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网络上有类似“阿尔萨斯-洛林”的大部分居民仍坚持说德语,甚至闹着在法国内搞自治区”、“普法战争中的阿尔萨斯-洛林居民是箪食壶浆的迎接德国军队收复故土”等等真假参半的言论。甚至有细心读者指出,1871年的阿尔萨斯人就是讲德语的,所以小说的主人公学起法语拼读那么费劲。

都德最后一课小东西(都德最后一课是颠倒黑白吗)(1)

阿尔萨斯街头建筑多是典型的德式建筑——以棕红、褚石为主的墙体配以白色相间的线条,构成方格立面,色彩鲜艳,与以单一的灰黄色石头为墙体主色调、崇尚各种装饰墙雕。

首先,咱们先捋顺一下,阿尔萨斯和洛林的母语到底是哪种?

1)阿尔萨斯:要从17世纪说起。阿尔萨斯的本土语言是日耳曼语系中高地德语(Upper German)的一支,阿尔萨斯和洛林都曾经属于神圣罗马帝国(所谓的德意志第一帝国)。历史上的法兰西王国大约在十七世纪逐渐占领阿尔萨斯(1648年完成),经过一个多世纪的磨合,法语成功打入阿尔萨斯和洛林,成为标准的贸易语言,不可忽视的是,当时的欧洲上流社会都喜好说法语,各国在互派使节时,必须以法语版国书作为正本。甚至沙俄帝国贵族开会时第一语言是法语,有时候是先用法语讲一遍,再用母语俄语翻译一遍。1850年左右的时候,法语仍主要在中上层社会、知识界和商业活动中使用,普通劳动人民还是鲜有接触。

都德最后一课小东西(都德最后一课是颠倒黑白吗)(2)

都德最后一课小东西(都德最后一课是颠倒黑白吗)(3)

因此,第一个结论是:为数众多的阿尔萨斯劳动人民不说法语,说高地德语的方言版——阿尔萨斯语。上流社会、富人、文艺界、知识界、商人贸易的时候,说法语。

小说中并没有写阿尔萨斯人全都说法语。正相反的是,小说描写了镇上的成年人都来上课,手捧着初级教材。这恰好说明了他们法语水平并不高。这是切合当时现实的,小说在这方面并没有颠倒黑白。

但是,尽管在历史和传统文化如语言上,阿尔萨斯偏向德意志,但由于经过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的洗礼,由社会契约与自由平等价值观营造的氛围下,让阿尔萨斯人认为自己是法兰西的一部分。尽管中下阶层对法语不感兴趣,但他们认为这与自己的法兰西国家认同并不冲突。比如现在的延边、延吉一带的朝鲜族,生活习惯和语言文化的与朝鲜的相似度远远高于汉族,但对自己的身份认同、国家认同,中国公民的身份没有质疑。

以个人亲身体验看,现在斯特拉斯堡(阿尔萨斯首府),街道和城堡的名字都有法德两个拼写的版本,老百姓也基本会说德语,但是真正的德国人听起来还是有点费劲,不过能交流。很多人对德国有着强烈的好感,包括他们的饮食,也充满着德国的特色——不讲究:大口吃肉(猪肉),大碗喝酒(啤酒),喜欢吃酸菜等等。关于自己的身份与国家问题,人们也看的很开,都是申根国家,都用的是欧元,想在哪里过日子都没有妨碍,开个车就过去了,啥国不国的。

2)表面上看,洛林和阿尔萨斯一样,都能看到很多日尔曼样貌的居民,但是,你要是想用德语打个招呼——:Guten Tag,八成会很失望。

都德最后一课小东西(都德最后一课是颠倒黑白吗)(4)

法兰西的民族英雄——圣女贞德就是洛林的乡下村姑

在洛林,经历过二战的老人都相当讨厌德国,二战中,一些当地人参加了法国抵抗组织,被捉住后惨遭处决或者被纳粹抓去做苦工;相反很多阿尔萨斯的高龄老年人觉得自己更像是德国人(他们正赶上阿尔萨斯再次被划给了德国的时代,二战中德军在阿尔萨斯也征召了大量士兵)。

目前,两个地区的年轻人都对德国很亲近,毕竟德国货的口碑和德国经济博取了大多数欧洲人的好感。

总之,在国家认同上,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居民从法国大革命开始就是自豪的法国人了。小说的主要情节还是比较经得起推敲,只不过加了作者的主观感情,文学创作都是有明显的作者喜好倾向的,这也难免。

至于,关于这两个地区要独立的传闻,感觉应该是2015年,法国讨论行政区合并时,曾建议把东部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合并成东法兰西,作为三地收入最高的阿尔萨斯人像踩了尾巴一样,炸了毛,右翼党派也跑出来湊热闹,宣称要独立建立"阿尔萨斯国",但是,大家谁都没当真,类似口号很快就销声匿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