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笃君按:这里不仅是知识分子的俱乐部,更是一座“市民的忘忧宫”。

从十七世纪开始,咖啡馆塑造了欧洲的城市生活:这里不仅有醇香的“魔汤”,更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闻;而咖啡馆也不仅是公共阅览室,这里还会定期举办古董拍卖会;在拍卖开始之前,你还可以摊在沙发上,边喝咖啡边看戏;假如这些都无法点燃你的兴趣,那么你还可以登上三楼,那里早已支起了台球桌;这里除了麻将没有,无论玩什么你都能棋逢对手……这就是欧洲的咖啡馆——它不仅是知识分子的俱乐部,更是一座“市民的忘忧宫”。

果味的咖啡(慰桥的咖啡)(1)

▲ 木刻版画《在咖啡馆里》(1904)

德国表现主义画家基尔希纳(E. L. Kirchner,1880-1938) 作

现藏于柏林桥社博物馆

和意大利一样,德国的咖啡馆文化也有着逾三百年的传统。1677年,德国第一家咖啡馆诞生在北德豪港汉堡,只比水城威尼斯晚了三十年。直到今天,汉堡始终是欧洲最重要的咖啡转运站,全世界大约三分之一的咖啡豆都要在这里驻足——在汉堡港闻名全球的库城(Speicherstadt)、这个世界最大的桩基础仓库区——等待交易。难怪汉堡也被德国人戏称为“咖啡之都”(Kaffee-Hauptstadt)。

果味的咖啡(慰桥的咖啡)(2)

▲ 汉堡港库城O区的老咖啡交易所

1677年,德国第一家咖啡馆诞生在汉堡的关桥(Zollenbrücke)和慰桥(Trostbrücke)附近。而早在九年之前,汉堡人就已有幸品尝到咖啡了——1668年,在汉堡市政厅地下室小酒馆里磨出了德国的第一杯咖啡。在当时的德国人看来,这种由远洋商人们从威尼斯带回来的阿拉伯魔汤,与其说是提神解闷的饮料,不如说是种算命占卜的道具。海神无情、风浪难测,商贾与水手每每从教堂祈祷回来之后,就会钻到汉堡市政厅的地下室小酒馆里,像土耳其人一样,“看咖啡”(“Caffee kucken”)——根据杯中沉淀的咖啡渣渣的来解读出各种形象,如数字、动物或鬼神,借此预测未来的航行吉凶与贸易运势。“看咖啡”这种占卜活动在汉堡盛行了快一个世纪之后,直到1762年才被明文禁止。

果味的咖啡(慰桥的咖啡)(3)

▲ “看咖啡”占卜吉凶

汉堡的咖啡馆当然不都是“封建迷信活动猖獗”之所,事实上,在启蒙主义时代,汉堡慰桥边的咖啡馆已经发展成为德国最著名的“阅读咖啡馆”了。由于当时官方对文艺作品还没有实行严格的审查制度,所以在1750年左右,慰桥边的咖啡馆里,人们除了能够读到海量德国报刊书籍之外,还能接触到许多来自荷兰等其他欧洲国家的印刷品,爱阅读的老顾客甚至还能免费享用一杯“慰桥的咖啡”。

果味的咖啡(慰桥的咖啡)(4)

▲ 北德汉莎同盟首都吕贝克的著名甜品店——尼德爱歌(Niederegger)

汉堡的咖啡馆传统,在以蛋糕房甜品店著称的北德来说,是一朵永不凋零的奇葩。直到十九世纪,汉堡的咖啡馆依旧遐迩闻名,其中,“阿尔斯特咖啡馆”(Alsterpavillon)是北德咖啡馆的代表。诗人海涅就曾这样描写他在“阿尔斯特咖啡馆”小憩的时光:“这是一个可以静心的好地方,我在那里度过了几多美好的夏日夜晚。”

果味的咖啡(慰桥的咖啡)(5)

▲ 汉堡阿尔斯特咖啡馆内部(1875-1899)

果味的咖啡(慰桥的咖啡)(6)

▲ 汉堡阿尔斯特咖啡馆(1900)

咖啡馆文化从北德汉堡开始在德意志大地上植根,那么它在东德文化之都莱比锡又将如何荣芬呢?请见下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