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6月30日晚上,香港会展中心。

“嘀嗒、嘀嗒、嘀嗒……”经过12秒钟的万籁俱寂后,我国军乐团指挥的指挥棒缓缓抬起,两秒后,1997年7月1日零时零分零秒,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准时在香港会展中心响起。

与此同时,鲜艳的五星红旗也伴随着国歌一起,缓缓地上升。

这一刻,全国人民都沸腾了,绚烂的烟花绽放在香港美丽的夜空中,那个被英国侵占了150多年的香港,在那一刻重新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所有人都知道的是,为了这一刻,中国人等了太久太久;但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为了五星红旗能在7月1日零时零分零秒准时升起,我国代表和旗手们付出了怎样的努力。

(英国在交接仪式上阴招频出)(1)

虽然香港回归已成定局,但英国依然不甘心,在交接仪式上,还耍了许多花招。

面对这一切,我国旗手是如何应对的呢?

为争主权,分秒不让

1997年,香港,在一个干净宽敞的会议室里,中英双方代表正在僵持着。

这已经不是双方第一次会谈了,目的只有一个,确保中国国旗能够在7月1日零时零分零秒准时升起。

可是,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要做到却十分困难。因为在7月1日之前,香港还是英国的地盘,一切的工作都必须得到英方的协作,才能顺利进行,可是英国又哪里愿意好好协作?

英国本来就不愿意归还香港,现在中国还要在全世界的瞩目下风风光光地接手香港,他们的心里自然是十分不平衡的。

为了满足心里的那一丝不平衡,在具体的交接仪式上,英国设置了许多的障碍。

(英国在交接仪式上阴招频出)(2)

在谈判的最开始,中国代表提出,要让国旗在7月1日零时零分零秒准时升起。而要满足这个要求,必须让英国提前降下他们的国旗,中国的乐队指挥才能提前做好准备。

可是这个要求,英国却不愿意答应。

在谈判中,英国代表强词夺理:“关于香港回归的协议上,虽然说明7月1日交出香港主权,但是并没有说是具体什么时间,在这之前,香港依然是英国的领土,你们不能要求我们提前降下国旗。”

听了英国代表的话,中国资深外交官,这次香港回归任务的筹备负责人安文彬坐不住了。

他站起来,义正言辞地告诉对面的英国代表:“7月1日就是从零时零分零秒开始的。你们英国已经占领了我们的领土150多年,现在我们国家要收回属于我们自己的领土,一秒钟,我们也不会让步。”

说完,安文彬带着同事们走出了会议室。

(英国在交接仪式上阴招频出)(3)

这一次谈判再一次不欢而散。

其实,所有人心里都明白,中国收回英国是不可逆转的,如果这个时候再因为一些细节问题闹出国际纠纷,并不光彩。

英国代表思前想后,决定表示妥协。可是他们的妥协方案,根本就是在敷衍,在兜圈子。

过了几天,中英双方代表再一次来到谈判桌前,进行谈判。

英国代表提出,他们同意中国的要求,在6月30日11时59分59秒降下他们的国旗。

中国只能在英国国旗降下之后,才能奏国歌,升国旗。这也就是意味着,英国只打算给中国留出1秒钟的时间。

所有人心里都清清楚楚,1秒钟根本就不够,因为中国军乐团指挥的指挥棒抬起就需要2秒。

(英国在交接仪式上阴招频出)(4)

英方提出这个看似妥协的方案,根本不能保证中国国旗在1日零时零分零秒准时升起。

英国的态度让中国代表团愤怒了,安文彬直接提出了抗议:“你们英国已经占领了我们的国土150多年,现在我们只是要2秒钟时间,你们却推三阻四,一再阻隔。这样的态度,全世界都不会容忍。”

安文彬讲完话,会议室再一次陷入了一片沉默。眼看着这一次谈判又要变成僵局了,英国代表团中的戴维斯站了出来。

戴维斯知道,谈判不能再谈成僵局了,交接的日子一步步逼近了,必须有一个结果。于是,他把安文彬拉到了另一个房间,向安文彬交代了他们的底牌。

(英国在交接仪式上阴招频出)(5)

他说:“英国的国旗可以提前两秒下降,但是中方必须保证,中国的国旗一定要在1日零时零分零秒升起,绝对不能提前。”

听到戴维斯的话,安文彬当即表示同意。接着,两个人携手回到谈判桌前,再一次正式陈述这个方案。

可是,英国虽然同意了中国国旗能够准时升起,中方面对的压力依然不小,因为准确到秒,使得实际的操作过程,难度大增。

克服困难,确保准时

所有的活动环节都是人为操作的,要想一秒不差地按照活动流程进行,期间的难度可想而知。但是筹备组人员依然选择迎难而上,克服所有的困难。

他们先将每一项活动所需几分几秒,都提前计算好,然后所有人员,按照计算好的时间进行训练。

仪仗队为了一秒不差地走完全程,他们计算好了每一步的距离,一遍一遍地进行训练。

(英国在交接仪式上阴招频出)(6)

汗水打湿了他们的衣服,他们丝毫不在意,只为了精确到那一秒。

升旗手朱涛,和他的战友,为了保证国旗和国歌完全同步,他们反复练习了5000多次。

从入场到上台阶再到升国旗,每一个动作都要训练成为“肌肉记忆”。

8.28米,国旗的高度,5.68米,国旗的上升空间,拉动绳索8次……这一组数字,几十年过去了,依然刻在朱涛的脑海里。

为了做到万无一失,他们练习的手上都是裂口。只为确保,在交接仪式那天,国歌唱完国旗到顶,半秒不差。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计划升旗的时候,采用的是机械自动化升旗。

可是,要在46秒之内,确保国旗从0米升到8.28米,这个时间并不太容易控制,不能保证完全与国歌同步,不得已最后选择旗手自己升旗的方法。

(英国在交接仪式上阴招频出)(7)

为了保证在46秒之内,国旗升起,随风飘扬。不仅对旗手进行了刻苦的训练,在旗子和旗杆的选择上,也花费了许多心血。

因为考虑到天气原因,交接仪式决定在室内进行。这样一来,就需要人工自主吹动国旗。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双方想到了一个方法,用空心旗杆,底座装上鼓风机,将旗子吹起来。

可是这样的旗杆,以当时中英两国的技术水平和时间限制都无法制作,最终只好选用了美国制作的旗杆。

国旗旗杆是8.28米,特区旗杆是7.28米,这两个高度是根据会场高度和观众的视觉舒适度严格计算出的。

(英国在交接仪式上阴招频出)(8)

为了使旗子飘得漂亮,工作人员对旗杆顶端的菱形孔要打多大、风力多大、旗子的质地、厚度、重量都进行了严格的测算。

可是一开始送来的旗子,还是没有达到筹备小组的要求。筹备小组的工作人员们不怕辛苦,一面一面地尝试,一遍又一遍地调试。在国旗换了十几面,特区旗子换了二三十面后,终于找到了最佳的效果。

所有人都为了那一秒努力着。

安文彬还专门从美国买来一块十分精确的手表,并且与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以及南京紫金山天文台都对好了时间,只为了那一秒。

1997年6月30日晚上,香港会展中心,灯火辉煌,晶莹亮丽。从远处望去,它就像夜空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出最耀眼的光芒。

敞亮的大厅里座无虚席,双方军乐团交易演奏着欢乐的乐曲。包括800多名各国政要在内的4000余位来自五洲四海的嘉宾身着盛装,仪态凝重。

(英国在交接仪式上阴招频出)(9)

本以为交接仪式会一项一项按照计划时间,有条不紊地往前进行,没想到轮到英国查尔斯王子讲话,还是出现了意外。

仪式开始,突发变故

本来计划,查尔斯王子的讲话时间是6分钟。可是,当他开始讲的时候,却多讲了23秒。

23秒,在平常生活中我们根本不会注意的一瞬间,对于这天晚上来说,都是巨大的变动。

因为查尔斯王子占用的时间,后面所有的环节都不得不往后延迟23秒。这样一来,我国国旗就无法保证在零时零分零秒准时升起了,那之前所做的所有努力不是白费了吗?

绝对不可以,安文彬当即决定,这23秒,必须抢回来。他快步穿梭在交接仪式现场,一项一项地安排后面的所有环节都加快速度。

(英国在交接仪式上阴招频出)(10)

司仪说话的时候快一点,仪仗队快一点,所有的环节,都尽量快一点,

就这样,失去的时间终于被抢了回来,甚至还多了一秒。

本以为,活动可以接着按照原定计划进行,可是没想到,现场再一次出现了意外。

23时56分,中英双方护旗手入场,降旗升旗仪式就要开始,这也象征中英两国政府对香港政权的交接正式开始。

现场的数千人,全体起立,他们的目光和镜头前的数亿目光,此刻都凝聚在竖立在主席台主礼台前东西两侧的旗杆上。

英国国旗缓缓降落,这代表着那一段被鸦片和炮火熏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

正当安文彬为了这一刻自豪的时候,他突然发现,英国国歌结束的时间,比原来计划时间,早了12秒。

(英国在交接仪式上阴招频出)(11)

计划再一次被打乱,因为我们不能违反协定,提前升起中国国旗。奏国歌、升国旗的时间必须是59分58秒。所以眼下,只有静静地等待着。

于是,在那一刻,偌大的会展中心突然陷入了一片沉寂,全场鸦雀无声。全世界都盯着这个安静的会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甚至有人以为,是不是技术上出现了什么问题。

当时最紧张的人恐怕要数升旗手朱涛了。所有的镜头都聚焦在朱涛双手捧着的那一面五星红旗上,数亿人盯着朱涛的一举一动。

其实在英国降下国旗的时候,站在一侧的朱涛就发现了问题。他在默数节拍的时候,明显感觉到英国皇家仪仗队的节拍快了。可是快了多少,他并不知道。

他站立在自己的位置上,不能摆头看,不能发出任何动作,只能无比焦急地等待着。

(英国在交接仪式上阴招频出)(12)

后来有人告诉他,他攥着绳子的手都一直在抖,他背上的汗也在不住地往外冒着。那12秒,可以说是他人生中最漫长的12秒。

终于,他熬过了那12秒。59分58秒,军乐队的指挥准时挥动手中的指挥棒,我国国歌的第一个音符按照约定时间,飘荡在会展中心的大厅。

激昂雄壮的旋律响彻整个会展中心,拉开了新世纪的序曲。国歌响起的一瞬间,朱涛也按照平常的训练节奏,拉动绳索,把国旗准确无误地升了上去。

此时,现场的几千双眼睛,全世界的数亿双眼睛,都注释着那随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和紫荆区旗。

46秒后,两面鲜艳的旗帜同时到顶,雄壮的国歌也结束了最后一个音符。

(英国在交接仪式上阴招频出)(13)

全场沸腾了,许多人眼睛里含着激动的泪花,雷鸣般的掌声在大会堂久久激荡。

全国人民都在香港回归而欣喜,全世界的中华儿女都在为这个伟大的日子而欢庆。

站在一侧的安文彬,看着鲜艳的五星红旗,第一次高高地飘扬在香港的上空。

那一刻,他激动、感动、他觉得扬眉吐气。泪水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流出了他的眼角,他忍不住自言自语道:“香港,你终于回来了!”

(英国在交接仪式上阴招频出)(14)

结语

到今年,香港已经回归25年了,在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下,香港也在不断地繁荣昌盛。

是祖国的强大,我们才能收回香港,是祖国的强大,香港也才能发展地更好。

那面随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时时刻刻在提醒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依然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