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相忘江湖,不如点击上方“岳麓书社”国学处事规矩:国学日课天之道(1)关注

国学处事规矩:国学日课天之道(2)

国学处事规矩:国学日课天之道(3)

国学日课

国学处事规矩:国学日课天之道(4)

国学处事规矩:国学日课天之道(5)

老 子

导 读

本章为王弼本第七十七章,借天道与人道的对比,讲政治上的公平与公道,并把自己的形上之道与形下的政治法则结合起来。全章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从开头到“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止,着重阐述天道的公正性,为自己的政治批评提供一个形上的根据。

第二层直接批评人道的不公正,就两句话:“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第三层,即此章后面五句话,老子不甘于人间不公正的现象,故又提出“有道者”的政治理想:损有余以奉天下,而且重申理想中的圣人之盛德: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功自傲。

天之道1,其犹张弓2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3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4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5有余。

孰能6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7。

1天之道:即天道。老子五千言是韵文,出于语言韵味的要求,加一“之”字使句子表现出一种舒缓的韵味。

2张弓:即张弓射箭的姿势,身体要站得直,前后两臂要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以诗意的语言表达公道、公平之意。

3有余:指前后臂过高或过低,以及其他多余的动作与心态,如过于国学处事规矩:国学日课天之道(6)紧张与过于松弛的心理状态,都不利于箭命中目标。后文“不足”亦用于描写射箭的动作没达到恰到好处的状态。此两句皆双关语,体现了老子哲学的诗意特征。这表明老子本人懂得箭道。礼制社会,像老子这样的士是能够射箭的。

4此一句意思是喻指,即说天道是公道、公平的,不偏不倚。可与《尚书·洪范》篇所言“王道平平”的“王道”相参酌。

5奉:承也,事也。即给予之义。

6能:此处“能”为动词,意谓“敢于行”。

7见贤:见,现也,展示也。贤,此处意为德之成、德之大也。

天的法则啊,莫非就像人张弓射箭的姿势一样!手臂高了一点向下压一点,手臂低了向上抬一点;多余的部分减少一点,不够的部分增加一点。天的法则啊,就是减少多余的而补给不够的。

人类的法则却不是这样的,减损不足的奉送给多余的。

谁能够做到把有余的奉送给不足的,恐怕只有有道的人[能够这样]吧。所以圣人为万物做了好事而不自恃其功,一切大功告成而不居功自傲,他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不想展示自己的盛德罢了。

本解读摘录自岳麓书社

“古典名著普及文库”《老子》

原文 导读 注释 译文

精装尽享版,阅读无障碍

点击下方国学处事规矩:国学日课天之道(7)小程序即可购买

送书小福利

【国学日课】差不多已经连载有三年的时间了,很幸运一直有很多读者默默陪伴,这次,我们将“默默”陪伴转为“光明正大”的留言,并有小礼物相送。

参与方式

每天在【国学日课】推文下留言【昵称 #国学日课#《老子》打卡第X天】,打卡满50天即可获得岳麓书社古典名著普及文库《老子》一本~

推送发出5天内打卡算作有效打卡

活动时间

7月1日—9月24日《老子》连载结束

工作日共计62天

每天三分钟,轻松懂国学。

今天是你坚持学习的第几天?

国学处事规矩:国学日课天之道(8)朋友圈或者在文末留言

来打个卡吧!

国学处事规矩:国学日课天之道(9)公众号: 岳麓书社

国学处事规矩:国学日课天之道(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