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古人说:“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为重阳。”重阳节为我国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如今距离重阳节越来越近。在以前农村,人们通常会通过观察重阳节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来预测一年收成。人们常说“宁要重阳十三雨,不要立冬一日晴”是啥意思?

重阳节不下雨是暖冬还是冷冬(重阳节将至俗语)(1)

今天是寒露节气刚过去的一天,我国多地便纷纷下起了雨水。其中今日华南多地还下起了中雨,雨势较大,从早上一直持续到下午。随着降雨持续一阵风袭来,顿时一阵凉意涌上心头。而这是重阳节到来前夕,雨水比较频繁。其实重阳节前期降雨对于农作物来说是有利的,这时候农作物对于雨水的需求较高,适当的降雨很有可能会迎来农作物的大丰收。

重阳节不下雨是暖冬还是冷冬(重阳节将至俗语)(2)

宁要重阳十三雨”就是说宁愿重阳节期间降雨一直下到农历九月十三。随后天气转晴,这样充足和适当的及时雨对于这个时间生长的庄家而言是较为有利的,特别是播种的小麦得到了及时的雨水补充。但是如果这时候持续长时间降雨却不利,毕竟九月作为一个丰收的季节。南方晚季水稻、地里的红薯等等都需要收获,如果长时间降雨反而会导致庄家欠收。因此人们总结除了重阳降雨至十三就是较为合适。

重阳节不下雨是暖冬还是冷冬(重阳节将至俗语)(3)

不要立冬一日晴

立冬也是作为我国一个节气之一,立冬的到来说明了冬天的开始。这时候天气已经比较寒冷了,立冬时节降雨在北方多地就会形成纷飞的雪花,雪花一层层覆盖在果树以及各种重在土地里的农作物,就如同给这些农作物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这样更加有利于农作物顺利越冬,抵御了寒冬。

同时立冬节气下雪一方面也会将潜伏在泥土里的害虫以及虫卵冻死,这为来年春天农作物生长提供了保护和帮助,间接促进了农作物奔向“丰收”。

重阳节不下雨是暖冬还是冷冬(重阳节将至俗语)(4)

重阳节将至,我国各地区也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庆祝和迎接它的到来。重阳节期间主要活动有祭祀先祖、踏青登高、敬老节日等等。其实重阳节更是在外游子回家团圆的节日。重阳也更加注重“重逢”,团圆。重阳节将至,农民们在观测天象,期盼来年农作物能获大丰收。

重阳节不下雨是暖冬还是冷冬(重阳节将至俗语)(5)

而在外不能回家的游子却在一遍遍听着歌曲《九月九的酒》:又是九月九重阳夜难聚首;思乡的人儿飘流在外头;又是九月九愁更愁情更;回家的打算始终在心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