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即日起,在掌上春城APP“滇印记-让文物会说话”栏目板块,“讲文物”活动上线掌上春城和云南省文物总店将邀请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云南省博物馆等相关领域的专家与广大市民来一场线上的穿越历史之旅通过把文物收藏、保存、研究、传播、展示、教育融合起来,让更多的市民们通过网络对文物知识的学习、了解,加入到传承历史保护文物的行列中来,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云南的洱海有多美?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云南的洱海有多美(洱海的名字原来是这样来的)

云南的洱海有多美

编者按即日起,在掌上春城APP“滇印记-让文物会说话”栏目板块,“讲文物”活动上线。掌上春城和云南省文物总店将邀请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云南省博物馆等相关领域的专家与广大市民来一场线上的穿越历史之旅。通过把文物收藏、保存、研究、传播、展示、教育融合起来,让更多的市民们通过网络对文物知识的学习、了解,加入到传承历史保护文物的行列中来。

掌上春城讯滇池和洱海是云南两个重要的湖泊,分别代表了云南不同历史阶段上的文化中心。关于洱海,最早的文献记载见为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其外西自同师以东,北至楪榆,名为巂、昆明,皆编发,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地方可数千里。”《汉书·地理志》又载:“葉榆,葉榆泽在东”。楪榆,也称葉榆、叶榆。在汉代,称洱海为叶榆泽,叶榆为洱海西岸治所地名,洱海周边生活着“昆明人”。

东晋常璩撰《华阳国志》尚有“叶榆”称谓。唐代时将“昆明”记作“昆弥”“昆渳”,以“渳河”“洱河”称洱海。《新唐书·南蛮传》载“爨蛮西有昆明蛮,一曰昆弥,以西洱河为境,即叶榆河也”。《新唐书·南诏传》载“(皮罗阁)又以破渳蛮功,驰遣中人册为云南王”,渳蛮即西洱河蛮。《资治通鉴》开元二十六年九月曰“会有破渳河蛮之功”,已出现“渳河”名称。“昆明”写作“昆弥”,“弥”“渳”相通,“渳”又写作“洱”,出现了“洱河”的称呼,由此汉代的楪榆泽变成了唐代的洱河,“洱”字来源于战国西汉时期盘踞在这里的昆明人。洱海北面的主要河流弥苴河,南诏图传、万历《云南通志》均称为弥苴佉江。“苴佉”疑为“佉苴”,《蛮书》载“谓腰带曰‘佉苴'”,推测“弥苴佉”的意思即将弥苴河视为弥河的腰带。

唐代“洱河”也写作“二河”,南诏德化碑谓“二河既宅,五诏已平”。《新唐书·南蛮传》载“贞观二十二年,西洱河大首领杨同外、东洱河大首领杨敛、松外首领蒙羽皆入朝,授官帙”。方国瑜先生认为,西洱河是指洱河之西境,东洱河是指洱河之东境,“二河”即指东洱河及西洱河之境。德化碑“二河”之称极为准确。东洱河事迹较少,鲜被提及;西洱河事迹较多,见诸文献较多,以至于“西洱河”成为洱河及洱河区域的泛称。也有将“西洱河”记为“西二河”者,此“西二河”实为“西洱河”之异写,如《隋书》史万岁传载“渡西二河,入渠滥川”。

“洱海”的称呼广泛出现于明代,《明史·地理志》太和府太和县条目载“东有西洱河,一名洱海”。明代以后也多以洱海称之,西洱河则专指洱海出水河流。

自5月29日,掌上春城和云南省文物总店联合推出的2020云南•昆明网络文化节系列活动“滇印记-让文物会说话”正式启动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滇印记-让文物会说话”栏目旨在通过对云南各时期文物的介绍,宣传和弘扬古代云南文化的成就。同时,由于云南文化的自身多元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在栏目中,小掌也将介绍云南周边文化遗存和文物精品。希望通过这类介绍,能让人们进一步了解云南的悠久文化传统,并加以弘扬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