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已经入伏,很多人不自觉地感到了身上没劲,身上困重,像是裹上了一层湿布,头脑不清醒,腿脚抬不起来,总是犯困,实际上,这是入了伏天之后,湿气加重导致的湿气加重不仅有前面说到的表现,还会有大便沾马桶,粘滞不爽,经常大便溏稀,甚至总拉肚子的表现此外,有的人嘴里面会感觉粘滞,粘液很多,甚至出现口苦,男性还会明显感觉到阴囊潮湿,女性白黄带会格外的多,事实上,这些都是湿气加重的表现,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健脾除湿吃四神汤还是参苓白术散?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健脾除湿吃四神汤还是参苓白术散(祛湿二陈汤和参苓白术散怎么选)

健脾除湿吃四神汤还是参苓白术散

天气已经入伏,很多人不自觉地感到了身上没劲,身上困重,像是裹上了一层湿布,头脑不清醒,腿脚抬不起来,总是犯困,实际上,这是入了伏天之后,湿气加重导致的。湿气加重不仅有前面说到的表现,还会有大便沾马桶,粘滞不爽,经常大便溏稀,甚至总拉肚子的表现。此外,有的人嘴里面会感觉粘滞,粘液很多,甚至出现口苦,男性还会明显感觉到阴囊潮湿,女性白黄带会格外的多,事实上,这些都是湿气加重的表现。

为啥入伏之后湿气加重了呢?

因为入伏之后,天气的热度明显上来了,天气一热,蒸腾水液,空气中水蒸气含量明显升高了。所谓同气相求,这时就会出现外界湿热引动体内湿热的状况,就像城堡内有间谍,平时潜伏着,外界敌人一来,里外勾连,就容易滋生事端,造成更大的危害。简单理解,就是外界的湿气使得体内的湿气更加明显了。

这时候就要格外注意祛湿,清除体内的间谍,不给湿邪兴风作浪的机会。

有人问二陈丸和参苓白术散怎么选择?

今天给大家讲一讲!

要想知道怎么选,就得知道这两个药的作用是什么?得从组成上入手。

我们先来看看二陈丸

组成:半夏、陈皮、茯苓、甘草

这里面,半夏、陈皮是燥湿化痰的药,何为燥湿化痰呢?就是去寒湿,痰湿,寒湿和痰湿的典型表现是什么呢?痰一定是白色的,舌苔也是白腻的。里面还有茯苓,茯苓有啥作用呢?淡渗利湿,就是增加排小便,让湿气减少。还一味甘草是健脾补中的。

所以划重点,痰多,尤其是白痰,还有一些脾虚腹胀、大便溏稀的症状,那就是二陈(汤)丸。

再来说说参苓白术散

组成:党参、茯苓、白术、白扁豆、陈皮、山药、甘草、莲子、砂仁、薏苡仁、桔梗、大枣

首先方子先从头到尾捋一遍,里面的药基本上都是治脾胃的,说明这个方子就是治脾的,脾虚湿盛,里面党参、茯苓、白术、甘草是四君子汤,主要是健脾补中的作用。

其次,白扁豆、山药、、莲子、大枣主要都是安中补脾的作用。

再者,砂仁芳香化湿、薏苡仁淡渗利湿,陈皮燥湿化痰,再加一味桔梗引药上行。

所以综合来看,如果你脾胃不好,而且很重要一点,大便不好,溏稀,总想上厕所,经常拉肚子,不消化,容易腹胀,首选参苓白术散。

划重点了,大便稀,容易拉肚子,脾胃症状重,二者中首选参苓白术散,如果白痰多是重点症状,首选二陈汤。

还有一个甘露饮在什么情况选择呢?

甘露饮有几个,我们说一下最常用的出自《局方》的甘露饮

还是先看组成:

生地黄、熟地黄、石斛、天门冬、麦门冬、黄芩、茵陈、枳壳、甘草、枇杷叶

还是从头至尾先捋一下,我们发现这个方子和前两个没有太大关系,前面两个是治脾胃的,这个方子是养阴清热,利湿宣肺的。

首先划重点,夏季湿气重,这个方子不建议用,因为养阴作用很强,会加重湿气。

那什么问题可以用呢?比如说有咽干咽痛,口舌生疮,牙龈化脓,舌苔还有点腻,偶尔还有咳嗽,有时还有胀气,那这个方子就比较适合了。

各药具体什么作用,大家自己查一下,这里不再赘述了。

最后,总结一下,三个药怎么用?

白痰多,痰湿重,选择二陈丸

脾虚,大便溏稀,消化不好,总拉肚子,选参苓白术散

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选甘露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