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分别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ú)中、日中、日昳(dié)、晡(bū)时、日人、黄昏、人定,分别相当于现在的23点一次日1点、1点-3点、3点-5点 5点-7点、7点-9点、9点-11点、11点-13点、13点--15点、15点-17点、17点-19点19点-21点、21点一23点。

古代书籍文献里有关时辰的名称很多,一般地说,日出时叫旦、早、朝、晨,日落时叫夕、暮、昏、晚。所以古书上常常旦暮并举、朝夕并举等,《论语·里仁》篇:“朝闻道,夕死可矣。”《木兰诗》:“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现代成语中仍然保留了这种并举形式,如朝三暮四、朝令夕改、危在旦夕等。太阳正中时叫日中、正午、亭午,《两小儿辩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三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太阳偏西时叫“昃(zè)”或“日昳”,《千字文》:“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古人是怎么划分时间的(古人是怎样纪时的)(1)

在古代人们一般是一天两顿饭。第一顿饭朝食通常是在日出后隅中前,第二顿饭夕食通常是在日昃后日入前。日入后是黄昏,黄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后是鸡鸣,鸡鸣后是昧旦(或叫“昧爽”),这是天将亮的时间,昧旦之后是平旦、平明,这是天已亮的时间。《孔雀东南飞》:“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另外,还有地支纪时法,就是以十二地支表示一昼夜十二个时辰的变化,分别为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分别相当于现在的23点一次日1点、1点-3点、3点 -5点、5点-7点 7点-9点、9点--11点、11点-13点13点-15点、15点-17点、17点-19点、19点-21点、21点-23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