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强迫症怎么自愈(不断超越自我的)(1)

世界有很多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但是唯独只有“森田疗法”是一个以人名命名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

降临

1874年1月18日一位可爱的婴儿诞生在日本一个平凡的家庭中,父亲是一个严厉的小学教师,母亲是一个慈祥的家庭妇女。这个孩子和一般普通孩子一样调皮捣蛋。

这个孩子继承了父亲的聪明才智,也继承了母亲的善良爱心。从小对于未知有一种无限的探索欲,但是一贯比较胆小。父亲经常威胁并且强迫小森田去学习,小森田无奈不能反抗父亲的威严只能屈服。

学校恐惧症

父母对小森田给予了很高的厚望,由于父亲是一名教师,所以从小父亲在他五岁的时候就强迫教森田去学习写字,读书上学(虽然在我们这个时代很正常,小孩子幼儿园就要学习,但是在那个年代那么早读书无异于剥夺了孩子的童年,按照发展心理学来看,这个年龄的孩子强迫学习并不是最佳首选。)小森田只要回家,父亲就强迫小森田去读古书以及史书。

心理学强迫症怎么自愈(不断超越自我的)(2)

10岁时候,小森田一次由于没有背完书籍,父亲冲着小森田一顿乱吼,小森田不知所措·······父亲不让小森田去睡觉。学校的功课已经非常多了,父亲让他记这背那的,导致小森田一上课就会出现很多症状,比如查不出来的身体疼痛。或者去生拉硬拽不让大人送他上学。这样的“学校恐惧”与父亲强迫他学习有很大关系。

地狱恐惧

时年小森田七岁时,奶奶去世,妈妈过度的悲伤,妈妈陷入到了崩溃的情感中。一度精神恍惚、沉默不语。又过了一年爷爷也走了,家庭遭到了很多变故。此时小森田一天走到了佛教寺院看到了两幅地狱图,三尺大图与六尺画面,漂亮的工笔画却没有让森田艺术细胞绽放,而是让小森田敏感的神经惊恐触动。

心理学强迫症怎么自愈(不断超越自我的)(3)

刀山轮回佛教的因果轮回图像一直在小森田脑海中浮现,殿内漂浮着佛香。画面与香薰互相萦绕形成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氛围。自此之后小森田便对于死亡有一种严重恐惧,对于神秘主义以及宗教神秘的东西有一种神往与恐惧。甚至自己为了解决这样的恐惧去研究基督与佛教。还对于占卜有了解。但是这个并不能消除自身的恐惧。

我的理想

小森田和所有神经质的人一样都有一个崇高的理想,在自己雄心的驱使之下一度幻想自己要为日本的发展建设作出巨大贡献。从个人的工艺活动到电气工程,甚至还想成为一名发明家。但是由于自己对于恐惧,以及生与死的问题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由于理想与现实之间有一些很大的差距,小森田患上了很大的精神冲突。初中毕业后由于自身身体虚弱和家庭的困难,父母坚决不让森田去读高中。但是执着的小森田立志即使背离家庭也要坚持也要读下去。勇气可嘉,同时也要脱离这样家庭的束缚。终于在自己这样执着之下有人看到了他的努力,为他读高中付费。有人让他去读医学,虽然森田不是特别喜欢医学,但是为了自己可以坚持读书去了解自己以及许多未知。他还是先妥协了。

对自我的了解

由于自己并不是特别深爱医学,自身对于了解自我有一种无限的冲动。当他发现对于抽象思想领域学习不能满足的时候,他开始着手对于实践性科学有了很强的兴趣。为了了解人生问题他认为需要了解人的身体结构。然后再从身体和精神方面着手研究,这才是解开人生问题正确的路。因此在高三森田便决定将来主攻精神病学方向。

坚定的事业

当毕业之时,所有人都在讨论哪个专业将来更好发展,森田就对别人嗤之以鼻。他觉得只要自己立志从事医学,讲医学学好,怎么可能不能生存。他认为只要人能生存下去,金钱只是人们实现理想的一个手段和工具而已。

大学毕业之后森田便和家人随便找了一个借口自己在医科大学精神病专业当了助教,并在一个精神病院工作。经过工作和生活的磨练,一度也经常因为金钱困扰,但是坚强的森田为了理想一直没有放弃。

由于森田本人深受神经质症的困扰(疑病性神经症)的困扰,他认为自己对于精神病以及身体的研究以及学习对于自己了解人生问题有了很大的帮助。他认为自己早年的经历对于自己投身于精神病学世界有很大的帮助。

自己在早年就有神经性薄弱症,年幼时患有夜尿症。直到十几岁还有。其实直到他大学的时候他一直还是困扰与神经质症。经常莫名的难受不舒服。比如十四五岁一直莫名头疼和心悸。当时的医学的诊断为“脚气病(神经衰弱)”。因为没有明显器质性病变基础,但是他还是莫名难受。这个状态一直存在。所以他早年童年青年期都是一直深受这样的痛苦困扰。

偶遇的巧合

十八岁时曾因来东京一次得过麻痹性脚气症,考入东京帝国大学之后,便经常担心 患脚气。入学不久在大学内科接受诊断,说我是神经衰弱,随后又进一步并发了脚气,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未离药。然而在我面临一年级结束时,由于某种机遇却使 我的身心状况遇到一个发生巨大转机的契机,这件事使我获得了一次体验或死或生的机会。

因为在这一年之内受所谓病的影响使我几乎很难完成学业。当考试到来的 时候,似乎有些难于应付。就在这时家中却接连两个月没有寄钱来。我怨天尤人,抱怨自己,在郁郁不乐的愤懑之时,产生了自暴自弃的思想。好哇:既然父母也开 这样的玩笑,那我就下决心拼个死命给你看。事后回想确实是十分幼稚。从外表上看来,也认为是非常愚蠢,然而当时自己却是十分的认真。放弃了服药、治疗等一 切保护措施,彻夜不眠地学习起来。不久,考试结束了,当取得出乎意料的成绩之后,脚气和神经衰弱却都无踪无影了。这时家中也寄钱来了,原来是因为忙于突击 蚕桑忘记了寄钱。

但这一番事实却证明过去我的所谓神经衰弱乃是假想的结果。不用说脚气病也是不存在的。这种所谓脚气和神经衰弱的并发,是很久以来很多医生 容易误诊的病。直至今天在接触许多神经质患者时,仍然经常遇见这样的误诊。从那以后不久,连那头痛病也似乎忘却,而不再受干扰了。

从自渡到他渡,创立森田疗法

由于结合了自身经历,为了理想从未放弃。自己在自身的痛苦经历以及自己对于心理学、精神病学、医学学习,而且融合了很多东方哲学思想。自己创立了一套心理治疗技术,这个技术被后面他的徒弟改名定为“森田疗法”,也叫人生再教育。这套方法不仅仅是一种心理治疗技术,更是一种人生态度。由于里面的核心思想“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很符合佛家和道家一些思想。很多强迫症和疑病症以及各种神经官能症都深受启发。这也得益于他有亲身的体验。深知精神痛苦。

心理学强迫症怎么自愈(不断超越自我的)(4)

附:森田与患者治疗笔记

给枯草浇水

水谷:

我是这里的劣等生,总是拘泥于先生的教诲,常常忽视事物的本质。那时先生告诫我:

“你应该好好观察事物,去仔细注视一下庭院的花草。”我被“注视”这个字眼所束缚,一

有空就蹲在花盆前,凝视着它们。因当着大家的面,老蹲在那里观察感到实在不太自在,就

端来水,给花草浇了水。

事后经先生提醒才发觉,这些花草已开过花,且到了自然枯萎的时候。先生嘲笑我说:

“你给花草浇水,是打算干什么呢?”

我由于思想被束缚住,没有把这些花与周围的许多花草进行比较,不知道这花实际是在

夜市上买来的很便宜的普遍花草,且已到了枯萎期,光机械地拘泥于先生说过的只言片语,

而不知道灵活应付,自己嫌恶自己,实在可怜之至。

暑假探亲时,产生了攀登日本阿尔卑斯山的念头(日本本州中部的绵延山脉,像欧洲的

阿尔卑斯山,故世用此名——译者注)。想到像自己这样愚笨、反正将来不会有什么出息的

人,即使遇难死去也无所谓,天气好坏全然不管,一个人上山了。然而刮着风暴的天气却晴

朗了,预定四天的路线结束,顺利地下山了。害怕得肺结核我,竟轻易地完成了登山,颇为

自得。实际上受思想束缚的我,真正的爬山乐趣并没有享受到。

我现在就读于东京大学经济系,课本上的理论虽能够理解,但没有真正的感情体验,尽

是些充斥着不合实际应用的知识。这也是一种思想的束缚。我想这样的学校生活,究竟有什

么意义呢?而且每天生活的内容都是如此,似乎看不见“心机一转”、“得到启蒙”这样有

目的的实际工作事实,不能进行有效的工作,越来越陷入矛盾之中,感到山穷水尽。先生教

育我们不要逃避事实,我仍然是逃避了,这不是没有充分努力的缘故吗?

森田博士:

这个人是由于神经症而“被束缚”,感到“山穷水尽”只不过是一种感觉,事实上并未

山穷水尽,所以才感到不行。就是说处在水谷君的场合,他不想区别可能,还是不可能,在

“理应如此”和“必须这样”两者间循环探究,仍然没有结果。

最简单的做法是,任其束缚到极点,悲伤就让它悲伤,痛苦就任其痛苦,被束缚只好任

其束缚,也不过如此。这是我们心理活动的事实。

"彻底地被束缚住”,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比如,我现在站在放有茶碗的钟表及其他东西

的桌边,对大家说着话,并且我现在被“这个台子危险”的想法所纠缠,讲话的方式、方法

也被这想法拘泥住。如果我忘记了自己身后有台子肯定不留神会把它踢翻,把茶碗和钟表打

碎。也就是说,现在我被台子和讲话的方式两方面束缚住。随着注意力节律的变化被两方面

交替束缚,这就是我们心理的自然活动。主观上想努力被束缚住,虽不能如愿,但试图摆脱

束缚也无济于事。

当时的我,注意力像火花那样被台子和讲话内容两方面所吸引,精神处于紧张状态。在

此状态下,人群中某个人在笑,立即会去注意他。再如果从后面走进一个人,也会立即把注

意力转向他。这就是所谓的“无所住心”,“是一颗会被任何东西束缚住的心”,狭义地说

是“注意的固着”。

刚住院的患者,拘泥于我说的“注视”两字,只要是花草,就去注视。这注视出于纯朴

心地的话,随着所看到的对象,自然地一点点浮现有关的感想。如感到“这是朵微不足道的

花”,或者被身边某种美丽的花所吸引。只要去注视的话,会产生相应的感觉和联想,就叫

作“自我”。这个“自我”和“被束缚的心”充分对立,相互对抗。观察和评判的 程度越

趋进展,活动程度就越适当。当“感觉”表现不充分时,进步、发展以及适应性就难以发挥。

提到水谷君为何不能心机一转,一个原因是他老皮油子,对我的申诉毫不吃惊,无动于

衷。相反,下决心,老于世故地认为:“被申述是好事,正是修养的好机会,感谢都来不及,

还生什么气呢?”等等,固执己见、强词夺理。如果采取明快、老实、纯朴的态度,突然振

聋发聩,必能立刻心机一转,柳暗花明。

(节选《自觉和领悟之路》)

森田正马医生一生致力于去寻求理想,他的不断探索精神以及对于从精神痛苦走出后还能不断去研究去帮助类似痛苦的人们,这样崇高的精神很值得人去敬佩。他不断超越自己,一生困难重重却从来都没有放弃自我!正印证了“自助者天助之”的道理!


文章来自公众号阿尔法的光,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