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元帝刘奭都做了什么(我不想成为西汉由盛转衰的拐点皇帝)(1)

很少有人能真正活成自己内心最初所期待、所希望的那个样子,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事与愿违”的制约总会时不时地发生在自己身上。

所以,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对于怎么去过好自己的一生,其实这是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也就是说,人生的好坏成色并不在于最初的设计,而是在于自己能否根据自己的能力、处境、性格等各方面因素去及时纠正和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

很多人因为过于自我,一条道走到黑,把自己的人生过得生硬而简单,最后导致了人生出现了非常不理想的结局。嗟乎?叹乎?时也!命运!西汉汉元帝刘奭其实就是这么一个人,他便万万没有想到,他在位的16年居然成为了西汉由盛转衰的拐点,甚至他都没有觉得自己做错什么。

刘奭是汉宣帝刘询与民间皇后许平君的唯一儿子,而刘询是媲美“文景之治”的“昭宣之治”的创造者,作为汉宣帝刘询的接班人,按道理说,他继承的牌面是相当不错的。那么,刘奭究竟是怎么样把一手好牌打出不太理想的效果的呢?下面我们来仔细剖析一下刘奭这个人。

刘奭柔而无谋的一生

汉元帝刘奭都做了什么(我不想成为西汉由盛转衰的拐点皇帝)(2)

刘奭这孩子,从小就给人一种飘忽不定的游离感,好像没法去鉴定他一样。

大家若说他命不好嘛,他出生才几个月,他那个曾混迹市井的老爹又阴差阳错地当上了皇帝,他也水涨船高地成为了贵不可言的皇子。但大家若说他命好,他还在嗷嗷待哺的年龄,他的母亲许平君便被一心想让女儿霍成君当上皇后的霍显串通女御医淳于衍给毒害了。

再后来,在他三岁的时候,他便被“故剑情深”的父亲满怀深情地立为了太子。但随即,他的太子身份又招致了霍显、霍成君母女的忌恨,多次预谋毒害年仅三岁的他,还在父亲吃一堑长一智,对他的保护无微不至,才幸免于难。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刘奭从小就在两个极端的生活状态之间来回摇摆不定,这对他以后的性格和命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汉元帝刘奭都做了什么(我不想成为西汉由盛转衰的拐点皇帝)(3)

我们通常说,作为父母,首要的任务就是给孩子营造一种稳定平和的生活环境,因为像刘奭这种从小就缺乏母爱且生活得忽上忽下的人,特别容易造成他长大之后没有安全感,且因为从小就状态不稳,性格上容易优柔寡断,对自己认可的人和事过度依赖。

在父亲刘询扳倒霍家势力,收拢皇权之后,刘奭的生活才算步入了稳定的正轨。

其实抛开性格方面的因素,刘奭这孩子还是很聪明的。班固在《汉书》之中曾经这样评价过他:

元帝多才艺,善史书。鼓琴瑟,吹洞箫,自度曲,被歌声,分刌节度,穷极幼眇。少而好儒,及即位,征用儒生,委之以政,贡、薛、韦、匡迭为宰相。而上牵制文义,优游不断,孝宣之业衰焉。然宽弘尽下,出于恭俭,号令温雅,有古之风烈。

啥意思呢?就是汉元帝从小就多才多艺,尤其偏好儒术,对身边的人态度也很温和,生活作风方面一开始也很恭俭,谈吐气质方面也很温文尔雅。怎么看都比较符合大家传统印象之中的翩翩君子的形象。

汉元帝刘奭都做了什么(我不想成为西汉由盛转衰的拐点皇帝)(4)

但是,一身满满的文艺气息,这对一个帝国接班人来说,却并是一件好事。因为管理学本来就是一门综合学科,它十分讲究因时而变、对症下药,你心中要有一个装满各种管理工具的百宝箱,针对不同的情况、不同的事情,相匹配地给出不同的管理手段,这样才能井井有条地做好管理工作。像刘奭这种纯粹的文艺青年实际上是不适合搞管理的。

他在当太子的时候,看见父亲治理国家的时候,经常使用严刑酷法,内心有点于心不忍,于是有一天趁着陪父亲用餐时,就不吐不快地对父亲说:“陛下使用刑罚略有点过分了,应该多多重用儒生。 ”

此时的汉宣帝已经在皇位呆了多年,早已权谋之术修炼至大成,瞬间就感觉这个涉世未深的儿子太单纯了,将来可能要吃大亏,于是便苦口婆心地教育他:“汉朝自有汉朝的制度,本来就是'王道'和'霸道'兼而用之,怎能像周代那样单纯地使用所谓的'德政'呢?更何况那帮腐儒根本就不能洞察世事变化,最喜好厚古薄今,连'名'与'实'之间的区别都分不清,怎能交给他们以治理国家的重任?”

刘询也知道一个人心中的执念有多么牢靠和恐怖,他这么严肃的一番话大抵不会改变儿子的认知,所以,后来感慨道:“乱我家者,太子也!”

子不类父,这在权力的传承中是相当危险的一个事情,因为一般的父亲都会天然性倾向要把遗产传给更符合自己要求的孩子。所以,客观地讲,刘询不是没有动过另立太子的念头,但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另立太子的政治影响,二是他对刘奭的生母许平君旧情难忘,刘询最终还是勉为其难地保留了刘奭的太子之位。

汉元帝刘奭都做了什么(我不想成为西汉由盛转衰的拐点皇帝)(5)

就在刘奭即将登基的前两年,即公元前51年,又在他身上发生了一件影响他一辈子的大事,那就是他最宠爱的姬妾司马良娣因病去逝了。

这个司马良娣其实也不是什么好货色,典型的妒性极重的小女人,自己要走了,便希望活着的人也没什么好日子过,她在临终前对刘奭说:“我的死并非寿数已尽,而是其她那些良娣、良人们嫉妒我,轮番诅咒的结果啊!”

一个用情至深的人往往对于自己喜爱的人的话语尤其是遗言是毫无抵抗能力的。刘奭本来从小就没有什么安全感和归宿感,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像司马良娣这么符合自己心意的女人,在感情上自然对她十分依赖,所以,即便司马良娣是信口胡诌,他也会深信不疑的。

就因为如此,25岁的深情种子刘奭在司马良娣死后,相思成疾,一直闷闷不乐,对身边的其他姬妾也不由自主地排斥和厌恶起来。

汉元帝刘奭都做了什么(我不想成为西汉由盛转衰的拐点皇帝)(6)

这事后来被汉宣帝知道,便开始担心起来了,这孩子怎么能这样呢?你作为帝国的接班人,你尚未有子嗣,就对女人如此排斥,这以后如何让我们老刘家的基业顺利传承呢?于是,便挑选了几个家世清白、年轻貌美的小姑娘去激发儿子对异性的兴趣。

后来刘奭为了应付父皇和母后的一片好意,随意在王皇后为其准备的5个美女之中挑选了一个名叫王政君的女孩。王政君后来生下儿子刘骜,即后来的汉成帝,成为汉元帝时期的皇后及汉成帝时期的太后,从而为王莽篡汉埋下了伏笔。

汉元帝刘奭都做了什么(我不想成为西汉由盛转衰的拐点皇帝)(7)

公元前49年十二月,汉宣帝驾崩,太子刘奭继位,是为汉元帝。此时的西汉王朝经过“昭宣之治”的几十年平稳发展,综合国力算是比较强盛的了,正常情况下,只要刘奭能够按部就班地加强中央集权,稳定地控制政局,保持社会生态的平稳,基本上是能够成功上岸的。

但是,刘奭在当太子时期就表现出了强烈的推崇儒学的信号,现在到了他执政的时候,他自然是对儒臣们加以重用。

汉宣帝临终前给刘奭安排了以乐陵侯史高领衔,太子太傅萧望之、少傅周堪为副的“三驾马车”辅政。之所以要以史高为主,萧望之和周堪为副,就是想让史高牵制萧望之等儒臣,以免大汉王朝在刘奭手里彻底走向了右倾主义路线。

但是汉宣帝的这种担心终将徒劳无功,因为他对他的儿子已经彻底失去控制权了,这个史高也不是霍光那样的大才,根本无法约束刘奭等人的想法。

汉元帝刘奭都做了什么(我不想成为西汉由盛转衰的拐点皇帝)(8)

刘奭上台后,萧望之等儒臣迅速得到重用,在朝廷内外大肆推行儒学思想。最后引起了备受冷落的史高等人嫉恨,便联合刘奭身边的宦官,内外夹击萧望之等儒臣。

而萧望之等人却仗着汉元帝对儒学的推崇,多次上书汉元帝建议彻底打压外戚和宦官,从而将儒臣与以史高为代表的外戚集团和以弘恭、石显为代表的宦官集团之间的矛盾彻底激化了。

事实证明,萧望之等人确实是名过其实,雷声大雨点小,实际搞事能力不强,只熬了两个回合,就被外戚集团和宦官集团逼得饮鸩自杀了。

自己的师傅加辅政大臣就这样被逼死了,汉元帝觉得有点不可思议。这是咋回事呢?朕的师傅兼肱骨大臣怎么说没就没了呢?如果汉元帝刘奭真是一个当皇帝的料子,这个时候必须要拿出自己明确的态度来控制事态,如果你想继续发扬儒学,那就必须对始作俑者就行追责,让他们明白,重用儒臣是你不可动摇的决策;如果你突然醒悟,想和外戚、宦官其乐融融,你就要就坡下驴地把此事翻篇,当作没发生过一样。

汉元帝刘奭都做了什么(我不想成为西汉由盛转衰的拐点皇帝)(9)

但是,汉元帝的处理方法非常单纯幼稚,当然从另一方面讲,也很仁慈。他一方面对师傅萧望之等人的死悲痛欲绝;另一方面对于弘恭、石显等人也就是不痛不痒地口头责问几句。

这样一来,那些原本内心还有点忐忑的宦官和外戚不就内心大定了,咱们逼死皇上的师傅,皇上都没有责罚我们,那这朝野上下还有什么事情是我们不敢搞的?

权力博弈的胜负往往就在彼此试探的那一瞬间就决定了,自此之后,汉元帝对政事的控制力日渐衰退,汉朝开始向宦官、外戚专权的方向逐渐转变。

汉元帝刘奭都做了什么(我不想成为西汉由盛转衰的拐点皇帝)(10)

后来,本来就不大喜欢折腾的刘奭逐渐在国事上有点听之任之的味道了,反而把精力放到了他之前十分不感冒的男欢女爱上去了。其中比较著名的桥段就是:汉元帝后来脑洞大开,要宠幸某个宫中女子之前,先要看看画像,免得宠幸的女子太不上档次了。这样一来,很多女子为了得到他的宠幸便想尽办法贿赂那些画师,而天生丽质的王昭君却不屑于这么做,所以被画师们丑化了。后来,他便把王昭君当作边角料选为去和匈奴和亲的人选了。直到他看到王昭君的花容月貌之后,才追悔莫及,可惜为时已晚。

总而言之,刘奭这孩子由于性格和能力方面的缺陷,再加上运气也不好,任期内天灾连连,这一辈子活得比较压抑苦闷和优柔寡断。比如他后来也发现太子刘骜其实是不适合当皇帝的,但也只是犹豫了一下,便把此事翻篇了。

公元前33年五月,汉元帝在长安未央宫去世,终年四十二岁,算是匆忙给自己这郁郁寡欢的一生画上了句号。

分析一下刘奭的人生

汉元帝刘奭都做了什么(我不想成为西汉由盛转衰的拐点皇帝)(11)

其实刘奭是历史上难得的好人,只是他的性格不适合做皇帝而已。因为皇帝是封建时代至高无上的管理者,何为管理者?首先你要管得住你那一摊子人和事,也就是能控制得住局面,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去讲所谓的道理。

但是,我们反过来看看刘奭的性格和逻辑,他是不是从小就陷入了单纯的“以理服人、以德服人”的儒学思想漩涡之中去了。不是说用儒学思想来治国就不对,而是任何思想、任何工具和任何方法,它都是放到具体的应用场景之中,才能判断出的它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你刘奭作为一个皇帝,你连先收拢权力、稳定局面,再分配任务、落实思路的基本觉悟都没有,啥基础都没有具备,就光想着和别人讲道理、讲仁慈、讲善良,你觉得能有用吗?你周围的那帮人,是狼你喂不饱;是狗你喂不强。

汉元帝刘奭都做了什么(我不想成为西汉由盛转衰的拐点皇帝)(12)

早几天,曾和大家就邴吉的人生聊了一下“善有善报”的问题,很多朋友在反驳我,其实只是他们没有真正读懂我的意思而已。包括善良在内的所有情绪和品行,其实都有门槛、有条件的。比如善良,是不是有一句话叫做“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那么对敌人太过于善良是不是就没有好报。

我们其实不要把善良和仁慈等优秀品质当作一个绝对化的行为,而是应该把它们视为我们人生修炼的一个方向。刘奭想实施仁政,这固然是一个好的方法、好的思想,但是你没有能力去实施它,这不就成为了一种空想了吗?尤其是你作为一个至高无上的皇帝,你的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会把整个国家都带偏的,甚至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西汉的皇权在汉武帝去世之后,基本上是处于一息尚存的状态,你爹好不容易从霍光和霍家手里把权力收拢,但终究还是有点根基不稳。这个时候,大汉王朝哪有什么资格去实施各种宽松的政策呢?

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作为管理者,必须要具备十分严谨的思维,很多事情不能说紧就紧、说松就松,你得循序渐进地慢慢调整。你在皇权还很虚弱的情况下,就想独尊儒术,你让那些不是儒臣的既得利益者怎么办?毫无抵抗地把嘴里的肉吐出来?

所以,刘奭其实是一个过于理想主义的人,想法有,出发点也是好的,但是由于能力和见识的缺乏,基本上都是一厢情愿的自以为是。

汉元帝刘奭都做了什么(我不想成为西汉由盛转衰的拐点皇帝)(13)

另外,刘奭这孩子身上还有重大的管理缺陷,那就是管杀不管埋,这个是最致命的。

你当了皇帝之后,依然一心一意地推行仁政,然后把这个重任交给自己的两个师傅,这其实也没什么,因为每个人由于认知偏差,在大方向上的选择与实际情况有点出入是很正常的。但是,你作为一个最高管理者,你不能光把任务安排下去就不管不顾了呀!没有你坚定不移的支持,你那两个师傅能搞得过其他人的联合吗?他们凭什么去他们战斗呢?你必须三不三出来帮师傅站一下台,帮他们解决一些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并确保他们的安全和工作可以顺利开展。

结果倒好,刘奭安排完了就撒手不管了,以至于萧望之等人被挤压得深感绝望,自杀了事了。这不是公然在打你的脸吗?

再退一步讲,史高等人逼死了被你委以重任的萧望之等人,木已成舟,你已追悔莫及了。但你事后总得拿出一个准确的态度来吧,之前儒学仁政那一套还要不要继续搞?要搞,就必须追究史高等人的罪责以儆效尤;不搞了,也要和史高等人沟通好,以前自己没想清楚,现在弄明白了,还是按我爹的那种搞法靠谱些,过去的事,咱们翻篇了,但今后大家都要尽心尽力地各司其职。

但是,刘奭再次以老好人的姿态,用和稀泥的方式,一边悲伤于萧望之等人的死亡;一边无视于史高等人的冒犯。这是一个领导者的大忌,作为一个领导,你连最起码的拍板的勇气都没有,那你何以服众?一个领导如果老是含含糊糊、模棱两可,那基本上可以宣布这个团队会慢慢失控,下面的人三五成群、蝇营狗苟地拉帮结派是必然的。

汉元帝刘奭都做了什么(我不想成为西汉由盛转衰的拐点皇帝)(14)

而且,刘奭这个人的逆商很差劲,他做什么事顺风顺水还好,只要遇到一点什么挫折和打击,基本上就泄气了,听之任之了。这个说得好听点就是与世无争、随遇而安,说得难听点就是不作为、没担当。

比如他在推行新政失败之后,基本上就有点顺其自然了,对于外戚、宦官专权的事情也不怎么搭理和制约了。这不是在纵容和变向鼓励他们渐渐坐大吗?

综上所述,刘奭是一个心地纯良但见识浅薄、感情丰富但情绪脆弱、想法美好但逻辑混乱的人。这种人往往会因为过于单纯而容易走进情绪的死胡同,比如他对司马良娣的感情就这样无形之中地影响了他一生。司马良娣临死前说的那些话,一听就不是出于什么好意,明明就是一个怨妇说的话,偏偏他就一辈子当真了。

汉元帝刘奭都做了什么(我不想成为西汉由盛转衰的拐点皇帝)(15)

那么,刘奭究竟是怎么样养成这种性格的呢?除了天生的那一部分外,主要还是他的经历所导致的。因为一个人越是缺失什么,越是容易在意什么,依赖什么。刘奭因为从小就缺少母爱且缺乏父亲的认同感,他的内心是没有什么安全感和归宿感的,也是没有什么坚定的自信心的。所以,他对周围那些相互识别的人特别依赖,司马良娣如此,他的两个师傅也是如此;同时,他的内心又极其脆弱,一旦有了什么挫败感,就容易泄气,放纵自流。

但是,最后我们要客观地说一点,刘奭这样的人其实只是不适合做管理者而已,本质上是一个相当不错的人,他对别人是没有什么攻击性和侵犯性的,很善良也很纯粹。

关于刘奭的一点反思

汉元帝刘奭都做了什么(我不想成为西汉由盛转衰的拐点皇帝)(16)

刘奭这个人在历史上的皇帝之中,算不上什么昏君,也算不上什么明君。他主要的政治方向就是给下面的人去营造一种更为宽松的生存环境,但是事与愿违,刚刚恢复元气的大汉王朝在他之后开始国力急剧下滑,政局逐渐失控,最后被王莽这个“道德君子”成功篡汉。

咱们不能说刘奭这种想法或者思路有什么问题,还是那句老话,一切不合时宜的东西都有待商榷。比如说他改革陵邑制度的本意是不想劳民伤财,但却阴差阳错地为地方豪强解开了一道枷锁,导致豪族迅速崛起;比如他主张汉匈和谐相处的本意是为了促进民族大团结、共同发展,但是却似乎又回到了汉武帝之前的状态了。

汉元帝刘奭都做了什么(我不想成为西汉由盛转衰的拐点皇帝)(17)

所以,从刘奭身上我们应该反思到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希望自己或者自己的子女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其实在很多时候是无法形成定论的。就像刘奭,如果他不是一个皇帝,而是一个文艺工作者,他或许会相当合格、成功。但是,他偏偏就是一个皇帝,从而引发了人们对他的诸多争议。

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一种人格和性格是十全十美的,我们要去塑造自己的人格和性格,必须要根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也就是自己将来要扮演的角色、要身处的环境去设置。

比如我们现在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其实都在一定程度上犯了自我偏执的错误。有些人从小就着力去激发什么孩子的狼性,那么万一这孩子以后长大了呆在汉武帝那样极其霸道的领导身边,这是不是害了他?有些人从小就多方约束孩子的想法,希望孩子能够循规蹈矩,但是万一这孩子以后呆在一个竞争特别激烈的环境之中,那岂不是直接淘汰了这孩子?

汉元帝刘奭都做了什么(我不想成为西汉由盛转衰的拐点皇帝)(18)

孩子,包括我们自己,未来的生活都是经不起设计的,所以根本就没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标准。我们其实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陪伴。陪伴孩子长大,让孩子的内心安宁,遇到什么事情有自己的判断力和认知力,懂得如何合理去解决问题或者调整自己。

刘奭如果不是幼年丧母,如果不是他的父亲刘询因国事繁忙而没有办法陪他一起成长,他成人之后的性格不可能是那个样子的。

所以,也可以这样说,人生其实是一个不可预知的动态过程,我们千万不能把自己固化在某种状态,而是要让自己具备在不同的环境下都能迅速调整自己的能力。任尔千变万化,我自应对自如,这才是高级的成长。

汉元帝刘奭都做了什么(我不想成为西汉由盛转衰的拐点皇帝)(19)

当然说了这么多,希望大家不要误会,不是说教育和学习不重要,而是说对于广大的人们来说,有时候经历和见识比那些书本上的理论更重要,经历和见识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和学习。

最后,归根到底一句话,就是希望大家不要像刘奭一样,把自己局限和固化在一个单薄而又简单的角色之中。咱们在哪个山头,就必须要有唱哪个山头的歌的能力。我们终归是要适应环境的,而环境通常不会来适应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