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1927年2月12日,黄埔军校做了一件惊世骇俗的事情,黄埔军校武汉分校面向全国招收了213个女学员。

这批女学员中有著名的“黄埔女四杰”,还有四位女学员后来成为共和国元帅夫人。

黄埔抗日名将介绍(金戈铁马巾帼不让须眉)(1)

聂荣臻元帅与夫人张瑞华合影

张瑞华出生于1909年,河南省信阳县人,聂荣臻元帅夫人。

1927年初,张瑞华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并担任了女生队班长。

南昌起义的时候,组织上派张瑞华到张发奎的教导团军医处参加救护工作。南昌‬起义‬的‬时候‬,张‬瑞‬华奉命‬前往‬南昌‬参加‬起义‬。

可是,等张瑞华赶到南昌的时候,南昌起义部队已经离开南昌。

于是,张瑞华随教导团里的其他同志辗转到达广州,并参加了‬广州起义。

广州起义失败后,省港罢工委员会安排张瑞华去香港从事地下交通工作,她经常往来于广州、九龙、香港之间‬,为党组织递送文件。

1928年4月,张瑞华与聂荣臻结为夫妻,从此相伴一生。

婚后,张瑞华跟随聂荣臻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35年底,聂荣臻、张瑞华历经千难万险,辗转到达陕北根据地。

在延安期间,张瑞华担任了中共陕甘宁省委组织部干事、省直属机关党总支书记。

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张瑞华跟随聂荣臻长期在晋察冀地区工作,张瑞华历任组织部干事、省委党校党总支书记、妇女工作委员会书记等职务。

全国解放之后,张瑞华历任华北局和‬中央组织部副处长、处长职务。

在“文革”期间,张瑞华受到残酷迫害,逆境之下,张瑞华始终坚定信仰,坚持实事求是,表现了一个老共产党员坚强的无产阶级党性。

拨乱反正之后,张瑞华当选‬为‬第五、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并在不久之后当选为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1995年2月23日22时,张瑞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86岁。

张瑞华和聂荣臻元帅育有一女-聂力,聂‬力‬曾经担任国防部科委科技部副局长、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等职。

1988年,聂力被授予少将军衔,五年之后,聂力晋升为中将,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位女中将。

张瑞华和聂荣臻元帅的女婿叫丁衡高,1994年6月8日,丁衡高晋升为上将军衔。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曾经担任过国防科工委主任。

曾宪植出生于1910年,湖南省双峰县人,叶剑英元帅夫人。

曾宪植是曾国藩九弟曾国荃的第五代孙,年轻时的曾宪植是一个才貌双全的奇女子,1927年,曾宪植背叛封建家庭,成为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女生队中的一员。

1927年7月,曾宪植从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提前毕业,随即被安排到第二方面军军官教导团担任准尉文书。

1927年12月11日,曾宪植参加了广州起义。起义失利后,曾宪植转赴海陆丰,后来又转往香港从事地下活动。

1928年春,不满18岁的曾宪植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之后,曾宪植与叶剑英结婚成为夫妻。

曾宪植与叶剑英结婚之后,党组织原本计划安排她与叶剑英一起去苏联留学,后来,因为名额有限,曾宪植主动把自己的名额让给了其他同志。

后来‬‬,曾宪植被派往上海地下党留守机关工作,因为参加反对国民党政府的示威游行,曾宪植被反动当局逮捕入狱。

在上海地下党的不懈努力下,曾宪植被营救出狱,随后只身前往日本留学。

不幸的是,日本政府当时正在清查在日本的中国革命党人,曾宪植再次被捕入狱。

有意思的是,当日本人盘问曾宪植的家世,得知她是“曾国藩九弟曾国荃的第五代孙”之后,日本人当天就释放了她,曾宪植这才逃此一劫。

曾宪植从日本回到‬中国‬,与‬叶剑英‬短暂‬团聚‬之后‬,二‬人‬各自‬奔赴‬自己‬的‬工作‬岗位‬,不久‬之后‬便‬失去‬了联系‬。

1941年,曾宪植进入延安马列学院学习。她终于盼来调往延安的机会,但是,此时的叶剑英已经与她在武汉分校的同学危拱之结婚了。

黄埔抗日名将介绍(金戈铁马巾帼不让须眉)(2)

曾宪植(右)随中共代表团到重庆

此后,曾宪植一直在中央机关工作,1948年,曾宪植担任了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筹备会副秘书长。

开国大典时,搀扶宋庆龄先生、与毛主席和朱老总等领导人一起登上天安门的就是曾宪植。

当天,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当时,曾国藩之弟曾国荃的玄孙女曾宪植就站在周总理旁边。

1978年9月,曾宪植当选为全国妇联副主席。1989年10月11日,曾宪植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

叶剑英元帅与曾宪植的儿子叶选宁参曾经‬担任过‬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委、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总政治部联络部部长。

危拱之出生于1905年,河南信阳人,叶剑英元帅夫人。

1927年初,危拱之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同年4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汪精卫公开叛变革命后,黄埔军校武汉分校被迫解散。在组织的安排下,危供之前往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医院,并随军南下广州。

广州起义爆发时,危供之不仅在枪林弹雨中抢救伤员,还亲自上阵作战,其英姿飒爽的巾帼英雄之气让叶剑英十分欣赏。

危拱之曾经有过一段婚姻,1928年7月,危拱之在河南担任省委妇女科长期间,与省委书记张景曾结为了革命伴侣。

河南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后,危拱之同丈夫一起去了苏联莫斯科中央大学学习。

因为反对左倾教条主义,张景曾被开除党籍,并“神秘失踪”,危拱之也被开除党籍一年。

1931年,危拱之回到中国,在闽西革命根据地,危拱之担任了军政学校教员。

在闽粤赣军区参谋长肖劲光直接过问下,危拱之恢复了党籍,并被派到中央红军大学工作。

在刘伯承校长的支持下,危拱之领导创办红军历史上第一个正式的文艺团体-红军八一剧团。

当时,多才多艺的危拱之曾经编过一首脍炙人口的歌谣:

“毛委员,好主张,牵着鼻子打老蒋;运动战,反围剿,战果辉煌传捷报”,这首‬歌谣‬深受老百姓和红军战士喜爱。

在苏区,危拱之和红军大学军事教官郭化若互生情愫,两人建立了恋爱关系。

可是,在扩大化‬的‬“肃 反‬”运动中,郭化若被怀疑为托洛斯基分子,危拱之不仅被迫与郭化若终止了恋爱关系,还受到“永远开除党籍”的处分。

红军开始长征的时候,在叶剑英的坚持下,失去党籍的危拱之被允许随红军大学全体干部学员踏上长征路,她也成了唯一被开除党籍而参加长征的红军女战士。

危拱之小时候缠过足,但是,在整个长征途中,她从来没有骑过马,靠一双“解放脚”,危拱之硬是一步一步走完了两万五千里。

危拱之用她的坚强和执着证明了她对革命的忠诚,1935年底,朱瑞、谭政等红军领导人亲自为危拱之恢复了党籍。

抗日战争期间,中央红军于1936年春成立抗日人民剧社,危拱之被任命为社长兼导演。

1936年7月,正在做东北军统战工作的叶剑英邀请“抗日人民剧团”到安塞,为东北军官兵演出节目,宣传“停止内战,共同抗日”。

黄埔抗日名将介绍(金戈铁马巾帼不让须眉)(3)

叶剑英元帅

危拱之带领剧社在安塞演出了20多天,他们‬把日寇的侵略罪行和我党的统战政策活灵活现地搬上了舞台,感化了东北军官兵,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叶剑英高度评价危拱之和剧社道:“你们的演出很成功,效果比办训练班都好!”

这个时候,与前妻曾宪植失联已久的叶剑英向危拱之表露了自己的爱意,却遭到了‬危拱之的拒绝。

此时的危拱之尽管才32岁,在感情上却已经“伤痕累累”,她不愿意再给自己“找麻烦”。

危拱之对叶剑英说:“我这个人麻烦多,不想连累你,我只想做一个真正的布尔什维克!”

叶剑英说:“布尔什维克也应该有爱情,我爱的就是你这样的布尔什维克。”

叶剑英更是向危拱之表示,“如果以后有什么麻烦,我会和你一起承担。”

叶剑英的率性和包容感动了危拱之,于是,两位坚强的革命战士走到了一起。

然而,不久以后,刚刚怀孕的危拱之不幸罹患“肿瘤”,在上海接受手术治疗时,“肿瘤”被摘除了,孩子‬的也‬没能保得住。

也就在这个时候,多年失去音讯的曾宪植在报纸上看到了叶剑英在西安公开活动的消息,并给叶剑英写来了一封信。

得知这一情况后,危拱之的‬心情非常矛盾,叶剑英的前妻曾宪植是危拱之在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的同学,是广州起义时并肩战斗的战友。

危拱之知道,曾宪植的命运也非常坎坷,她坐过国民党的牢房,吃过数不清的苦,危拱之非常同情她这个老同学、好战友。

突然得知曾宪植还在人世的消息,叶剑英也很尴尬。

最后,危拱之主动选择了离开,表现出了一个女人的大度胸怀。

1949年初,党组织把危拱之送到北平治疗疾病,并出席中国妇女第一次代表大会,当选为全国妇女联合会执行委员。

1973年2月8日,一生坎坷的危拱之在北京病逝,年仅68岁。

黄杰出生于1910年,湖北省江陵县人,徐向前元帅夫人。

1924年,黄杰的伯父将她许配给了当地的一个浪荡公子,当时,年仅14岁的黄杰坚决不从,“逃婚”跑到了武汉城。

两年后,北伐军攻下了武汉城,当年岁末,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破天荒地招收女学员,黄杰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凭借一张108个字的答卷-《革命与社会进化之区别》,加上朴实、坦诚、不作假的品质,黄杰赢得了招考考官的青睐。

带着“孺子可教”的评语,黄杰顺利考入了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并于第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离开军校之后,黄杰参加了轰轰烈烈的九岭岗农民起义,此后,黄杰先后在湖北、江苏、上海等地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1933年,黄杰在上海不慎被捕入狱,被关进了“英租界”的提蓝桥女监。

危难时刻,幸得有宋庆龄先生的鼎力相救,黄杰的“刑期”才从“五年有期徒刑”减到了“两年半有期徒刑”。

两年半的铁窗生涯不但没有消磨掉黄杰的意志,反而让她变得更加坚定,更加勇敢。

出狱之后,黄杰多次尝试离开上海去延安,可是,因为上海的情况十分混乱,黄杰一直没能如愿。

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黄杰只好辗转到了香港,并与我党在香港的地下组织取得了联系。

之后,黄杰回到了国内,先后在新四军军部服务团、鄂西中心县县委、重庆办事处、延安党校、陕甘宁边区、晋冀鲁豫军区等地工作。

黄杰有过两段短暂的婚姻,前面两个爱人都在革命斗争中不幸牺牲。

1940年,经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张琴秋同志牵线,黄杰与徐向前正式相识,并由相识到相知、相爱。

黄埔抗日名将介绍(金戈铁马巾帼不让须眉)(4)

徐向前 黄杰夫妇

1946年5月4日,黄杰与徐向前正式结为伉俪,结婚之后,黄杰与徐向前生有一个儿子-徐小岩,一个女儿-徐小涛。

徐小岩是徐向前的长子,1968年,徐小岩参军入伍,成为一名海军战士。

1972年,徐小岩考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前往加拿大深造,获得了计算机硕士学位。回国后,徐小岩进入第二炮兵某研究所工作。

徐小岩曾经担任“总参”通信部部长,199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2005年7月,徐小岩升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2006年1月,徐小岩转任总装备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将军衔。

与徐向前结婚之后,黄杰陪伴徐向前东征西战,脚步遍及陕甘宁和三晋大地。

新中国成立后,黄杰历任青岛市总工会“妇女工作部”部长、纺织工会组织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工业部人事司副司长、司长、干部部部长、纺织工业部顾问等职务。

2007年6月18日,徐向前元帅的夫人黄杰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不幸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黄埔抗日名将介绍(金戈铁马巾帼不让须眉)(5)

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女兵队

结语

张瑞华、曾宪植、危拱之和黄杰都是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女兵队的学员,她们都有过辉煌的革命经历。

她们不愧为“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中豪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