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暴力成分吗(任何关于性的暴力)(1)

我们对性暴力过的女性有过理智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吗?

我们对施暴者伤害过的女性是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

当站街女被施暴者侵犯时,我们是否会因为她的身份而冷漠地认为她活该被伤害呢?​

关于性的话题我们闭口不谈,关于“教育”我们又力争上游。

社会的“黑洞”逐渐变大,太阳的光芒却照不进“黑洞”的任何一个角落。总有数不清的乌云来为“黑洞”遮掩。我们何时不用光看也能看清“黑洞”的面貌呢?

我无法忘记读《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的最初感受,无法忘记当我读到“他强插进来,而我为此道歉”的心痛和绝望,甚至还有隐隐的感同身受。


每个人都有暴力成分吗(任何关于性的暴力)(2)

记起小时候自己会被陌生人有意无意地触碰,却懵懂无知。只能缩着身体尽量远离他们,内心觉得他们的行为奇怪,却不知道是我的错还是他们的错。

不敢告诉任何人,连我都要欺骗自己,装作若无其事,好像只要我一开口,我世界里的灯会熄灭,家人会不爱我,朋友会远离我。

那些本不属于我的错误会从我的嘴里找到一扇门,然后蜂拥而入,浇灌到我身上,侵湿了我的全身,而他们安然无恙,半点错误也不沾。是否错误这个词,本身也是一种错误呢?

在《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中,对房思琪进行施暴的男性,拥有老师的身份。老师的身份用起来简单极了,不止房思琪无力反抗,其他受害者同样深陷泥塘。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有一位帮手,帮助他满足罪恶。这位帮手除去老师的身份后,还是一个女性的角色。我既震惊也很不理解。当她载着一个又一个女学生去“地狱”的路上时,会是什么心理,会愧疚吗,会感同身受吗?


每个人都有暴力成分吗(任何关于性的暴力)(3)

在今年新播的悬疑剧《猎罪图鉴》中,陈秋雯和陆婷在两人合伙杀害完赵明哲之后,陆婷说:“我们自由了。”她们在赵明哲身上三番两次遭遇家暴,稍有反抗就会被打得更狠。在她们眼中,女人能理解女人,女人能保护女人。她们反抗的时候,力量甚至会比男性更强。

但是伤害永远存在,好像伤口已经愈合,痕迹依然留在身上,印在脑海里。

在《猎罪图鉴》中,女人是女人的保护罩,在《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中,女人是帮助恶魔推波助澜的帮凶。

或许她们被称之为“幸存者”,是因为她们仍然活在这个世界,但比活着更可怕的是:她们在行尸走肉,她们的灵魂在腐烂发臭,没有人知道,除了她们自己。

当“幸存者”与生命扯上关系,好像女性被侵犯时,受到的伤害已经不值得一提。有人劝她们勇敢坚强,没人劝她们大哭一场,有人要她们保护好自己,没有人要她们捍卫尊严。

所以哪里来的“幸存者”呢?只不过是为了堵住悠悠之口,欺瞒着她们,我们和你们。

她们是代称,代表很多人,不分年龄,不分职业。

可能某一天她们会是我们,也会是你们。

每个人都有暴力成分吗(任何关于性的暴力)(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