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首付的汽车分期产品如弹个车,到底适合什么人用

有一个在平安做贷款的朋友告诉我,以前做笔贷款,年龄、职业、公司背景、教育背景、固定资产审核都很严格,就像信用卡还没有满大街的时候,我们也只在电视剧里看到被包养的年轻漂亮女人去商场购物能掏出一种主卡带副卡的信用卡,现在不一样了,朋友说现在是自己满大街跑,只要逮到一个人愿意做笔贷款的,就给做。也就像现在银行信用卡销售,随便拿个劳动合同,也不管你每月收入多少,都能给你做个额度2万的信用卡一样。

汽车行业也如此,以前家里有辆桑塔纳都是万元户以上,现在年轻人手里握着几万块就能轻轻松松买车开回家,弹个车就是这么一个汽车金融产品。

1, 一成首付就能开新车,真的有这等好事吗?

原本复杂的购车流程,是先准备好全款几万十几万几十万,然后去4S店看车,最后挑到一款合适自己自己也喜欢的车,然后付款办保险签合同提车开走,现在发展成付1成首付就能把车开走,出现这等事主要是因为如今的汽车市场出现了美国等西方国家汽车市场早就有的融资租赁模式。

首付15万月供3000买什么车(1成首付34)(1)

如图所示,弹个车的本质是融资租赁,而融资租赁的合同本质是租赁物的交付与出租。有的自媒体说,那这弹个车不成租个车了吗?是也不是,因为弹个车商业模式的本质是汽车金融产品,而融资租赁简单理解为租个车是不恰当的,因为在融资租赁模式中,最终购买者本人能够获得产权,而单纯"租个车"如何获取产权呢?这是第一个误解。

其次,租车不包含利息,而融资租赁每一期的租金包含了利息,最后你也会获得产权。比方说弹个车是一成首付,你第一年分期付的钱基本上相当于把你去4S店原本要付的剩下二成首付以及购置税等分摊在第一年中支付。第二年开始,给你三种选择,一是退车,相当于第一年纯粹当租车,第二种是买断,尾款一次性付清,第三种是继续分期,分期结束后产权转移过户。

首付15万月供3000买什么车(1成首付34)(2)

那么问题来了,平台怎么控制风险呢?如果像银行一样动产抵押的话,每辆车都要去办抵押,那就有点麻烦操作也有点重,就不能叫互联网公司了(互联网模式一般都比较轻量)。聪明的人就想到一个办法,客户在还款期内,车辆产权还属于平台,车牌也挂在相关联的租赁公司,客户还完钱之后再过户给客户。然后给车装上GPS,在还款期内,客户只要逾期我就把车按合同条款进行回收。所以有自媒体夸张标题声称买车后直接不被通知车就被拖走,这个前提在于购车者本人要先行违约,平台后才会有根据gps定位将车回收的权利。

2, 问题来了,低首付的汽车金融分期产品适合什么人用?

在互联网汽车消金平台上分期买车,最大的价值在于首付和准入门槛低,比较适合以下几类人:(1)着急用车,结婚等车用的年轻人;(2)手头现金流紧张,买车来产生现金流,再用后续现金流还款,收益能覆盖平台手续费成本的;(3)有其他高回报投资渠道,完全覆盖低首付后期分期利率和压力;(4)想买好车但负担不了全款,同时无法在4S店负担3-4成首付后做分期的人群;(5)无任何征信记录,导致银行或金融机构无法对其信用和还款能力做出判断,因此贷款被拒的人群;(6)单位有车补,交通补贴较高的人群,自己不用按月付出太多费用。

首付15万月供3000买什么车(1成首付34)(3)

首付15万月供3000买什么车(1成首付34)(4)

目前汽车金融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并非是消费者人群画像不清晰的问题,而是合同条款内容相对更偏金融产品合同,而不同于传统4S店购车合同,因此在这方面导致的纠纷迭出,目前市场还未适应融资租赁模式与实体产品结合的商业模式,因此爆出的误解不断也可以理解,希望在这个行业过了野蛮生长期之后,能够真正融合市场与消费者需求进一步解决好用户痛点问题,最终实现平稳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