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对糖的敏感程度多少有些差异,如果咖啡一定要加糖,应该怎么加?咖啡的“糖”都有什么类别?

今天来给咖啡的“糖”分个类吧!

一. 太妃糖、焦糖、蜂蜜、枫糖

第一大类分辨的标志是其“粘稠度”,这个粘稠度既与我们的口感有关,也跟甜的程度有关,并且还能从嗅觉上去确认,简单的归结为太妃糖〉焦糖〉蜂蜜〉枫糖,枫糖的原料并非甘蔗,它是由枫树木质部汁液制成的糖浆,树汁里的糖分由枫树过冬储存的淀粉转化而成。焦糖,即不断加热脱水后的糖产生焦化反应的产物,原料并不限于白糖。这个粘稠度可以表现为我们在喝完咖啡后,闻闻杯底的咖啡,它是让你觉得腻腻的呢?还是比较清淡?另外蜂蜜的味道带有一点酸味和发酵,而枫糖的气味闻起来比较清淡而带点木质味。

图片

第一大类糖更多由咖啡的品种、处理法和烘焙中各种化学物质反应来决定。比如蜜处理的咖啡就比水洗的咖啡要更甜,而烘焙中拉长梅纳反应和焦糖化反应也能使咖啡发展出更多的甜味,但一定要记住:过犹不及。

豆子方面,例如印尼的黄金曼特宁有焦糖甜、肯尼亚的阿萨莉亚则是蜂蜜甜(品种和处理法不一样)。实务上我们要从热到冷,从湿香到余韵去辨析,尤其是咖啡在接近室温时甜香气味更容易被捕捉。

二. 黑糖、黄糖、白糖

第二大类则是蔗糖在不同纯度与甜度上作区分,虽然从纯度上来说白糖〉黄糖〉焦糖,但在咖啡里我们要加入嗅觉,这就让咖啡里的甜味 黑糖〉黄糖〉白糖,甜的浓郁程度不同,给我们的感受也不一样,这在我们做手冲咖啡时能通过调整去控制,就是所谓的“如何萃取更多的甜味”。

图片

如何选择糖浆?风味糖浆OR单糖糖浆?

我们在选择增减糖的甜度时,主要有两种判断,一是风味型的糖浆,加入后会增添风味的;一种是基底型的糖浆,加入后无特殊风味,仅增加甜味的部分,

例如:香草拿铁我们就无法做到去糖,因为去除掉糖浆,香草的风味也会随之消失。

如何选择砂糖?白砂糖OR黄砂糖?

砂糖的部分,常见的是白糖和黄糖,在甜味上,白糖的甜味比较集中,溶解也比较快,白糖和咖啡的融入会有时会不理想,有些豆子在遇见白糖后会由苦变酸;要么甜跟苦共存,很凌厉突出的口感。

黄糖的甜味比较自然,溶解的速度相对慢,成份较天然,所含的添加剂比较少,也会有额外的焦糖类香气以及甘蔗原本的味道,味道层次更丰富。

在风味糖浆的部分,常见的有可可、香草、焦糖和榛果等等,不同种类的意式咖啡,会加入不同的风味糖浆,例如:摩卡会加入可可(巧克力)糖浆。

人工甜味剂的部分,主要有代糖和糖球,代糖主要的功能,除了低热量以外,糖尿病患者也可选用,因为不是真正的糖,只是带有甜味的添加剂、

糖球就是俗称的果糖,透明无色,没有特殊的风味,仅仅会增加甜度,通常会运用在冰的奶茶、冰的拿铁等饮料之中。

带有奶糖般甜感的咖啡让许多人着迷,但每个人对糖的敏感度各有差异,白糖、糖精、黄糖迥异不同,但如果你非要加糖,那就最好用黄糖!

什么咖啡加糖(你喝咖啡加糖吗)(1)

什么咖啡加糖(你喝咖啡加糖吗)(2)

什么咖啡加糖(你喝咖啡加糖吗)(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