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陆地与海洋

第二节 海洋与陆地的变迁

【教材分析】

本节是第三章《陆地与海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讲述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原因,是承接第一节“陆地与海洋的分布”对地球海陆面貌认识的进一步深化。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地球表面是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逐步树立海陆变迁的辩证唯物主义观。针对学生对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世界主要山系的成因、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规律的理解不深、感性认识不多,上课时应通过引导或多媒体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并解释其变迁的原因。

2、正确理解“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并能对照“世界板块分布图”、“世界地形图”、“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解释世界著名山系、海洋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讨论“大陆漂移假说”的创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钻研问题的主动学习精神,感悟“假说”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并体会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深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海陆变迁的实例,树立海陆是不断变化的唯物主义科学观点,并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1、树立海陆不断变化的科学观点,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2、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一些地理现象的成因,并说出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教学难点】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一些地理现象的成因。【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教学方法】探究活动法、谈话法、直观教学法、读图分析法等。【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由潮州博物馆的馆藏图片引入新课。

2、通过合作探究(一),让学生探究海陆变迁的原因。https://www.renjiaoshe.com/jiaocai/1590.html

3、由海陆是可以变迁的引出“大陆漂移假说”,并引导学生完成合作探究(二),说明大陆是可以漂移的。

4、由大陆是如何漂移的引出“板块构造学说”。

5、结合相关的图片,说明板块是运动的,并完成合作探究(三):①尝试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的成因;②推测未来地中海、红海的变化趋势。

6、由板块内部是比较稳定的,而板块边缘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引出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7、由相关图片和资料,说明火山、地震的危害非常大。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防震、避震?

【课堂小结】https://www.shimengyuan.com/nianji/1618.html

【课堂练习】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晋教版初中地理认识地图说课稿(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地图的运用优质课优质课公开课教案)(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