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运营是一种商业组织形式和经营制度,是指经营同类商品或服务的若干个企业,以一定的形式组成一个联合体,在整体规划下进行专业化分工,并在分工基础上实施集中化管理,把独立的经营活动组合成整体的规模经营,从而实现规模效益。因此,餐饮企业连锁运营分为四个阶段:单店经营阶段、连锁经营阶段、产业经营阶段和资本经营阶段。

单店经营阶段

单店经营阶段,总结来说就是求钱阶段,所以单店经营模式给企业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原始资本。此时餐饮企业要做的是成为经销商而不是生产商,增加企业的前期资本累积。

从单店经营发展角度来看,必须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每一个员工对待本职工作都像在为自己家工作一样,企业才能真的有前途。按照这个理论,每一个岗位,都是一个股份制公司。这个股份制公司有两个股东,一个是老板,一个是员工。老板向岗位股份制公司

投入的是货币资本,表现为资金、营业场所、设备、设施等,要求回报的是利润;而员工向岗位股份制公司投入的是人力资本,表现为知识、经验、技能等,要求回报的首先是知识、经验和技能。

事实证明,培养了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他们才会为企业创造利润,即单店经营阶段的求钱。

连锁经营阶段

复制经营阶段也叫规模经营阶段,总结来说就是求人阶段。在规模经营阶段,主力等同于阻力,因此这个阶段最好的用人方法便是新店用老人,老店用新人。这个阶段如果企业系统不够强大,只会加速淹没在城市的喧嚣里,所以员工管理便成了加强企业系统

维护的根基。餐饮业部分从业人员学历较低,所以管理与培训时需要讲究方法。

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和健全完善的奖惩制度。员工管理制度是以人全面自在的发展为核心,创造相应的环境、条件和工作任务,以个人自我管理为基础,以企业共同理想为指导的一整套管理模式。企业要想留住员工,唯一的方法就是企业不断发展,发展是发展壮大而不是盲目发展。但是企业发展过快又会导致企业利润逐步走向衰败,所以企业与员工的匹配最好就是相差半个节拍,员工在进步,企业也在进步。另外,在奖惩制度上要相应地体现出管理制度中的人文思想,赏罚分明,制定恰当的激励和倒激励机制,增加员工工作的动力。

连锁餐饮运营管理体系(餐饮企业连锁运营四个阶段)(1)

产业经营阶段

产业经营阶段也叫品牌维护阶段,总结来说就是求制度与系统的强大。前两个阶段分别是盘活钱和盘活人,产业经营阶段则是盘活系统。在这个阶段,餐饮企业董事长要做的两件事就是投资和设计。这时餐饮企业需要老板有战略思维,即顶层设计思维。

顶层设计是决策思维与战略思想的体现过程,是全盘与全局化的规划设计,主要以盘活资源再生与激发内部潜力为目的,追求价值与使命最大化,主要从战略思维转型、产品结构设计、体制制度改革、利益分配模式、经营服务系统等五大方面进行不断升级优化,完成企业顶层设计的终极目标。股权激励是顶层设计的基石,而底层发力是通过顶层设计的体制改革来改变资源的利益化,追求整体的价值化。

资本经营阶段

资本经营阶段即求信仰阶段,这时企业要做的是21年战略规划。1-3年是系统建立年,即建立八大系统;4-6年是体制年,即三大激励体制;7-9年是品牌年,即品牌战略;10-12年是产业年,即形成产业链条;13-15年是文化年,以文化凝聚人心;16-18年是信仰年,即员工信任企业,以企业为家;19-21年是幸福年,即人人幸福。

连锁餐饮运营管理体系(餐饮企业连锁运营四个阶段)(2)

注:餐饮企业连锁运营分为三种类型:直营连锁、加盟连锁和自由连锁。直营连锁是指总公司直接经营的连锁店,即由公司总部直接经营、投资、管理各个连锁店的经营形态;加盟连锁是指总公司把自己开发的产品、服务的营业系统(包括商标、商号等企业形象、经营技术、营业场合和区域),以营业合同的形式,授予加盟店在规定区域内的营业权;自由连锁是指自由加盟连锁,保留单个资本所有权各店铺的联合经营。

本文摘自《中国好餐饮杂志》

连锁餐饮运营管理体系(餐饮企业连锁运营四个阶段)(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