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遗址

抗日先辈浴血奋战的地方

8月27日,小界岭晴空万里,苍鹰从不远处的山峰俯冲而下,在河谷上空久久盘旋,嘶鸣不离。 这座位于大别山之脊的古老村庄地形险要,白露河畔小道蜿蜒,自古以来便是豫南通往鄂东的必经之地。77年前,武汉会战爆发,小界岭10万中国军民众志成城,用血肉之躯将日军5万虎狼之师抵挡在大别山以北,两个月时间内,任日寇狂轰滥炸,毒气弹袭击,中国将士始终未曾后退半步。 战役结束,中国守军最终以阵亡2万余人的代价毙伤日军21886人,而小界岭防线作为武汉会战唯一未被突破的战略防线,成功拖延了日军经大别山南侵计划,为武汉人员物资转移争取到了宝贵时间。 时过境迁,战争的硝烟散去,小界岭早已重归平静,亲历过那场战争的老人们大多离世,而这段抗战历史却代代相传,村头的白果树指挥部遗址以及后山的抗日将士墓时刻提醒着后人那段国之痛、民族之难。

真实的抗日遗址公园(探访抗战遗址小界岭)(1)

(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30军军部遗址)

真实的抗日遗址公园(探访抗战遗址小界岭)(2)

(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71军军部遗址)

10万将士扼守武汉东北大门8月27日上午,从麻城市区出发,汽车在崎岖的山路上行驶1小时终于抵达福田河镇。这座鄂东小镇如今因福白菊而闻名天下,而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镇北小村小界岭。77年前,武汉会战外围阻击战中最为成功的战役——小界岭战役就在这里打响。 小界岭战役留下的遗址并不多,国民革命军71军和30军指挥部所在的朱家大庙早已被拆除,千年白果树下只余一堵破墙,红色的标识牌上写着“国民革命军71军军部旧址”。距离村部不远的后山布满坟包,300多名抗日将士沉眠于此。 “上世纪90年代,村里修建小学,挖出许多水缸,水缸里装着人的遗骨。从老人口里得知当年小界岭战况惨烈,牺牲的国军士兵没有棺木,只能装在水缸里就地掩埋。”小界岭村妇女主任陈迎春介绍说,近几年,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村委会对遗址进行修缮保护,供人凭吊。 据悉,1938年6月,武汉会战爆发,同年8月26日,侵华日军集结第13师团、16师团、第10师团濑谷支队5万余人南下进犯大别山区,其中第13师团、16师团均为参与南京大屠杀主要刽子手,尤为残暴,而第10师团濑谷支队在刚刚结束不久的台儿庄战役中遭中国军队重创,报仇心切。 日军气势汹汹而来,国军方面调集国民革命军第71军和第二集团军42军、30军等精锐部队共计10万余人沿富金山、商城、小界岭一带巩固大别山防线。 1938年9月2日,日军第13师团率先向国军富金山阵地发动进攻,71军军长宋希濂中将指挥所部第36,第88两师,在山上构筑阵地,利用地形优势阻击来敌,日军伤亡惨重。9月11日,宋希濂奉令主动撤出富金山阵地。9月16日,日军趁势西进占领商城。 至此,大别山防线第三兵团司令孙连仲将兵团三个军全部部署在沙窝、小界岭一带,准备与敌展开决战。

真实的抗日遗址公园(探访抗战遗址小界岭)(3)

(小界岭村妇女主任陈迎春介绍说,军部旁有棵千年磅数,三人才能合抱)

抗日将士英勇杀敌血染小界岭从小界岭村出发一路向北,行至不足20公里处便是青山沟,狭长的河谷配合两岸高耸的悬崖峭壁,形成一个自然天堑,青山沟易守难攻,曾是小界岭战役中战斗最为激烈的阵地。 “这条河宽度不足200米,听老人讲,当年只有一条沿河小道通往河南,中国守军第一道防线就在这附近。”福田河镇宣传委员邱涵儒介绍说,由于暴雨冲刷,当年留下的战壕被土堆覆盖,如今已难辨认。 据史料记载,孙连仲兵团以左、右两翼摆开阵势迎敌。日军第13师团等部在飞机、重炮和坦克的掩护下,向孙部右翼展开进攻。刚刚参加完台儿庄战役的第30军和第42军浴血奋战,打退敌人多次进攻。孙部士气高涨,抗日军歌响彻大别山北麓:“我们血战台儿庄,誓把鬼子消灭光。杀敌有功保阵地,挥师北上芦沟桥。兄奋战别后退,保家卫国称英豪。” 久攻不下、气急败坏的日军,全部活埋了120名带路的汉奸。日军轰炸机对国军阵地狂轰乱炸,还丧心病狂地使用毒气弹攻击。中国军队伤亡严重,但没有丝毫退缩,依旧英勇作战。 村里89岁的余乃英老人回忆,日军所到之处无恶不作,见人就杀,见东西就抢,带不走的就烧掉、砸掉。当时,余乃英跟着亲人躲进得胜山,因而逃过一劫。 “日本人来了,戴着铁帽子,走路发出啪啪啪的响声。子弹从我头顶飞过,街上全是尸体,我怕得要命,只能拼命地跑……”时间过去77年,余乃英老人回忆起那段经历依旧伤心不已,眼角泛泪。 在小界岭近两个月的战斗中,中国军队同日军展开殊死激战,日军始终无法越过小界岭,直接迫使日军不得不改变路线从西线进攻武汉,为武汉人员物资转移争取到了宝贵的50多天时间。日本当时的报纸报道小界岭战役时援引获洲立兵中将向第2军司令官报告称:“我军遇到强手宋希濂军的顽强抵抗,伤亡甚大,战况仍然毫无进展。我军对富金山之敌束手无策!”

真实的抗日遗址公园(探访抗战遗址小界岭)(4)

(武汉会战小界岭战场牺牲将士墓地)

真实的抗日遗址公园(探访抗战遗址小界岭)(5)

(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司令部)

铭记历史 抗日精神生生不息1938年10月25日,武汉被日军攻陷,驻守小界岭的第71军等部奉命撤退,小界岭战役宣告结束。在此战役中,日军伤亡21886人,国军20000将士血染沙场,宋希濂的71军从12500人到撤退时只有800人,几乎损失殆尽。 63岁的村民柯裕江家住白果树指挥部遗址隔壁,他的父亲柯大利是一名抗日军人,小界岭战役期间,他家祖屋被30军临时征用做前线指挥部,柯大利二话没说,直接领着全家搬了出来。 “父亲在世时经常跟我讲当年的抗战故事。他是一名机枪手,曾经在青山沟跟日本人战斗五天五夜,打死过不少日本兵。”柯裕江告诉记者,受父亲影响,他从小就想当兵报效祖国,因视力不过关未能如愿。幸运的是当兵的愿望在下一辈人身上实现,几年前,柯裕江的儿子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如今,柯裕江的孙女已有十多岁,闲暇时光,他会跟孙女讲太爷爷当年“打鬼子”的光荣事迹。 2014年清明节,来自福田河小学、中学的百名师生齐聚小界岭战役牺牲将士墓地,祭奠逝去的英雄。福田河中学初一学生肖紫薇在日记中写到,“曾经,革命先烈用鲜血保家卫国,今天,我们要用双手让祖国变得繁荣富强。” 2015年6月,一篇关于小界岭战役的文章在QQ空间被疯狂转载,这篇关于家乡的文章引起了武汉工程大学大四学生郭鹏程的注意。毕业典礼聚会上,郭鹏程在同学中讲起了这段光荣的抗战故事。 “我的家乡,麻城小界岭,77年前,抗日先辈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记者马艳明 周思龙 通讯员万永庄)

真实的抗日遗址公园(探访抗战遗址小界岭)(6)

(村里89岁的余乃英老人向记者介绍,日军所到之处无恶不作,见人就杀,见东西就抢,带不走的就烧掉、砸掉。余乃英跟着亲人躲进得胜山,才逃过一劫。)

真实的抗日遗址公园(探访抗战遗址小界岭)(7)

(青山沟,狭长的河谷配合两岸高耸的悬崖峭壁,形成一道天堑,青山沟易守难攻,曾是小界岭战役中战斗最为激烈的阵地)

鄂东晚报edwb1996

鄂东晚报——微观黄冈,贴心服务,送达你最关心的新闻资讯。

点击右上角“”可将此文分享给朋友

关注鄂东晚报

或者直接搜edwb1996关注我们

官网:http://www.wb8677777.com

真实的抗日遗址公园(探访抗战遗址小界岭)(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