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乡村年味浓(新春走基层承载乡愁记忆)(1)

六罗村“村晚”表演者大合影。省旅文厅供图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月23日消息(记者苏靓)乡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繁衍传承、生生不息的精神家园。“村晚”舞台承载乡音、乡土、乡愁、乡情。近日,2022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启动,海南儋州市和庆镇六罗村、澄迈县瑞溪镇罗浮村入选。今年春节期间,海南省旅文厅组织开展“欢乐过大年·喜迎冬奥会—— 我们的美好生活”为主题的“村晚”活动,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乡土文化,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

1月22日,以“欢乐过大年·喜迎冬奥会——我们的美好生活”为主题的六罗村第37届“村晚”精彩上演。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下,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用音乐、舞蹈、山歌、调声等形式,展现海南美丽乡村的幸福生活,以及村民推进新时代乡村振兴,投身海南自贸港建设的精气神。

新春走基层乡村年味浓(新春走基层承载乡愁记忆)(2)

“村晚”歌舞表演。省旅文厅供图

当晚,儋州市和庆镇六罗村文化广场灯光闪耀,热闹非凡。村民戴着口罩,测量体温并查验健康码后进入现场,翘首以待一年一度的“草根村晚”。

活动在节目《鼓舞飞扬》中拉开序幕,台上表演鼓声震天、轻舞飞扬,点燃了全场的激情;台下观看的村民挥舞着荧光棒和国旗,掌声、欢呼声不断,现场气氛喜庆、热烈。“早就听说六罗村的‘村晚’有看头,今年特意带着家人来凑热闹,图个喜庆开心。”家住儋州市那大镇兰洋农场的符娟妹告诉记者,“村晚”表演很精彩,配套活动也很丰富,明年还会再参加。

现场,六罗村的村民奉上诚意满满的“文化盛宴”,民俗、非遗大放异彩,既有本土原生态山歌、儋州调声、原创客家歌舞《刀人》等具有当地特色的节目,也有歌曲串烧、时尚走秀、大合唱等演出。

新春走基层乡村年味浓(新春走基层承载乡愁记忆)(3)

活动现场表演。省旅文厅供图

小萌娃们登台表演《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娃》,憨态可掬的模样逗得观众捧腹大笑;村里年轻大学生废物利用,将报纸、塑料碗、一次性桌布改造为时装;村民连唱带跳,用歌曲《刀人》展现六罗村村民勤劳割胶,自强不息的精神……

为了这场“村晚”,乡亲们准备已久。“我们排练了将近一个月,每晚都练习4-5个小时,即使遇到风雨天也不中断。”梦之队舞蹈队队长罗玉秀说,全队有20名成员因爱好舞蹈而聚集,在这次“村晚”中表演了《黎家阿妹》。“排练的时候最开心了,选择民族风题材是希望传播中华民族文化,传递欢乐过年的气氛。”罗玉秀说道。

“村晚”不仅是一场活动,而且是六罗村村民的“童年记忆”,承载着村民浓郁的乡愁。1986年,六罗村村民自发举办农民“村晚”,载歌载舞,展现农民的精气神。36年以来,六罗村以“村晚”为契机,鼓舞村民凝聚起强大精神合力,形成了家风良好,民风淳朴,团结友善的文明新风尚。今年,六罗村的“村晚”还被文旅部列入“欢乐过大年·喜迎冬奥会 ——我们的美好生活”2022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点,将通过录播的形式在央视频、新华网、国家公共文化云上展示给全国观众。

“我今年14岁,我记忆中的春节都离不开‘村晚’的陪伴,看村晚已经成为一种仪式了。”村民邓妮妮告诉记者,今年的“村晚”意义非凡,春节期间恰逢北京冬奥会举办,“村晚”的举办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美丽乡村的崭新形象,让村民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和自豪感。

“服装秀是每年都保留的节目,三叔创作客家山歌、拉二胡,老爸和四叔在台上大合唱,堂叔邓重英在歌伴舞里唱得特走心。”在六罗村村晚创始人之一的邓伟忠看来,村晚承载着乡情,他在朋友圈晒出村晚照片收获大量点赞。

在接受采访时,六罗村村委会主任邓少宏说:“从最初的农家小院舞台,到茅草房舞台,后来到固定硬化舞台,37年以来,六罗村‘春晚’承载着我们的乡愁,见证着我们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实现全面小康的全过程。”

新春走基层乡村年味浓(新春走基层承载乡愁记忆)(4)

乡村达人为村民写福字。省旅文厅供图

此外,除了晚会外,六罗村“村晚”活动现场还设置“写福送福区”“全家福拍摄区”“乡村达人”好物展区。村民可以获得书法达人现场手写春联和福字,摄影达人拍摄的全家福,还能观看草编达人、黎陶达人、剪纸达人现场展示才艺技艺和手工艺品。

年味十足的“村晚”,既让农村文化广场真正“活”起来,丰富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又能让村民凝神聚力,以文化力量共同推动乡村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