风险的认知和敬畏;第二点,就是识别了我们这片海。”“只要能挺住,这个代价可以通过未来的努力换回来”。

因巨亏曾披星戴帽

公开资料显示,獐子岛公司始创于1958年,在獐子人民公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1983年9月,并成立了集体所有制公司獐子渔工商联合公司;1985年獐子渔工商联合公司更名为大连獐子岛渔业总公司。1998年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公司改组成立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有限公司,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吴厚刚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2000年12月,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有限公司70.7%的股份划归长海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持有。2002年10月,经大连市政府批准,公司向自然人吴厚刚定向增资,注册资本变更为8480万元。

2006年9月28日,獐子岛渔业在深交所上市,第一大股东长海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集体所有制企业)发行后持5390.48万股,占比46.96%。天眼查信息显示,目前长海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持股占比30.76%。

上市之初,獐子岛市场反响良好。据媒体报道,上市第一天,獐子岛股票以60.89元的开盘价成为国内1341家上市公司中的第二高价股票。上市第一份年报,2006年獐子岛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8亿元,同比增长23.08%,净利润1.67亿元,同比增长11.22%。

此后几年,獐子岛都保持增长态势,直至2012年开始出现业绩下滑。2012年净利润同比下滑78.78%,2013年净利润同比下滑8.27%。至2014年时,净利润同比下滑1326.83%,首次出现亏损,亏损达11.89亿元。2015年因继续亏损2.43亿元,2016年5月獐子岛被披星戴帽,提示退市风险。2016年獐子岛凭借出卖部分资产实现盈利7959万元,2017年得以摘帽,但2017年再次巨额亏7.23亿元。

上海创远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许峰向媒体表示,目前来看,证监会认为獐子岛的财务造假等违法行为属于最为严重的级别,故拟对獐子岛顶格行政处罚,虽然绝对数额不大,这主要是证监会对其违法性质的态度。

新京报记者 夏丹 编辑 祝凤岚 校对 柳宝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