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城人未还”。这是唐代王昌龄的诗句。如果简单的从字面上理解,颇有点费思。难道王昌龄看到的长城景象,照在汉朝修建的长城关隘上的是秦朝月亮?为什么不说“汉时明月汉时关”?天上的月亮怎么能区分为秦时的还是汉时的?曾经收藏的一枚“明月”圜钱,似乎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我们对该诗句的通常解读有误。

该钱币为生坑,直径27mm,中心方孔,重7.4克。正面穿口横读有右“明”左“月”两个大篆字。光背,外廓欠规整,铜锡合金材质。出土资料证明系战国时期燕国铸币。该币存世罕见,曾被许多钱币收藏者列为古币五十珍之一。虽近三十年出土量有所增加,但初略统计不超过三十枚,仍然十分珍贵难得。本人藏品实物拍摄如下:

秦时明月汉时关描写的哪里(秦时明月汉时关)(1)

秦时明月汉时关描写的哪里(秦时明月汉时关)(2)

关于对钱文的注解泉界有多种说法。有的认为是“明刀〞、“召刀”、“易匕”,有的认为是“晏化”、“明化”。我认为应该是“明月”。

“明”字认可度基本一致。理由是战国时期齐和燕国都有在钱币上铸有“明”字先例,且字体相似。另中山靖王鼎铭文和一些其他青铜器的铭文关于“明”字的写法基本类似。中山国是燕的邻国,文字都源自西周且相似。“月”和“刀”两字在大篆字中虽然相似,但区分在第二笔的走向。如果是右上向左下行笔即为“刀”,左上向右下行笔即为“月”。西周至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铭文可以为证。至于“化”和“匕”,自甲骨文往到以后诸文字中的写法则明显区别“月”字。

西周到战国时期文字发生了一此变化。随着周王室的衰落,各诸侯国便开始各自为政,也是在这期间,发展了属于自己的文字。因为地域的因素,各国之间的文字也出现了差异,也就是在文字的写法上,都有自己的风格。如“马”的写法区分如下:

秦时明月汉时关描写的哪里(秦时明月汉时关)(3)

除了因齐、赵、韩三国从晋分离,都是三晋文字,其他国文字有较大区别,可以划分为四大系。

秦时明月汉时关描写的哪里(秦时明月汉时关)(4)

当然,各国文字都源自西周,造字方法大同小异。而一些相邻的小国出于交流和交易的需要使用的是相邻强国的文字是可以理解的。从当时诸侯国的分布地图,我们可以作一些归属,如中山国和燕国的文字基本类似。齐国和燕国的文字相互影响。在秦朝李斯创造文字(小篆)实行书同文之前的文字,统称为大篆。但文字的统一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因此绝不能简单地认为秦统一六国后,各地立马都统一使用了小篆。大篆字体和小篆字体必然有一段共存的时间。明白这段时间文字的演变规律,有利于我们辩识各国币文。

秦时明月汉时关描写的哪里(秦时明月汉时关)(5)

由于古代,人们对日月星辰感到神秘而崇拜,所以“月”在古钱币中时有出现,有的直接以星、月图形铸于钱币上。因此将其释为“明月”应该合情合理。

据史料记载,秦统一六国后,也统一了币制:以外圆内方的半两钱为全国通行的货币。改币制为二等,其中,黄金为上币,以镒为单位;圆形方孔的铜币为下币,钱文“半两”,供日常交易用,禁止民间私铸。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圆形方孔钱则是战国时期秦惠文王二年即公元336年。然而从近年来出土的实物证明,我国最早的方孔钱应该是战国时期燕国的“明月”和“明四”钱。秦国方孔钱应该是向位于辽东的燕国学习并取法了这种铸币形式。据此可以判断“明月”钱一定是出现在李斯创造小篆字体之前的。币文不可能以小篆字体书写,应该以战国时期的大篆字体特征去辩识。从燕国对秦国铸币的影响分析,当时燕、秦之间虽相距较远却有较多的贸易往来。事实上秦和东南亚各国都有贸易往来。秦统一六国后修建万里长城是在原有的战国时期的长城基础上加建而成的。它西起临洮,北傍阴山,东至辽东。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应该发生在辽东即原燕国地域。因为现在山海关还有孟姜女庙和望夫石。也充分证明秦朝修建万里长城的重点地段是原燕国北边。“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中的阴山就横亘在燕国和蒙古游牧民族疆域之间。该山脉北坡平缓而南坡陡峭,南边相对高度达1000多米。在这里修造长城显然是难度很大的事。据估算花费应该不低于6000亿元人民币。

由此,我推断:秦灭了燕以后为防止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在阴山扩大长城的修建工程。修建时间是在秦统一中国后的五年之内,此时统一的货币和文字尚未完全在全国推广到位。短时间内为了让燕国旧民便于接受并方便征购器材,依燕国原来的货币制度,秦王朝在此地继续鼓铸和使用原燕国的“明月”和“民四”等方孔钱是情理之中的事。也就是说秦在阴山上修筑长城,使用的货币仍然沿用燕国原来“明月”等方孔钱币。

据此,将“秦时明月汉时关”中的“明月”理解为钱币的名称,则诗句就显得易于解释清楚了。即:秦朝耗费了大量币文为“明月”的钱财修筑的长城和汉朝补修的长城关隘。这样的解释又反过来,证明该钱币的文字应该是“明月”两字。将其称为“明月”圜钱就名正言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