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嘉庆年间,我国曾经大规模地流行过霍乱。在瘟疫流行期间,很多人都因感染了霍乱而死亡。一时之间,全国人民都人心惶惶,在家闭门不出,生怕下一个染病的人就是自己。这次霍乱给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一些权贵也未能幸免。

霍乱期间,民间出现了很多有关于瘟疫的谣言。有的人说这次霍乱是鬼神作祟,有的人则认为这是老天在惩罚人间。更有甚者,宣称霍乱是从平时吃的瓜果蔬菜中传来的。不少老百姓因此类言论,最后不敢吃任何食物,活活饿死了。明明只是一场瘟疫,最后却生出了这么多谣言,真的是让人有些匪夷所思。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现象也是必然的,是社会群众心理的深刻反映。

清朝时期发生过瘟疫怎么处理(瘟疫与谣言相伴)(1)

一、百姓对霍乱的根源性恐惧

1、瘟疫本为百姓悬头刀

平常老百姓最希望的就是平安健康,战争和瘟疫可以说是百姓们最恐惧的事情。权贵们如果感染了霍乱的话,尚且有好药好医多存活些时日。但如果是平常老百姓感染了霍乱的话,那基本上只能等着魂归西天了。自中国出现大规模瘟疫以来,太多人见证了身边的人因为霍乱而家破人亡,白发人送黑发人。所以霍乱出现之后,百姓们都极其恐慌,生怕这样的厄运会降临到自己头上。

百姓们都亲眼见过,只要是感染了霍乱的人,离世的速度都极快。《一斑录》中曾有记载,大多数感染了霍乱的人,一两日内就没了性命。有的人身体素质好一些,能拖个十多日,但是病中的面容都极其可怖:青筋暴起,身材消瘦,连大小便都无法自理。最后饱经折磨,才离开这人世。平常老百姓见到这种情况,怎么能不对霍乱产生恐惧心理呢?

清朝时期发生过瘟疫怎么处理(瘟疫与谣言相伴)(2)

2、变态性的恐怖传播速度

霍乱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瘟疫,而且存在非常严重的人传人现象。在1820年之前,百姓们也经历过一些大大小小的瘟疫。但是那些瘟疫的传染性远没有霍乱这么强,一般都是在某一个村庄或者是某一个省蔓延,很少有像霍乱这样,可以用如此快的速度,大规模地蔓延到全国的。

霍乱发生的时候,仅仅用了几个时日,全国各地就已经都出现了感染了霍乱的病例。放眼望去,普天之下,似乎没有一块净土可供人们驻足。

霍乱的传染性之强,加重了百姓们对它的恐惧心理。以至于那嘉庆年间,人人谈“瘟”色变。也正因为这种恐惧心理,越来越多的人把原因归咎到了鬼神身上。

清朝时期发生过瘟疫怎么处理(瘟疫与谣言相伴)(3)

二、效率极低的政府处理能力

1、忽视重疫区

解决霍乱问题时,第一步就是要找到疫情最严重的地方,对此地域进行封闭和管控治疗。但是在在1820年那次瘟疫发生的时候,清朝政府并没有准确完整地定位当时的疫情重灾区。霍乱传入我国的时间其实比较晚,刚开始是在中国的南部开始爆发疫情的。在清朝政府治理霍乱的时候,把重点都放在了中国的南部,而忽略了江西等地区。

在当时的清朝政府看来,江西这个地方其实只有几个散在的疫区,不足以花费大量的精力在这里。没想到的是,江西成了当时疫情最严重的的地区之一。江西之所以会爆发这么严重的疫情,跟当地的气候也有很大的关系。江西当时刚刚经历了大旱,半年时间不曾落过一滴雨。

也正是因如此,才给霍乱提供了温床。在霍乱的问题终于尘埃落定之后,赣州官府在统计人口时发现,当地的很多口人家全都去世了,还有很多人家“全家十余口只留一二口”。如此惨状,真是令人唏嘘。

清朝时期发生过瘟疫怎么处理(瘟疫与谣言相伴)(4)

2、医疗未能及时完善

当时医疗技术落后,无法查出霍乱背后真正的病因。很多郎中也只知这是一场瘟疫,并不知道霍乱是由“霍乱弧菌”而来的。因此,也一直没有治愈的好办法。很多达官显贵感染了之后,都一心靠着人参来续命。但是人参毕竟只是一种补药,如果不能对症下药的话,用再多人参也是无济于事。

不过对达官显贵们来说,用人参也算是个心理安慰。但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在霍乱期间,能够买到一些草药已经实属不易,更别提人参这样的名贵药材了。

没有能对症的药,加上霍乱极快的传染速度,霍乱期间的伤病人数只会越来越多。处处哀鸿遍野,却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方案。在霍乱爆发的时候,在百姓心中,只要是感染了霍乱,就如同被下了死亡通知书一样。有的人在感染了霍乱之后,甚至还祈求能够赶紧回归期间,不想一直拖下去,遭受更多的痛苦。每天身处在这种绝望又无助的环境中,百姓们自然人心惶惶,只能求助于神佛。

清朝时期发生过瘟疫怎么处理(瘟疫与谣言相伴)(5)

三、谣言乱起,人心动荡

1、霍乱者借谣言蛊惑人心

1820年时,清朝的时局并不算稳定。有多方势力早已经不满清朝政府的通知,想借霍乱这个时机,给清朝政府重重的一击。加上当时清朝政府在治理霍乱时的措施并不太正确,更让别的势力有了可乘之机。

所以有的人就编出了鬼神一说,把霍乱的原因指向清朝统治者的贪污和腐败。这样的行为,意为让百姓们相信,这次霍乱是上天派来惩罚这些清朝官员的,从而激起民众对清朝政府的不满情绪。

还有些底蕴不足的文人,一直想在用自己手下的笔杆,传播关于霍乱的谣言。在嘉庆年间,有一些文人专门负责把关于霍乱的谣言整理成册,然后分发给人用来传播这些言论。这些小册子里,有关于霍乱来源的记载,也有关于如何治愈霍乱的一些道听途说。

在霍乱中走投无路的人,就把这种小册子当成了救命稻草。口口相传的力量是无法想象的,一个人听信了这种谣言之后,很快就会把这种言论传给其他人。不明真相的百姓们在绝望之中,也只能把这种言论当做是心理慰藉。

清朝时期发生过瘟疫怎么处理(瘟疫与谣言相伴)(6)

2、愈演愈烈的霍乱传闻

在老百姓看来,在霍乱时期,能够保住自己的小命才是最实在的。在霍乱发生的时候,清朝政府确实也采取了很多措施,用来治理霍乱。《清实录》中记载:“以时疫流行,命发广储司银二千五百两,分给五城,为制备药料棺楛之用。因念贡院中号舍湫隘,士子等萃处郁蒸,恐致传染疾疠,非所以示体恤。今科顺天乡试,著展期一月,于九月举行。”尽管这样,由于当时的制度问题,政府下的用来治理霍乱的银子,不一定都能落到实处上。

百姓们每天都听着政府在治理霍乱的消息,却迟迟不能看到这些措施落实到自己的身上,每天眼看着自己的亲人一个又一个地因霍乱而死去,处处都是人心惶惶的场面,百姓们也不得不恐慌。连当时的郎中都不能透彻地了解关于霍乱的治疗方法,百姓们对这种陌生但又具有杀伤力的瘟疫就更是恐惧了。

处在当时的环境中,百姓们一直得不到有用的救治,只能用尽浑身解数来自救。《白下琐言》中记载:“道光壬辰五月朔旦,各家门口挂红插柳枝,谓之送瘟神,比户皆然。”既然谣言都说,这次霍乱是鬼神所带来的的,那他们就只能用自己的方法来驱走鬼神了。在当时来说,这样的办法虽然没有实质性的作用,但是总算是能给百姓们一种心理安慰。

清政府在发现民间的这些言论之后,很快也对这些言论的真假性作出了判断。并且在确定民间言论为假的时候,很快就用国家的力量禁止了这些言论。当时清朝政府还曾多次寻找谣言的源头,但是在寻找的过程中,清政府发现,这些谣言几乎存在于每个角落,根本就找不到源头。在用国家的力量施压禁止传播谣言之后,也就作罢了。

清朝时期发生过瘟疫怎么处理(瘟疫与谣言相伴)(7)

结语

1820年的这次霍乱之所以会带来这么多谣言,归根究底还是民众对霍乱并不了解,加上疫情迟迟得不到有效的管控,百姓们只能用鬼神之说来安慰自己。在那种疫情当道,人人自危的情况下,有这么一个心理安慰,现在想想也是顺其自然的事情。

现在霍乱已经有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医疗技术也发展成熟了很多。自踏入可以社会以来,我国也没有再发生过大规模的霍乱疫情了。在大型瘟疫发生的时候,我们国家也已经有了非常完备的应对方案,力求在瘟疫发生时,能用最快的速度控制住疫情,不让疫情大规模传播。我们要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一定会解决瘟疫的问题!

参考资料:

《一斑录》

《清实录》

《白下琐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