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内部 研究(聊聊骨骼)(1)

骨的构建依据胶原蛋白的排列还有两种形式,即编织骨板层骨

编织骨也称为纤维状骨 ,其胶原纤维排列方向很混乱,哪个方向都有,像一群乌合之众,这导致其承受压力和拉力的能力较弱,就是说强度比较低。这种骨的形成主要是在胎儿时期需要快速构建骨骼,其后会被更富于强度的板层骨替换。

骨骼内部 研究(聊聊骨骼)(2)

编织骨的好处是搭建得比较快。比如骨折时,编织骨快速将骨折断端粘合在一起,虽不能达到支撑的作用,但先连接起来,补上缺口,控制住局面。这很像敌人突然来袭,民兵虽然能力有限,因离得近,但尚可抵挡一下。

二战时期,德军进攻基辅,苏联大部队未到达时,书记赫鲁晓夫带领民兵和市民构建数重防线,仍将势如破竹的强大德军阻挡在基辅之外。

板层骨具有规则有序的平行排列的胶原蛋白,就是上面密质骨中描述的骨板层结构。它们呈层状相叠,纤维交叉排列,既有韧性又有强度,像训练有素的真正的战士,逐渐替换能力欠缺的民兵样的编织骨,使骨骼恢复强度和硬度。

不过,与编织骨相比,板层骨的形成非常缓慢,每天只有1-2微米,还需要相对平坦的表面才能有效地铺设平行或同心层的胶原蛋白。

骨骼内部 研究(聊聊骨骼)(3)

有种疾病叫"佩吉特病",就是骨骼增大、变形和硬化。骨骼虽然增大和硬化,但其内部以编织骨为主,承受压力能力很差。据说贝多芬患的就是这种病,他的头颅变形,耳聋,都于此有关。贝多芬失聪后仍创作了包括《第五交响曲(命运)》在内的一系列伟大的作品。

骨骼内部 研究(聊聊骨骼)(4)

骨骼还有两层膜,即骨外膜骨内膜

骨外膜覆盖骨外层表面,当然滑膜关节区除外,不过其外层的纤维与关节囊和韧带相连续,从而与其他的骨骼相互连接在一起。

骨外膜的内层具有分化成骨细胞软骨细胞的能力。大量的成骨细胞存在于骨外膜中,对于骨骼的成长、骨折和损伤的愈合修复至关重要。所以,骨科医生在骨折手术做内固定时都特别小心,避免损伤骨膜,否则会影响骨折的愈合。

骨外膜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对骨骼的营养、骨折和损伤的修复非常关键,受外伤后也会导致剧烈的疼痛。

骨骼内部 研究(聊聊骨骼)(5)

你看足球运动员都带着护腿板,就是为了保护迎面骨别受挫伤。迎面骨就是小腿的胫骨,其前内侧没有肌肉覆盖,只有薄薄的一层皮肤,极易受到撞击引起剧痛。你用手从上往下一捋,很少是特别光滑的,因为我们难免磕一下、碰一下,引发骨膜反应,使迎面骨凹凸不平,特别是那些爱踢球的男性。骨外膜通过一种纤维钉固定在骨上。

骨内膜覆盖在骨的内表面,是皮质骨和松质骨之间的边界。

骨骼内部 研究(聊聊骨骼)(6)

松质骨类似海绵的结构,骨小梁之间的间隙比较大,特别适合血管在此穿行和聚集。

骨髓,也称红骨髓,可以在几乎所有的松质骨中找到。刚出生的婴儿,所有骨头都有红骨髓,随着年龄增长,红骨髓减少,逐渐被黄骨髓替代。

到了成人,红骨髓主要存在于股骨、肋骨、脊椎骨和骨盆骨髓中了。

骨髓是造血器官,造血干细胞生成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全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