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一种变相的心灵的自由。他不知道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后者是智慧,前者仅仅是无奈。

因为心灵自由的人会尊重别人,会从经历中不断汲取营养,不断成长,也会为别人着想,但是,他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也不在乎别人怎么对他,所以,你没法诱惑他,没法控制他,也没法改变他。心灵的自由,让他有了一种主动选择的力量,他永远都知道自己应该拒绝什么,应该接受什么,因此不会被一切事物所左右,永远都是自己的主人。但精神胜利法不是这样,它会告诉你:如果觉得失落,就制造另一种幻想,让自己好受一些。这跟佛教的主张刚好相反。

为什么呢?因为,精神胜利法是创造幻想,而佛教却主张窥破虚幻。佛教认为,一切都是因缘和合的,没有固定不变的本体,所以,没有永远不变的“真”,也没有永远不变的“假”。某人这时觉得你非常善良,如果你令他失去了某种利益,他就会觉得你非常阴险,如果你帮了他一个忙,他又会觉得自己可能对你有所误解。人就是这样,人的心总是在变。此刻的“真”,很快就会变成下一刻的“假”,所以,世界上本无绝对的“真”,也无绝对的“假”。唯一的绝对真实是什么呢?是因缘和合。你做出某种选择,就创造了某种因缘,这种因缘碰上其他因缘的时候,就会出现某种结果。因此,任何现象都没有真正的意义,有意义的,仅仅是你当下的选择。

阿q的精神胜利法体现在哪些方面(有人认为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一种变相的心灵的自由)(1)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然,一般意义上的自由也很好,正是因为有了一批为争取人类自由而努力的人,人类社会才会不断进步。所以,我很尊重他们,也很尊重那些维护人类良知、敢于和强权抗争的人。不过,建立在外部世界——比如制度、法律、金钱、亲情、友情、爱情等等——基础上的自由,是有条件的,是因缘和合的,我们称之为“世间法”。世间法的特点是,一旦组成条件消失或变化,自由的状态就会改变。比如,一个人热恋时觉得自己充满力量,非常自由,也非常满足,可是他一旦失恋,就会变得非常痛苦,可见,爱情控制了他的心;一个人非常有钱的时候也很快乐,他觉得自己很成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要什么就买什么,可是一旦破产,他就会非常痛苦,自由也消失了,可见,金钱控制了他的心。而心灵自由不同的地方,仅仅在于它做而不执著。就是说,你可以有正义的行为,但不要有仇恨的心,不要执著于结果,无论你选择什么样的行为,都要坦然地接受命运。

所以,我经常引用《道德经》里的一句话:“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修行的目的不是增加,而是减少,当你减到再也没有什么好减的,只剩下一颗平常心时,才叫证得了自由。

本文节选于

雪漠《给你一双慧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