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国学的经典语录(夜读因其凤毛麟角更显难能可贵)(1)

据闻,袁隆平有一次去国外接受一个联合国颁发的全球粮食突出贡献奖,想省点经费,就带了大包、小包的榨菜、方便面、辣酱、火腿肠等。因为东西比较多,过海关时,不小心就把那个装奖杯的包落下了。后来,海关工作人员打开包一看,原来是刻着袁隆平名字的奖杯,于是马上和他取得联系。袁隆平这才发现把奖杯忘掉了,他幽默地表示,“我说怎么会感到那么轻松呢!”沉甸甸的奖杯当然很珍贵,但在袁隆平眼里,那也算不了什么,没有了奖杯的重负,我还可以活得更轻松、更自在。

淡泊名利,事业为重,大概是古今中外所有英才们的共同特性。有朋友到居里夫人家里来做客,发现居里夫人的小女儿正在玩弄她的诺贝尔奖奖牌,不禁大吃一惊:这么贵重的东西,你怎么能给孩子当玩具?居里夫人却很平静地说:这没什么,我是想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就将一事无成。爱因斯坦曾经称赞说:“在所有著名人物中,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荣誉所颠倒的人。”其实爱因斯坦自己也是这样的人,当他听到自己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后,索性扛着鱼竿到湖边钓鱼去了,他怕来自世界各地祝贺的电话、电报影响他的清静。

或曰,这是奖杯、奖牌,不是大把金钱,固可以淡然视之,以示清高,如果是大笔奖金,那就未必会如此淡定了吧?这也未免太小看那些视事业如生命、视金钱如粪土的仁人志士了。邓稼先先生,身为原子弹、氢弹总设计师,两次试验成功,总共只领到区区20元奖金,可是这一点儿没影响他的工作,该拼搏照样拼搏,该奉献依旧奉献;科学大家钱学森,在收到100万元奖金的通知后,直接就让秘书转给希望工程;还有两弹一星功臣彭桓武,将他的奖金100万港元悉数捐献,用来奖励从事科研事业的后来者。当央视《大家》栏目主持人问他何以如此时,他只是淡淡地说了三个字:没用处!

古巴民族英雄何塞·马蒂有句名言:“虛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光荣的人注视着袓国的事业。”袁隆平、钱学森、邓稼先、彭桓武等,无疑都是光荣的人,我们身边这些堪称民族脊梁的英雄,其实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士,他们也渴望荣誉和鼓励,同样以获得奖杯、奖牌、奖金为荣,但是在他们心中还有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民利益、国家前途、民族未来。人皆珍惜荣誉,荣誉可以成为我们继续前进的动力,也可以成为影响前行的重负,对待荣誉的态度,彰显出一个人的精神高度和思想境界。因为,拥有大胸怀的智者知道,奖杯、奖牌、奖金之类奖励,那只是对其工作成就的肯定和褒奖,是前进中的小插曲,是人生的点缀,绝不能为其所累,否则,很可能会成为束缚我们前进的名缰利锁。记得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曾说,“希望10分钟就忘掉”,这当然是不无夸张的戏言,其背后所表达的思想,是不把荣誉当包袱背着,不要因此而自满自足。

古人诗云:“名利最为浮世重,古今能有几人抛?”袁隆平、钱学森、邓稼先、彭桓武等国之栋梁,便是那自古至今的“几人”之一。正因为其如凤毛麟角,就更显其难能可贵,也更令人景仰敬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