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议论文,如何围绕中心论点拟写分论点?,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议论文分论点拟写角度 如何围绕中心论点拟写分论点?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议论文分论点拟写角度 如何围绕中心论点拟写分论点

议论文分论点拟写角度 如何围绕中心论点拟写分论点

写议论文,如何围绕中心论点拟写分论点?

初中材料作文,一般情况下比较适合写议论文。议论文的结构比较明晰,一般开头提出论题和论点,再选用论据进行论证,结尾归纳总结。

论证,是议论文的主体部分,能不能围绕中心论点展开充实而有层次的论证,是决定一篇议论文好坏的关键因素。

主体部分论证的展开,往往需要确立几个(一般三个)分论点,从不同角度来辅助、支撑中心论点。

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之间是总分关系,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

有了分论点的支撑和辅助,议论就会更充实更透彻更有层次。

【什么是分论点】

分论点是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对中心论点进行支撑、展开论证。这每一层、每一面,就是一个分论点。

【怎样围绕中心论点来确立分论点】

1.分析概念法(是什么)

“分析概念”就是分析、揭示中心论点的内涵、本质属性、思想意义、具体表现等,是对中心论点的深入思考和认识。

用分析概念的方法拟写分论点,能显示出作者思维的深刻程度,适合阐释类的议论文,如《谈理想》《说自信》等。

可以用这样的判断句式来表达:“话题是什么”,或者“什么是话题”。

如:话题“关爱”:

怎么去阐释“关爱”呢?我们可以从下面的几个角度进行尝试:

①抽象的精神品质、思想意识——关爱是无私的奉献;关爱是倾情的给予;关爱是热心的帮助。(抽象概念)

②具体的言谈举止、行为方式——关爱是一句鼓励的话语;关爱是一个温暖的眼神;关爱是一次及时的搀扶。(具体表现)

③关爱是化雨的春风,关爱是暖人的炭火。(用比喻揭示核心)

再如,中心论点是”我们要善于发挥优势”,深入分析”善于发挥优势”的实质,我们可以横向展开,提出三个并列的分论点:

①善于发挥优势,是一种自信。

②善于发挥优势,是一种能力。

③善于发挥优势,是一种智慧。

三个分论点从三个方面,能将中心论点阐述得更深入、透彻。

2.分析因果法(为什么)

“分析因果”是通过“为什么”来设问,在论述过程中,阐明几个并列的理由,从而证明应或不应这样做。也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从“什么原因”“能带来怎样的结果”两个角度去思考,“分析因果”又可以分为两种形式:分析原因和分析结果。

(1)分析原因:

把论点当作果,由果溯因,我们可以分析中心论点成立的原因。

可以运用这样的句式来表达:“.……,因为……”或“因为……,……”;或“……,才能……”。

例如:

把前面例子的中心论点“我们要善于发挥优势”当作果,分论点就可以分析原因:

①我们要善于发挥优势,因为它能使我们斗志昂扬。

②我们要善于发挥优势,因为它能使我们走出困境。

③我们要善于发挥优势,因为它能使我们走向成功。

再如,中心论点“微笑是最美的语言”,为什么?找出三条原因:

①微笑是最美的符号,因为它能给人以自信。

②微笑是最美的符号,因为它能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③微笑是最美的符号,因为它激发人们的斗志,给人战胜困难的勇气。

(2)揭示结果:

从中心论点出发,思考结果和效能,可以揭示问题的实际效果、意义、作用、价值、影响等。

可以运用这样的句式来表达:“.……,能够(可以)……”或“因为……,……”;或“……,才能……”。

比如:话题“珍惜拥有”,思考“珍惜拥有”的结果,列出三条:

①珍惜拥有,才能感受快乐。

②珍惜拥有,才能把握幸福。

③珍惜拥有,才能体验多姿多彩的人生。

再如:上面的”关爱”话题,我们也可以用揭示结果的方法确立分论点:

关爱使人际融洽;

关爱使隔阂消除;

关爱使社会和谐;

关爱让世界和平。

3.分析条件法(怎么做)

如果中心论点是指结果,那么可以思考满足结果需要怎么做、需要哪些“条件”。

要怎么做,可以谈抽象做法:思想意识、意志品质、道德修养等;也可以谈具体实际的行动。

可以用“.……,需要(要有/需/应)……”的句式来表达。

比如,前面例子中“我们要善于发挥优势”,具体要怎么做?

①善于发挥优势,需要认清自我;

②善于发挥优势,需要把握时机;

③善于发挥优势,需要不断学习。

再如,前面的话题“关爱”,我们也可以从探寻方法的角度写出三个分论点:

①关爱他人,需要我们有仁爱之心;

②关爱他人,需要我们从点滴小事做起;

③关爱他人,需要我们不计得失名利。

除了上面最常用到的三种方法以外,还有两种方法也可以参考。

我们之所以把这两种方法单独放到后面来讲,一是因为它们是次要的方法,没有前面三种使用广泛;二是这两种方法可以结合起来使用,不同于前面三种一般不能混用。

4.分析正反法(对比)

将同一事物的不同情况,或两种不同的做法,或两种不同的结果,进行对照比较,从正反两个方面提炼分论点。

比如,前面的例子“我们要善于发挥优势”,也可以这样两相比较:

正面:善于发挥优势,能够发挥潜能,活出最好的自己;

反面:不善发挥优势,往往会错失良机,蹉跎人生。

再如,前面提到的例子“关爱”:

从正面分析:人人奉献关爱,社会生活将更加美好;

从反面分析:人人吝啬关爱,人间会变成荒漠。

5.分析角色法(对象)

分析不同角色人物(生熟、敌友、文武、仕隐、贫富、穷达、贵贱、智愚、成败、好坏、失意得意、悲观乐观)对话题或论点的不同理解、不同做法、与中心论点的关系等。

比如,前面的例子“关爱”话题,从不同角色人物的角度思考分论点:

贫贱之人的关爱更加可贵;

患难之交的关爱更见真情;

陌生之人的关爱彰显伟大。

【注意】

1. 分论点不宜过多,两三个、三四个即可。

2. 分论点的内涵要与中心论点有本质的联系,把分论点内容总合起来要能揭示中心论点的基本方面和基本内涵;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中心论点的关键字眼,保证每一段都扣题。

3. 几个分论点应尽量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个问题,重点解决其中一个问题。不能一个从”是什么”的角度,一个从”为什么”的角度,造成逻辑混乱。

4. 分论点应按统一分类标准划分,各分论点们之间在内容不能重复和交叉,没有包容关系。

5. 分论点之间是并列关系或递进关系,其排列应符合一定的逻辑顺序,合乎情理。

6. 分论点最要好放在段首,首句标目,简洁,明确,清晰;各分论点句式如能一致更好。

【作业练习】

以下则材料为例,请自选一种方法,编写一个议论文写作提纲。

我们常说:要有危机意识。什么是危机呢?《现代汉语词典》中说危机是“潜伏的危险”“严重困难的关头”。而危机还可以这样理解:危 机——危险往往与机会并存,困难常常与希望相伴。所以,遇到危机时,要捕捉、创造机会化解危险,要怀抱希望克服困难。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危机。你经历过怎样的危机?你对危机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从下面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

【参考示例】

☉分析概念法(是什么)

中心论点:危险中有机遇。

分论点一:危险的产生和发现;

分论点二:危险的转化;

分论点三:危险的解决,机遇的产生。

结论:如果能一分为二地看待危险,就能找出突破口,从危险中发现机遇。

☉分析因果法(为什么)

中心论点:危机中潜藏着希望。

分论点一:危险能使人产生警惕;

分论点二:危险能使人反思不足;

分论点三:危险能使人勇往直前。

结论:遇到危机,冷静思考,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常会看到希望。

☉分析条件法(怎么做)

中心论点:居安也要思危。

分论点一:观察生活,捕捉危机;

分论点二:积极面对,应对危机;

分论点三:努力坚韧,化解危机。

结论:生活中要危机意识,观察思考,不断努力,积极应对,才能转危为安。

当然,我们也可以将分析正反法(对比)与分析角色法(对象)结合在一起使用,因为不同的人物角色很容易形成对比:

论点:遇到危机时,要捕捉、创造机会化解危险,要怀抱希望克服困难。

分论点一:目光敏锐的人,能从危险中捕捉机会;

分论点二:乐观坚定的人,能怀抱希望克服困难;

分论点三:机敏智慧的人,能创造机会化解危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