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竦简介(清平乐中的黑胖子)(1)

关于夏竦:《清平乐》中的黑胖子,大历史中的小细节

文:老张在路上

《清平乐》开播已有数天,宋仁宗的后宫开始热闹起来。端庄大方的曹皇后虽然是二婚,然而她出身名门,外表漂亮(这个外表漂亮仅指剧中演员江疏影)又知书识礼、温婉贤惠,入宫前对赵官家一往情深,入宫后替他打理后宫,头头是道,照顾关心赵官家生活起居,无微不至,从任何一方面来说,都是世间难得的好妻子。

可是,因为赵官家的先入之见、又因为两个人的各自端着忍着,都不愿委屈自己先行捅开那层窗户纸,各种阴差阳错,致使两人的距离越来越远,感情越来越淡,表面上的相敬如宾掩饰不了深深的失落。

而此时,苗娘子为赵官家生了头一个孩子,大宋长公主徽柔;与此同时,后宫教坊司的舞女张妼晗也横空出世,并且开始一鸣惊人,崭露峥嵘。

夏竦简介(清平乐中的黑胖子)(2)

张妼晗看起来没心没肺,且又固执不变通、争强好胜、骄纵不知礼又小家子气。这和曹皇后克制隐忍委屈自己的极大反差却成了吸引赵官家的优点,权臣夏竦对张妼晗的养母贾教习说:天下间最不能用才智定夺的就是男女之情、夫妻之爱了。

一句话,道出曹皇后一生得不到赵官家之爱的根本原因。

在《清平乐》故事设计的桥段里,在名臣如云的仁宗一朝,以反派角色形象出现的权臣,一为吕夷简,另一个是夏竦。而后宫歌舞教习贾玉兰,则是夏竦的秘密情人,夏竦与贾玉兰早年相识,夏功名有成娶了有地位的女子为妻,因妻性格强悍,夏不敢将贾迎进门。贾为夏终身不嫁,二人长期发展地下情。如今夏竦要靠贾教习这条线接上张妼晗的这层关系,夏竦才能真正做得到像吕夷简一样权倾朝野。

夏竦简介(清平乐中的黑胖子)(3)

01

夏竦,生于985年,这一年是宋太宗雍熙二年。字子乔,江州德安县(今江西九江市德安县)人。

夏竦从很小的时候就是一个学霸,他从4岁时开始读书, 12岁时,作《放宫人赋》,援笔立成。17岁,夏竦随父亲在通州狼山,作《渡口》诗:“渡口人稀黯翠烟,登临犹喜夕阳天。残云右倚维扬树,远水南回建邺船。山引乱猿啼古寺,电驱甘雨过闲田。季鹰死后无归客,江上鲈鱼不值钱。”北宋人评论说:以后这个地方的所有题诗没有超过他这首的。

《宋史》上说:“竦资性明敏,好学,自经史、百家、阴阳、律历,外至佛老之书,无不通晓。”以后入仕后的经历也证明,夏竦的读书很杂,他不但精通五经四书这些所谓的经国济世的正经书,连那些旁门左道的杂书也看得津津有味,算得上通才和怪才。

夏竦简介(清平乐中的黑胖子)(4)

除了好读书,学问深以外,夏竦还是 “大宋烈士”之后,这同大宋朝历史上一件大事有关,那就是“澶渊之盟”。

公元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本来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

辽朝统军萧挞凛自恃勇敢,率数十轻骑在澶州城下巡视。宋军大将张环(一说周文质)在澶州前线以伏驽射杀萧挞凛,辽军士气受挫。萧太后等人闻挞凛死,痛哭不已,为之“辍朝五日”。《辽史》载:“将与宋战,(萧)挞凛中弩,我兵(辽兵)失倚,和议始定。或者天厌其乱,使南北之民休息者耶!”

赵恒御驾亲征,极大鼓舞了大宋军民气势。而这个时候,宋真宗畏敌如虎,不顾战局有利于大宋,赞同议和,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因澶州(河南濮阳)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

夏竦简介(清平乐中的黑胖子)(5)

宋辽之战进行的时候,夏竦的父亲夏承皓此时任职军中,随御驾亲征大军参战。夏承皓率领宋兵抄近从偏僻的小路前往抵抗辽军,晚上与辽朝军队相遇,夏承皓立即率领宋兵向辽军发起攻击。在战斗中,夏承皓不幸被流箭所伤,卒于战场。

宋真宗班师回朝,褒赠夏承皓崇仪使。又抚恤夏承皓家属,赏了夏竦一个小军官。

然而,夏竦并不安于做一个小军官混日子。一天,夏竦拿着创作的诗集,等候在宰相李沆退朝回家的路上,将诗集献给李沆,李沆读过夏竦诗集,很是欣赏。第二天李沆上朝,将夏竦的诗集呈给宋真宗看,并说夏竦父死家贫,请给他换个文职,真宗就任命夏竦为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县主簿。

县主簿,是县令大人的秘书之类的官员,最多类似于现在的县政府办公室主任,是个小得不能再小的九品官。少有大志的夏竦当然不会看在眼里,宋真宗景德年间,夏竦参加科考,“举贤良方正,擢光禄寺丞、通判台州。”这是夏竦仕途的第二站。

夏竦简介(清平乐中的黑胖子)(6)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张无梦字灵隐,号鸿蒙子,……行赤松扶引,安期还丹之法。仅十馀载间,以修炼内事,形于歌咏,累成百首,题曰还元篇。夏英公审台州,入山见之。得此篇归辇下。时王冀公执政,访隐逸人,英公以还元篇献之。不多,以闻于上。”

一个名叫张无梦的人,在天台山修道。夏竦做台州通判后,和张无梦认识了。张无梦写了一本诗歌集,叫做《还元篇》,大概是题签送给了父母官夏竦。夏竦又把张无梦的诗集送给了当朝宰相王钦若,再经由王钦若,宋真宗又一次注意到了夏竦这个人。

不久,夏竦“召直集贤院,为国史编修官、判三司都磨勘司,累迁右正言。”年纪轻轻的夏竦进了国史馆,虽然没有什么实权,却是日后进入高层的捷径。

夏竦简介(清平乐中的黑胖子)(7)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夏竦刚到而立之年,夏竦升为东京留守推官,并且做了太子(宋仁宗)的老师之一。在《文庄公年谱》中有记实:

八年乙卯是岁,公为东京留守推官,时太子封庆国公,选文学之士为储傅,宰臣王旦言公才,命教书资善堂,不多同修起居注,为玉清昭应宫判官,兼领景灵宫,会真不雅观不雅观事。

《宋史》亦有记:“仁宗初封庆国公,王旦数言竦材,命教书资善堂。未几,同修起居注,为玉清昭应宫判官兼领景灵宫、会真观事,迁尚书礼部员外郎、知制诰。史成,迁户部。景灵宫成,迁礼部郎中。”

夏竦一边做太子上课讲学,一边为玉清昭应宫判官还兼职景灵宫和会真观,这几个地方从名字就可以知道都是玄门场所,由夏竦掌管,可见夏竦在玄门上是很受真宗信任的,当年夏同学读大量的杂书,总算是没有白费功夫。

夏竦简介(清平乐中的黑胖子)(8)

02

《夏文庄公竦神道碑》记道:“天禧初,坐闺门之故,左迁职方员外郎、知黄州。”为死者讳、为尊者讳的传统,神道碑作者没有指明所谓“闺门之故”的详情,然而《宋史》因为认定夏竦为奸臣,没有给他留情面,写出了这段史实。

“竦娶杨氏,杨亦工笔札,有钩距。及竦显,多内宠,浸与杨不谐,杨悍妒,即与弟媦疏竦阴事,窃出讼之,又竦母与杨母相诟詈,偕诉开封府,府以事闻,下御史台置劾,左迁职方员外郎、知黄州。”

天禧元年(1017),夏竦深得真宗皇帝的倚重,官越做越大。他先后娶了好几房小妾,在尽情享受的同时,不免冷落了结发妻子杨氏。

杨氏不甘心这样的结局,心生怨怼,百计莫施之下,和其本家兄弟杨媦一道,一张状子递到了开封府。状子中列举了夏竦的一系列“阴事”,你不仁我不义,你不让我好过,我也要让你过不好,他们决心搞臭、搞垮夏竦。

夏竦简介(清平乐中的黑胖子)(9)

杨氏作为夏竦的老婆,大概知道不少夏竦的底细,成了宋朝“坑夫”的代表人物。而此时,夏竦的母亲和杨氏的母亲因为素来不合,彼此诟詈指责,也闹到了开封府。

开封府一看牵扯到皇帝信任的权臣,不敢自做审理,把案件奏报给朝廷和皇帝。真宗皇帝十分重视,指令御史台审理此案,御史台专案组在查清案件事实的基础上向皇帝做了汇报。最后,真宗降旨,免去夏竦玉清昭应宫判官、礼部郎中和知制诰的职务,责授职方员外郎、知黄州。

从从五品的礼部郎中到从六品的职方员外郎,从掌出皇命的知制诰到一般外官知黄州,都是因为没有管好身边人,夏竦遭遇了其政治生涯中的第一次失利。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七:《夏文庄集》一百卷:“枢密使郑国文庄公、九江夏竦子乔撰。竦父死王事,身中贤科,工为文辞,复多材术,而不自爱重,甘心奸邪。声伎之盛,冠于承平。夫妇反目,阴慝彰播。皆可为世戒也。”

夏竦离开政治中心首都汴京,开始了长达8年的外官任职。从黄州到邓州(今河南邓州)、襄州(今湖北襄樊)、寿州(今安徽寿县)、安州(今湖北安陆县)、洪州(今江西南昌)

从天禧元年(1017)贬官下地方任职起,到天圣三年(1025年)宋仁宗将夏竦召回朝中任职,“起复知制诰,为景灵宫判官、判集贤院。”夏竦在地方任职,所任职之处,皆有政声。

夏竦简介(清平乐中的黑胖子)(10)

03

西夏是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北部建立的一个政权,自称邦泥定国或白高大夏国、西朝。因其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西夏的历史根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唐初,后经安史之乱、五代十国,到北宋时期,西夏成了大宋的藩属国。宋真宗在位期间,李德明成为西夏之主,他对外仍向宋、辽称臣,对内则完全是帝王气派。

宋仁宗天圣十年(1032),李德明之子李元昊继夏国公位,开始积极准备脱离宋。仁宗景祐五年(1038年),李元昊脱宋自立,自称皇帝,去宋封号,改元“天授礼法延祚”,建国号“大夏”,史称“西夏”。

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年),西夏景宗李元昊写信通知宋朝廷,希望宋朝廷承认西夏自立事实。宋朝大多数官员主张立刻出兵讨伐西夏,兴师问罪。宋仁宗于当年六月下诏削去元昊官爵,并悬赏捉拿。从此,长达三年之久的第一次宋夏战争全面爆发。直至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北宋与西夏达成和平协议,史称“庆历和议”。

夏竦简介(清平乐中的黑胖子)(11)

(李元昊)

宝元二年(1040年)三月,李元昊进攻宋金明寨(今陕西安塞南部),他一边暗中排兵布阵,一边送信给宋朝延州(今陕西延安)知州范雍,表示愿意与宋和谈,制造假象,以麻痹范雍。范雍信以为真,立即上书朝廷,对延州防御也松懈了。

同年七月,元昊派大军包围了延州。宋朝大将刘平、石元孙奉命增援。当他们到了三川口(今陕西延安西北)时,遭到西夏军队偷袭,刘、石二人率军与夏军苦战,因为寡不敌众,只好退守三川口附近的山坡。

西夏军队猛攻宋军驻守的山坡。由于宋军人数太少,刘平、石元孙被俘。后来由于宋将许德怀偷袭元昊得手,西夏军队才被迫撤离宋朝境内,延州之围才得以缓解。这就是第一次宋夏之战中的“三川口之战”。

“三川口之战”以后,宋仁宗深感西夏强盛,下诏夏竦为宣徽南院使兼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等使,判永兴军,夏竦又推举荐韩琦、范仲淹为副使,共同负责迎战西夏的事务。

康定二年(1041年)二月,李元昊再次率领十万大军大举南下攻宋,把主力埋伏在好水川口,另一部分攻打怀远(今宁夏西吉东部),声称要攻打渭州(今甘肃平凉),诱宋军深入。

夏竦简介(清平乐中的黑胖子)(12)

本来宋军中有足智多谋的范仲淹在,西夏军队不敢轻举妄动。但是,韩琦不听范仲淹劝阻,固执己见,派环庆副都署任福率军五万余人,伺机破西夏。

韩琦在任福出发前交待得一清二楚:宋军各堡垒相距才四十里,道路便利,辎重在近,审时度势,能打就打,不能打就出敌后据险设伏,敌退回时进行攻击。“及行,诫之至再。又移檄申约,苟违节度,虽有功,亦斩!”

任福率军到达怀远城,正遇上镇戎军西路巡检常鼎与西夏军队战于张义堡南,杀死几千西夏军队,西夏军正不断增援。任福军赶到当地支援,西夏军佯败,任福中计,随尾追击。宋军由于长途追击,粮草不继,人困马乏,已是十分疲惫。追至好水川,遇李元昊的西夏军队主力伏击,宋军溃败,任福等大将战死,几乎全军覆灭。

好水川之战后,据说,望着好水川内遍布的宋军尸体,西夏军师张元趾高气昂地在界上寺墙壁上题诗一首:“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满川龙虎辇,犹自说兵机。”并在诗后题言讥讽韩琦,署名时写了一大串官衔:“(西夏)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张元随大驾至此。”

因为好水川之败,宋仁宗下诏贬了韩琦、范仲淹(不久即复职)。这件史事中的小插曲是,夏竦身为主帅,对韩琦并没有落井下石。

好水川之战宋军失利之后,追究责任,韩琦先上书自劾。夏竦派人收拾宋军尸体,在任福的衣装中得到韩琦嘱诫诸将的公文,上表称好水川之役失败责任不在韩琦,“犹夺一官,知秦州,寻复之”。南宋洪迈在《容斋随笔·四笔》卷第十二的“夏英公好处”中写道:“英公此事贤矣,而后来士大夫未必知也,予是以表出之。”

夏竦简介(清平乐中的黑胖子)(13)

(宋仁宗)

04

北宋自建立到宋仁宗庆历年间,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社会危机也在发展。土地兼并严重,百姓负担沉重。

内忧外患中,宋仁宗在改革呼声的推动下,“遂欲更天下弊事”,庆历三年(1043年)农历九月,宋仁宗起用范仲淹、富弼、欧阳修、杜衍等人进行改革。范仲淹提出“明黜徙、抑挠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重命令、覃恩信”等十项整顿政事的法令,这就是“庆历新政”。

由于新政触犯了贵族官僚的利益,因而遭到他们的阻挠。反对新政的指责范仲淹等“凡所推荐,多挟朋党,心所爱者尽意主张,不附己者力加排斥,倾朝共畏。”

夏竦简介(清平乐中的黑胖子)(14)

(范仲淹)

庆历五年(1045年)正月二十八日,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知邠州、兼陕西四路缘边安抚使。同一天,,富弼亦被罢去枢密副使,,改任京东西路安抚使、知郓州。第二天,,杜衍被罢为尚书左丞,出知兖州。三月初五,韩琦罢枢密副使, 加资政殿学士, 知扬州。至此, 主持变法改革的主要人物, 全被逐出朝廷。二十三日,废除科举新法,恢复旧制。八月二十一日,欧阳修罢河北都转运使,改知滁州。至此,庆历新政彻底失败。

事实上,到庆历五年正月,新政的灵魂人物范仲淹罢去京官,庆历新政就已失败。

还在新政进行中的庆历四年六月,夏竦也出手了。只不过他的出手充满技术含量。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五十是这样说的:

先是,石介奏记于弼,责以行伊、周之事,夏竦怨介斥己,又欲因是倾弼等,乃使女奴阴习介书,久之习成,遂改伊、周曰伊、霍,而伪作介为弼撰废立诏草,飞语上闻。帝虽不信,而仲淹、弼始恐惧,不敢自安于朝,皆请出按西北边,未许。适有边奏,仲淹固请行,乃使宣抚陕西、河东。

上面已经介绍,夏竦读书很杂,爱好广泛,是个才子和通人。《宋史》说他:“竦以文学起家,有名一时,朝廷大典策累以属之。多识古文,学奇字,至夜以指画肤。”

夏竦简介(清平乐中的黑胖子)(15)

夏竦平素爱研究古文奇字,碰上参研不透一时认不出的,往往食不知味寝不安枕,有时候晚上睡觉时还在身上比划着琢磨。

不但夏竦善书法,夏竦家里一个丫环也有一项特殊技能,擅长模仿别人笔迹。于是夏竦就让这个丫环模仿石介笔迹,诬蔑富弼欲行伊霍之事,私撰废立诏草。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山东省泰安)人。北宋初学者,思想家,宋理学先驱。曾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以《易》、《春秋》教授诸生,“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世称徂徕先生。

石介“貌厚而气完,学笃而志大。”宋仁守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石介在应天府读书求学于范仲淹。当时,晏殊知应天府,重视兴学育人,且适逢范仲淹因母丧居于家,晏殊延请为应天府书院掌学。石介于此时来到应天府,从范仲淹学,受其教育和影响颇深。由于范仲淹的声誉,四方青年都纷纷慕名而来,一时出了许多人才。所以到了庆历新政时,他们都成了范仲淹改革的积极支持者。

夏竦简介(清平乐中的黑胖子)(16)

宋仁宗起用范仲淹、富弼、欧阳修、杜衍实行“庆历新政”。石介对此欣喜若狂,精神振奋,认为报效国家的时候到了,曰:“此盛事也,歌颂吾职,其可已乎!”赋《庆历圣德颂》,赞革新派,贬保守派,指责反对革新的夏竦等人为大奸。

石介的行为使夏竦等人深深衔恨在心,颂刚脱稿,孙复就对石介说:“子祸始于此矣!”

庆历四年(1044年)三月二十日,石介因韩琦荐之“直集贤院”。夏竦为解切齿之恨,便从石介开刀,进一步打击革新派,他命家中使女摹仿石介笔迹,伪造了一封石介给富弼的信,内容是革新派计划废掉仁宗另立新君。

这事过于奇特,宋仁宗虽然不相信是真的,但多少还是有点狐疑。

庆历五年(1045),范仲淹等人被保守派诬陷搞“朋党”活动,革新派相继罢职,石介也在“朋党”之列,成了众矢之的,外放到濮州(今山东鄄城县北)任通判,还未到任,于庆历五年(1045年)七月病卒于家。

夏竦简介(清平乐中的黑胖子)(17)

石介死后,夏竦并未甘休。当时,徐州孔直温谋反,败露后被抄家,石介过去与孔直温的来往书信也被查抄出来。夏竦借此大作文章,对宋仁宗说石介其实没有死,被富弼派往契丹借兵去了,富弼做内应。

这一招确实狠毒至极,宋仁宗半信半疑,派官员去发棺验尸。杜衍、吕夷简等人具保,参与石介后事的数百人集体保证石介真的已去世,这才幸免发棺,这就是震惊全国的大事件。

欧阳修对此义愤填膺,在庆历六年(1046)写下了一首三百五十字的五言长诗《重读徂徕集》,诗中写道:“我欲哭石子,夜开徂徕编。开编未及读,涕泗已涟涟。 已埋犹不信,仅免斫其棺。此事古未有,每思辄长叹。 我欲犯众怒,为子记此冤,下纾冥冥忿,仰叫昭昭天。 书于苍翠石,立彼崔嵬巅。”

夏竦简介(清平乐中的黑胖子)(18)

庆历新政维持一年零四个月,归于失败。庆历六年(1046)年正月,范仲淹来到邓州出任知州,当年,他写下《岳阳楼记》,那句千古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留传后世。

宋仁宗皇祐三年(1051年),夏竦死去。

(本文图片为网络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