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和鲍叔牙是春秋时期齐国人,两个人彼此非常了解,人生得一知已足矣!他们互相信任,共同经商,从政扶佐齐桓公成就霸业,成为生死之交。他们的友谊为后人称颂,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人生不可无友,结交到至友可成就一番事业。年轻的时候,管仲和鮑叔牙合伙经商。由于管仲家里非常穷,鲍叔牙家里很富有,每次分红的时候,管仲都多拿一些,手下人怪管仲太贪婪,鲍叔牙说管仲家里穷,是我多给他的,主动替管仲解围。管仲曾经几次为鲍叔牙献计献策,结果却很遭羔。鲍叔牙安慰管仲说,不是你的主意不好,而是没有遇到和适的机会。管仲也曾三次做过官吏,三次都被免了官。鲍叔牙劝管仲说,被免官不是因为你的才能不行,而是没有人发现你的才能。管仲也曾经领兵打过仗,冲锋的时侯管仲躲在后边,军队撤退的时侯,管仲总是先跑路。士兵们非常瞧不起管仲。鲍叔牙替管仲争辩说,管仲家里有高堂老母无人照顾,不是贪生怕死。鲍叔牙非常爱惜管仲的才能,总是处处维护他。管仲感慨的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两个人在交往中成为生死之交。后来两个人都做官从政了,齐襄公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异母弟弟,一个是公子纠,母亲是鲁国人,另一个是公子小白,母亲是卫国人。有一天管仲对鲍叔牙说,现在看来,国君只能是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了。你和我各选一个抚佐吧。管仲很有政治眼光,两头下注,互相提携。管仲做了公子纠老师,鲍叔牙做了公子小白的老师。齐襄公喜怒无常,为政残暴,朝政非常混乱。公子们纷纷避难他国,等待回国的机会。管仲保着公子纠逃到鲁国避难,鲍叔牙保着公子小白逃到莒国。后来齐襄公在内乱中被杀死。齐国贵族暗地去莒国接公子小白回国。鲁庄公听说此事亲自率三百辆兵车,用曹沫为大将护送公子纠回国,半路上,他派管仲率三十辆兵车去截杀公子小白。管仲追了六天六夜,敢到即墨时听说小白己过去了。又狂追了半天看见莒国军队正在树林边生火做饭。公子小白正做在车上,管仲走过去问公子去哪里。小白说回国办丧事。管仲说,公子纠岁数大,他回国更和适些。你忙什么呢?鲍叔牙知道管仲没安好心,非常生气说,你快走吧,不要多管闲事。管仲四下瞧瞧见莒国士兵各个怒目而视象是要打架的样子,心中合计自己人少,来硬的要吃亏,于是假装向回走,突然反身射公子小白一箭。小白大叫一声,口吐鲜血倒在车上。士兵们都过来护住他,管仲合计小白已死,架着车回去报喜了。鲁庄公说小白既然死了,摆宴庆贺。然后慢慢的向齐国走去。l原来管仲射向小白的箭正好射中衣带钩(青铜的),小白害怕管仲再射他,只好咬破舌头吐血装死。等到管仲走远了,赶紧站起来说,快走。害怕管仲回来查看,于是抄小路赶回齐国都城临淄。公子纠还在半路上。齐国有想立公子纠的大臣说,公子纠回来怎么办?鲍叔牙说,齐国只有立小白才能安定,既然小白先回来了,这不是天意吗?如果公子纠回来做国君,鲁庄公一定得勒索一笔财富,齐国可就惨了。大臣们认为鲍叔牙说的非常在理,也就认可了小白做国君,即齐桓公。过几天以后,公子纠才来到齐国边境,听说小白没有被射死,非常愤怒。准备攻打齐国。齐桓公只得率兵应战,鲁军大败。结果汶阳之田也被齐国夺去了。齐桓公强令鲁庄公把公子纠杀了,把管仲交出来。鲁庄公权衡利蔽杀死公子纠,准备交出管仲。谋士施伯说,管仲天下奇才,齐国任用他很快会富国强兵,不如留在鲁国。鲁庄公说,管仲是齐国仇人,我们用他,齐国会非常愤怒。施伯说,不如杀了他。鲁庄公准备杀掉管仲。鲍叔牙正在边境等管仲,于是派使者说,公子小白非常恨管仲,恨不得扒了他的皮,生吃他的肉,一定要活的。鲁庄公只得悻悻的把管仲交出去。管仲到了齐国边境,立刻打开囚车放出来,和鲍叔牙坐一量车回到临淄。回到鲍叔牙家里,第二天向齐桓公举荐管仲。齐桓公说,是射我衣带钩那小子吗?箭我还留着呢,我恨不得生吃他的肉,你还让我用他?鲍叔牙说,以前是各为其主,管仲眼里只有公子纠没有小白,现在你大业己成,须要大量贤才。齐桓公说,你最好,鲍叔牙说,我只会小心慎重,如果你要治理好齐国,我就可以了,如果你要建立霸业,非管仲不可,他会给你射下天下来。齐桓公说,明日召见他。鲍叔牙说,必须亲自去请。第二天齐桓公亲自乘车去请管仲。两个人乘同一辆车回来。管仲下车请罪。齐桓公安慰他,请教治国之术,相见恨晚,谈了三天三夜。于是任用管仲为相和鲍叔牙一起扶佐齐桓公成就霸业。孔子曰:"微管仲我辈披发左衽矣!"

管仲鲍叔牙同命之交(管鲍之交----管仲和鲍叔牙)(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