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题李十八知常轩》赏析

友人李十八(家族中排行十八)起一轩,名为“知常轩”黄庭坚题诗赠友,这便有了《题李十八知常轩》一诗。

知足而不满足悟透人生的真谛(知足不辱知止不殆)(1)

诗人以“知常”为诗眼,全诗围绕“知常”展开,表现功名富贵只是无常,人生要甘于平淡素朴,如此方为知常的人生哲理。我们来看原诗:

题李十八知常轩 黄庭坚

身心如一是知常,事不惊人味久长。

盖世功名棋一局,藏山文字纸千张。

无心海燕窥金屋,有意江鸥傍草堂。

惊破南柯少时梦,新晴鼓角报斜阳。

翻译出来就是:

懂得身体和心灵统一才算知道常理,

做事不求惊动世人只体会久长福气。

超越世俗的功绩只在一局棋中完成,

传诵千古的文章翻阅时不过千张纸。

海燕自由自在它不会羡慕华贵金屋,

江鸥有情有意它围绕草堂周围展翼。

淳于棼年青时南柯下的美梦被惊醒,

天刚晴日欲坠嘹亮的鼓声号角响起。

该诗可作如下欣赏:

首联出句连用两个典故:一是“身心如一”,一是“知常”。

“身心如一”“身心一如”,禅林用语。即肉体与精神为一体不二者,乃一体之两面,身即心之身,心即身之心;与‘色心不二’、‘性相不二’、‘身心如一’等语同义。印度古代之先尼外道(巴Senika )认为身乃无常而有生灭,唯心常住不变,此即于身起断见,于心则起常见。盖身、心二者与善恶、苦乐等,皆为密切相关,无法独自存在,若身为无常生灭,则心亦然;若心为常住不灭,则身亦是,故以身心一如为法界之真相。

“知常”出自《道德经》老子有云:“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意思是,不认识永恒的规律,轻举妄动就会出乱子。认识常道的人是能包容一切的,包容一切就能坦然大公,坦然大公才能成就王道,成就王道才能符合天意,符合天意才能符合大道,循道而行才能长久,终身可免于危殆。

首联对句强调平平淡淡才是真,也就是苏轼说的“人间有味是清欢”

首联强调修身和修心的重要,传达出佛道知常守常、淡泊通达的要义。

知足而不满足悟透人生的真谛(知足不辱知止不殆)(2)

颔联连用两典,出句用谢安指挥淝水之战取胜的典故,《资治通鉴》记载:“谢安得驿书,知秦兵已败,时方与客围棋,摄书置床上,了无喜色,围棋如故。客问其书书何,徐答曰:“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不觉屐齿之折。”

对句用司马迁《报任安书》中的典故:“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藏山文字”指流传后世的著作。

颔联用此二典,旨在解构儒家宣扬的功名,表现淡看功名的意旨。和《菜根谭》“唐虞禅让三杯酒,汤武征伐一局棋”趣味略近,而贬抑的意味更重。

知足而不满足悟透人生的真谛(知足不辱知止不殆)(3)

谢安弈棋

颈联也用二典,一是金屋藏娇,二是杜甫草堂,表现淡看富贵的意旨。

尾联“南柯一梦”的典故:淳于棼做梦到大槐安国做了南柯郡太守,享尽富贵荣华,醒来才知道是一场大梦,原来大槐安国就是住宅南边大槐树下的蚁穴,南柯郡就是大槐树南边的树枝(见于唐代李公佐《南柯太守传》)。后来用“南柯一梦”泛指一场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

诗歌采用此典表明功名富贵只是无常,从反面强化要知常守常的主旨。

总之,本诗采用用典寄意的写法,阐发了要知常守常的人生真谛。此种心法对于安抚现代人躁动难安的心灵同样适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