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整理了一整套系统的Python学习教程,从最基础的到框架再到项目实战的学习资料都有。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关注并私信“01”免费领取


2019年7月下旬,优秀的程序员,41岁的王集鹄经历了半年的病痛之后,终于离开了大家。一个值得回味的事情是,王集鹄最后一句对公众所说的话,正是与996工作制度有关的。

近年来,一面是程序员的晕倒、病逝、甚至猝死,一方面是鼓励着“为青春而奋斗”的996工作制。姑且不提《劳动法》、公司制度这些层面的事情。

本文讨论的问题是:从程序员这个行业工作性质来说,996的工作制度真的能够增加产出吗?

41岁的程序员王集鹄离世

王集鹄出生于1978年,是一名在业界有一定名气的程序员。根据各方面的信息,他在经历了半年的病痛之后,已经离世。

程序员中的名言(高堂明镜悲白发)(1)

41岁的程序员王集鹄离世

就在离世的几个月之前,王集鹄最后一句对公众说的话就是下面的情况。

程序员中的名言(高堂明镜悲白发)(2)

王集鹄最后一句对公众说的话

王集鹄最后一句话正是回复一个关于“996工作制”的讨论,他自己说出的话也是耐人寻味的

“老板说有个简单的需求变更,请赶在明早凌晨上线” 依然无解

王集鹄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其实只是几个月之前,根据其朋友的说法,在这段时间已经属于已经他的“病痛折磨期”。即便在这个时间里面,这名优秀的程序员,依然在思考着关于“996工作制度”的问题。

996工作制度的原本有怎样的好处?

“996工作制度”的含义就是每天9点钟上班、9点钟下班,每周工作六天。相比每天八小时工作,每周工作五天的标准工作制度,996无疑是加长了工作时间。

程序员中的名言(高堂明镜悲白发)(3)

对于员工来说,“996工作制度”无疑是需要付出更大的精力,但是制度的制定者毕竟是公司,从公司的角度“996工作制度”有什么样的好处的?

程序员中的名言(高堂明镜悲白发)(4)

如果认为工作时间=产出,毫无疑问“996工作制度”符合公司的利益,然而这种假设在很多情况并不一定成立。首先:996工作制度,并不等于加班,如果用偶尔的加班,起到局部加速的作用,这是非常合理的选择,但如果是在长期的996工作制度下,每周产出究竟多了多少,本身也是难以衡量的。

其次:工作性质不同决定了996工作制度的效果,比如出租车司机这种工作,通过拉长时间就非常有可能得到线性的收益增加,因为它的特点是“单位时间的工作强度低”。与之相反,对于单位时间工作强度大的工作,拉长工作时间,就会遭遇另外一个瓶颈——人的体力。

程序员的工作性质

对于程序员这项工作来说,它并不属于”单位时间低强度“的工作,实行”996工作制度“之后,体力会迅速成为程序员产出的瓶颈。

程序员中的名言(高堂明镜悲白发)(5)

用健康换高薪的程序员

从公司的角度来说,再实行”996工作制度“时候的心态往往是,鼓励程序员用更多的付出(可能是健康)换取高薪,它们所得到的是更大的产出。

程序员中的名言(高堂明镜悲白发)(6)

在工作中晕倒的程序员

如果一个员工每天的工作是开会,那么每天工作12小时,完全是正常的;但对于程序员来说,每天能高效产出的4个小时,已经是很不错的成果。

让程序员实行996的工作制度,除了猝死、晕倒这种显而易见的”效果“之外,还有一些事情是看不到的,比如工作效率的大幅下降、磨洋工,这些显然都不是公司愿意看到的效果。

程序员中的名言(高堂明镜悲白发)(7)

在工作中晕倒的程序员

“996工作制度”是一种饱受争议的制度,这种制度近几年在一些工作得以实施,而实施的对象常常又是人数众多的程序员群体。随着程序员群体的健康情况屡屡出问题,996工作制度本身也受到了更多的质疑。

即便不考虑其他方面,仅仅从实行996工作制度的工作的角度出发,其实这种工作指导未必能提供程序员的产出,有可能仅仅是拉长了工作时间, 透支了更多的健康。


需要Python资料的朋友可以关注并私信“01”获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