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岁男孩被困阳台(4岁男孩将亲妈锁阳台暴晒)(1)

4岁儿子是“坏种”?

前段时间,有位妈妈发了个帖子,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

她说自己4岁的儿子为了不被逼着写字,能痛痛快快看电视,趁着她去收衣服的功夫,把她关到阳台上。

一开始,她以为儿子只是跟自己开玩笑,马上就会给自己开门。

谁能想到,任凭她用手砸门、用衣架敲打晾衣架,儿子跟没听见一样,就坐在屋里看电视。

要知道,外边天气非常热,一个人被晒十几分钟都会汗流浃背,这位妈妈被关在阳台整整一个下午,渴了只能对着水龙头喝水。

四岁男孩被困阳台(4岁男孩将亲妈锁阳台暴晒)(2)

更让她心寒的是,孩子的奶奶问了三次:“妈妈到哪里去了?”

孩子都回答:“妈妈在房里睡觉。”

四岁男孩被困阳台(4岁男孩将亲妈锁阳台暴晒)(3)

讲真,一个孩子对妈妈做出这样的事情,实在是过分。

很多网友看了帖子,都说孩子太不懂事了,更有甚者用天生是“坏种”来谴责孩子。

就在大家以为这位妈妈会严厉教育孩子一番时,她后续的做法让不少人感到惊讶。

她说即使儿子是天生的“坏种”,她也要用自己的爱“感化”儿子。

四岁男孩被困阳台(4岁男孩将亲妈锁阳台暴晒)(4)

后来,儿子果然跟她承认了错误,还安慰了她一阵子。

知错能改是好事,她就顺势“谅解”了儿子的行为。

但孩子爸爸认为“子不教父之过”,不能这么简单放过儿子,就让妈妈把自己跟儿子一起关到阳台晒,让儿子体验妈妈当时的感受,长个记性。

四岁男孩被困阳台(4岁男孩将亲妈锁阳台暴晒)(5)

事情到这就结束了。

可这对父母截然相反的做法,再次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

大家纷纷赞扬爸爸的做法,对妈妈的做法口诛笔伐:

四岁男孩被困阳台(4岁男孩将亲妈锁阳台暴晒)(6)

四岁男孩被困阳台(4岁男孩将亲妈锁阳台暴晒)(7)

四岁男孩被困阳台(4岁男孩将亲妈锁阳台暴晒)(8)

有一说一,妈妈的做法确实欠妥,但这并不意味着爸爸的做法是正确的。

四岁男孩被困阳台(4岁男孩将亲妈锁阳台暴晒)(9)

惩罚孩子,弊大于利

我想先问两个问题:

孩子跟爸爸一起被关到阳台上暴晒,他就不会再干类似的事吗?

孩子在爸爸的强迫下接受惩罚,他是真的理解了自己过分的行为,还是仅仅出于无法反抗?

网友们的想法不难理解——

4岁就敢把亲妈关在阳台暴晒一下午,长大了指不定能干出什么事呢。现在不给个教训,以后就得走邪路。

看似颇有道理,实际上是在用成人的标准,评判孩子。

著名的心理学家柯尔伯格认为,4岁左右的孩子道德发展处于“前习俗水平”,在这个阶段,孩子自己的喜好才是他们判断对错的标准。

在孩子眼里,“我开心就是对的、好的;我不开心,就是错的、坏的”,他们不会考虑做事的后果。

从这个角度来说,4岁孩子把妈妈关在阳台,只能说明他认知水平和道德发展水平不够成熟,但十分正常,并不能验证什么“天生坏种”“极度自私”之类成人世界的价值判断。

四岁男孩被困阳台(4岁男孩将亲妈锁阳台暴晒)(10)

在我看来,爸爸的惩戒手段,其实是在暗示孩子:“你把妈妈关在阳台暴晒,是个坏孩子。坏孩子要接受惩罚,你也去阳台暴晒吧。”

而且这种手段似乎也隐含着:“我跟孩子一起受罚,已经履行了养不教父之过的职责,以后不要再怪我了”的味道。

你看,一片叫好的惩戒手段,其实是坐实了孩子“加害者”的身份,孩子依旧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被惩罚,以后要怎么做才是对的。

那从孩子的视角看,惩罚意味着什么呢?

直白地说,爸爸的做法跟打骂孩子一顿,本质上没有太大区别,都是利用父母的权威让孩子顺从。

即便孩子乖乖认罚,也不是因为真心认错,而是因为自身弱小无助,没有能力跟爸爸抗争而已。

这种恐惧感和挫败感,很可能会让孩子形成“我是坏孩子”“我不能做让自己高兴的事”的认知,这可不是父母想要的结果。

当然,这不是说眼睁睁看着孩子犯错不管。父母要做的,是尽到提醒的义务,同时当好孩子的安全基地。

用自己的意志压迫孩子的意志,短期内效果显著,实则后患无穷。他们总会在某一天,以更激烈的方式“报复”回来。

四岁男孩被困阳台(4岁男孩将亲妈锁阳台暴晒)(11)

四岁男孩被困阳台(4岁男孩将亲妈锁阳台暴晒)(12)

满足了自己,忽视了孩子

我们再来说说妈妈的做法。

很多网友说她现在这么纵容孩子,以后有她后悔的。

后不后悔暂且不知,但她的做法算不得“纵容”。

首先,她是孩子的“监督者”。

我们回想一下孩子把妈妈关在阳台一下午的原因:不想写字,想痛痛快快看电视。

孩子这么做肯定不对,可也说明之前妈妈对孩子看电视的管控有多严重。

代入孩子的视角,如果我是孩子,每天最开心的事儿就是看电视,但妈妈不仅不让我多看一会儿,还给我布置了枯燥的练字作业,我也会找机会看电视看个够。

就像尹建莉老师讲过的一个故事:

妈妈怕三四岁孩子吃太多糖会有龋齿,也担心会发胖,就规定孩子每天只能吃两块。

孩子呢,因为实在是太喜欢吃糖了,经常是在吃完当天限额后,继续缠磨妈妈想要吃更多。妈妈坚持原则,一块都不多给,并把糖桶放到高处,不让孩子够着。

可是有一天,妈妈发现糖桶里的糖急速减少。观察之下才发现,原来是孩子爬上柜子偷偷拿糖吃。

算算糖的数量,孩子不但没少吃糖,还多吃了。

如果孩子的一切都由家长定,还要在家长的监督下做事,那孩子是不可能生长出真正的自觉意识,他内心生长最多是叛逆和无力。

从这个角度看,孩子把妈妈关在阳台并对奶奶说谎的行为,其实是妈妈严格管控下的反弹。

四岁男孩被困阳台(4岁男孩将亲妈锁阳台暴晒)(13)

其次,她是孩子的“操控者”。

我们再来看妈妈事后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她先是:

“我在他面前哭得很伤心,我希望他知道,自己的行为让自己的妈妈如此伤心。我想让他哭,看到他安慰我,看到他知道自己错了,而不是狠狠地打到他哭。”

四岁男孩被困阳台(4岁男孩将亲妈锁阳台暴晒)(14)

而在孩子认错后:

“我跟他说,电视和妈妈要哪个?他说要妈妈。我说,那明天没有电视看,他说好。”

四岁男孩被困阳台(4岁男孩将亲妈锁阳台暴晒)(15)

这是纵容孩子吗?

明明是想要唤起孩子的内疚感,让孩子服从自己的意志。

“妈妈为我付出了一切,她这么难过,都是我害的。”

当这个观念深植孩子的内心时,为了不再体验“伤害”妈妈的痛苦,他也只能压抑自己的渴望,学会讨好和满足妈妈,以此减轻自己的内疚感。

而妈妈看到孩子如此听话,把自己放到了第一位,“心里感觉好了很多”

你看,孩子在整个事情中,只是扮演了一个接受“爱和谅解”的道具。而真实的孩子,他的需求是什么,可能一直都没有被妈妈看见和满足。

四岁男孩被困阳台(4岁男孩将亲妈锁阳台暴晒)(16)

如果孩子一直被这样对待,会不会变成“熊孩子”我们不知道,但他肯定是个不敢让自己快乐、无法忠于自己感觉的孩子。

四岁男孩被困阳台(4岁男孩将亲妈锁阳台暴晒)(17)

先关注自己,再关注孩子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问:在日常生活中,到底该怎么做呢?

▶ 觉察到自己的无力

我要先说句公道话,父母是人不是神,不可能无限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而且是人就会有焦虑、伤心、疲惫、有心无力的时候。

忽视这个情况,一味要求父母包容孩子、满足孩子需求,是不现实,也不公平的。

当父母过得不开心,无力爱孩子时,是正常的;

当父母能量很低,无力陪伴孩子时,是正常的;

当父母经济条件有限,无力满足孩子物质欲望时,也是正常的。

……

每个人的人生多多少少都可能会因为无力产生遗憾、挫折、丧失,但这是不可避免的事实。

我们能做的是,觉察自己的无力,接受它,不要觉得这是错的。

唯有这样,才能给自己、给孩子留下足够的心理空间。

四岁男孩被困阳台(4岁男孩将亲妈锁阳台暴晒)(18)

▶ 把关注点放到自己身上,关怀自己

回想一下,当我们一直关注孩子的时候,是不是常常会陷入到自我否定和谴责之中?

怪自己不是个好妈妈,恨自己无能自私,责备自己对孩子有了怨气……

然后变得更加焦虑不安,更不知道如何跟孩子相处。

而当父母有了足够的心理空间,把关注点放在自己身上,才有机会去关怀自己。

心理学者李雪老师说:

“对孩子啊,发自内心的那种喜欢,它需要有个前提:父母过得挺开心的。当你过得开心,自然就会有这种爱满溢的感觉。”

关怀也是一样的。

我们先对自己抱有关怀之意、理解之情,才能发自内心地、充满能量地去关怀孩子。

▶ 看见真实的孩子,才能真正涵容他

其实,孩子每一个“坏”行为的背后,都潜藏着想要被父母看见的渴望。

他们渴望被深爱、被抱持、被满足……

且只有当他们被父母充分看见,依恋和抱持得到满足时,所谓“坏”的行为才会真正消失。

因为感受被父母看见,他也能察觉别人的感受;

因为被父母重视,他也懂得体贴他人;

因为被父母回应,他也愿意倾听他人。

……

这并不容易,但如果你能够觉察到自己的无力、懂得关怀自己,你就会用更加松弛的态度涵容孩子。

这对你,对孩子,都是一件极好的事情。

四岁男孩被困阳台(4岁男孩将亲妈锁阳台暴晒)(19)

最后,我想用黄仕明老师的一段话作为结尾送给你:

人是不会改变的,除非他感觉到爱;

人是不会改变的,除非他感受到尊重;

人是不会改变的,除非他感受到不改变也是被允许的……

在这有连接的空间里,真正的改变会慢慢地发生。

祝我们都跟孩子有一段流动且充满爱意的亲子关系。

四岁男孩被困阳台(4岁男孩将亲妈锁阳台暴晒)(20)

作者介绍

晴川,尹建莉父母学堂原创编辑,育儿学习者、观察者、分享者。本文首发于“尹建莉父母学堂ID:yinjianlifumuxuetang”,转载本文请在公众号发送“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