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咽喉炎多长时间能治好(声音沙哑有磁性)(1)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嗓音,可以说嗓音是我们的第二张面孔,它反映了我们丰富的内心世界。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往往没有对我们的嗓子进行好好保护,频繁用嗓、过度用嗓时常会发生,直到嗓子沙哑了才会引起重视。

36岁的崔先生是个业务员,平时说话较多,半月前声音逐渐变嘶哑了,同事们戏称他的声音充满了磁性,他自己也一直以为是慢性咽喉炎,断断续续吃了很多药也没有改善,担心自己是不是喉癌,他赶紧到我科就诊。接诊患者后,我用喉镜检查患者咽喉部,发现双侧声带肥厚,杓间区黏膜水肿,考虑是反流性咽喉炎。

反流性咽喉炎也称咽喉反流性疾病,是由食管上、下括约肌(阀门)松弛而导致胃液(含有胃酸、胃蛋白酶)异常反流入上呼吸道(咽、喉、鼻咽、鼻腔后部)而引起的一类疾病。可导致咽部不适、痰阻感、咽痒、咽痛、咳嗽、声音嘶哑、发声疲劳、鼻咽部不适、鼻涕倒流、反复发作中耳炎等一系列症状。

反流性咽喉炎在人群中发病率非常高,在耳鼻咽喉科门诊中占10%,在声音嘶哑的患者中占比达到50%,其数据之惊人,不得不起大家的重视。

咽喉反流对于嗓音的危害是不容小觑的。

由于食道粘膜具有分泌碱性物质的能力,并且具有粘膜屏障,能够中和部分胃酸,因而每天50次的食道反流都属于生理范畴。但咽喉部对胃酸和胃蛋白酶保护机制薄弱,每周3次以上的反流就可以造成粘膜的损害。

咽喉反流性疾病是常见的疾病,也是嗓音障碍的原因之一。除了教师、警察、出租车司机等一些由于职业造成的用嗓过度外,普通人不规律性进餐,饥一顿饱一顿,或者是习惯性饱食,晚饭过晚或睡前吃夜宵,喜欢吃油炸食物,好喝浓咖啡、浓茶及带汽的饮料等,咽喉反流都会找上你。

当出现咽喉部有异物感、发声疲劳、持续清嗓、咽喉疼痛、声音嘶哑、哮喘等症状时,应考虑是否存在咽喉反流的可能性,及时前往医院就医,接受正规治疗。特别对于咽部异物感、很多难治性咳嗽及呼吸憋闷的患者,特别容易误诊和漏诊,值得引起大家的重视。

每年的4月16日是“世界嗓音日”,旨在提升公众对咽喉嗓音疾病的认识水平及强化嗓音健康的意识。今年适逢第20届世界嗓音日,AAO-HNS以“lift your voice 让你的嗓音更动听”为活动主题,呼吁人们隔疫不隔“声”,通过展现有个人特色的嗓音,恢复沟通交流,共克时疫。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