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班婕妤失宠后退居长信宫(西汉女辞赋家班婕妤)(1)

班婕妤(公元前48年—2年),西汉女辞赋家,是中国文学史上以辞赋见长的女作家之一。祖籍楼烦(今山西朔县宁武附近)人,是汉成帝的妃子善诗赋,有美德。初为少使,立为婕妤

西汉班婕妤失宠后退居长信宫(西汉女辞赋家班婕妤)(2)

汉书·外戚传》中有她的传记。她的作品很多,但大部分已佚失。现存作品仅三篇,即《自伤赋》、《捣素赋》和一首五言诗《怨歌行》(亦称《团扇歌》)。

西汉班婕妤失宠后退居长信宫(西汉女辞赋家班婕妤)(3)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班婕妤楚令尹子文的后人,左曹越骑校尉班况的女儿。班婕妤出身功勋之家,其父班况汉武帝抗击匈奴,驰骋疆场,立下汗马功劳。而她自幼聪明伶俐,秀色聪慧,工于诗赋,文才出众,读书甚多。

西汉班婕妤失宠后退居长信宫(西汉女辞赋家班婕妤)(4)

选入后宫

汉建始元年(公元前32年),汉成帝刘骜即位,班氏被选入皇宫,刚开始为少使( 下等女官 ),不久得宠,赐封“婕妤”。成帝让班婕妤居于后宫第三区增成舍宫,婕妤也为皇帝生下一皇子,但是数月即夭折,之后班婕妤再也没有生育班婕妤经常诵读《诗经》、《窃窕》、《德象》、《女师》等,而且每次觐见皇帝,都依照古代礼节

西汉班婕妤失宠后退居长信宫(西汉女辞赋家班婕妤)(5)

皇帝专宠

汉成帝为班婕妤美貌及文才所吸引,很喜爱班婕妤。为了能够时刻与班婕妤形影不离,他特别命人制作了一辆较大的辇车,以便同车出游,但却遭到班婕妤的拒绝。

西汉班婕妤失宠后退居长信宫(西汉女辞赋家班婕妤)(6)

她说:“看古代留下的图画,圣贤之君,都有名臣在侧夏、商、周三代的末主夏桀、商纣、周幽王,才有嬖幸的妃子在坐,最后竟然落到国亡毁身的境地,我如果和你同车出进,那就跟他们很相似了,能不令人凛然而惊吗?”汉成帝认为她言之成理同辇出游的意念只好暂时作罢

西汉班婕妤失宠后退居长信宫(西汉女辞赋家班婕妤)(7)

当时王太后听到班婕妤以理制情,不与皇帝同车出游,非常欣赏,对左右亲近的人说:“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在这里,王太后班婕妤与春秋时代楚庄公的夫人樊姬相提并论,给了她很大的嘉勉与鼓励。樊姬很贤惠,曾辅佐楚庄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西汉班婕妤失宠后退居长信宫(西汉女辞赋家班婕妤)(8)

王太后把班婕妤比作樊姬,使班婕妤的地位在后宫更加突出。班婕妤当时加强在妇德、妇容、妇才、妇工等各方面的修养,希望对汉成帝产生更大的影响,使他成为一个有道的明君。但是汉成帝不是楚庄王,自赵飞燕姐妹入宫后,声色犬马,班婕妤受到冷落。

西汉班婕妤失宠后退居长信宫(西汉女辞赋家班婕妤)(9)

赵氏诬陷

赵氏姐妹入宫后,飞扬跋扈许皇后十分痛恨,无可奈何之余,想出一条下策,在寝宫中设置神坛,晨昏诵经礼拜,祈求皇帝多福多寿,也诅咒赵氏姐妹灾祸临门。事情败露以后,赵氏姐妹故意讲,许皇后不仅咒骂自己,也咒骂皇帝汉成帝一怒之下,把许皇后废居昭台宫。

西汉班婕妤失宠后退居长信宫(西汉女辞赋家班婕妤)(10)

赵氏姐妹还想利用这一机会对她们的主要情敌班婕妤加以打击,诬陷班婕妤参与“ 巫盎” 案。汉成帝听信谗言

西汉班婕妤失宠后退居长信宫(西汉女辞赋家班婕妤)(11)

然而班婕妤从容不迫地对称:“我知道人的寿命长短是命中注定的,人的贫富也是上天注定的,非人力所能改变。修正尚且未能得福,为邪还有什么希望?若是鬼神有知,岂肯听信没信念的祈祷?万一神明无知,诅咒有何益处!我非但不敢做,并且不屑做!

西汉班婕妤失宠后退居长信宫(西汉女辞赋家班婕妤)(12)

汉成帝觉得她说的有理,又念在不久之前的恩爱之情特加怜惜,不予追究,并且厚加赏赐,以弥补心中的愧疚

西汉班婕妤失宠后退居长信宫(西汉女辞赋家班婕妤)(13)

班婕妤是一个有德操的贤淑妇女,经不起互相谗构、嫉妒、排挤、陷害的折腾,为免今后的是是非非,她认为不如急流勇退,明哲保身,因而缮就一篇奏章,自请前往长信宫侍奉王太后,把自己置于王太后的羽翼之下,就也不怕赵飞燕姐妹的陷害了,汉成帝允其所请。

西汉班婕妤失宠后退居长信宫(西汉女辞赋家班婕妤)(14)

请居深宫

班婕妤前往长信宫侍奉王太后,从此呆在深宫。班婕妤怜悯年华老去,借秋扇自伤,作《团扇诗》,又称《怨歌行》,班婕妤自知,自己如秋后的团扇,再也得不到汉成帝的怜爱了。不久,赵飞燕被册封为皇后,赵合德也成了昭仪,然而这些都与班婕妤无关了,她除了陪侍王太后烧香礼拜之外,长昼无俚,弄筝调笔之余,间以涂涂写写,以抒发心中的感慨,从而为文坛留下了许多诗篇。

西汉班婕妤失宠后退居长信宫(西汉女辞赋家班婕妤)(15)

落寞晚年

汉成帝在绥和二年三月,崩于未央宫。汉成帝崩逝后,班婕妤要求到成帝陵守墓以终其生。于是王太后让班婕妤担任守护陵园的职务,从此班婕妤每天陪着石人石马,冷冷清清地度过了她孤单落寞的晚年。大概一年后班婕妤就病逝了,时年约四十余岁。死后,葬于汉成帝陵中。

西汉班婕妤失宠后退居长信宫(西汉女辞赋家班婕妤)(16)

人物评价

总评

班婕妤相貌秀美,文才颇高,尤其熟悉史事,常常引经据典、出口成章,她经常开导汉成帝;班婕妤擅长音律,既写词又谱曲,她的词曲有感而发,使汉成帝在丝竹声中受益匪浅

西汉班婕妤失宠后退居长信宫(西汉女辞赋家班婕妤)(17)

汉成帝而言,班婕妤不只是她的侍妾,也是他的良师益友班婕妤的贤德在后宫中也是有口皆碑。因她不干预朝政,谨守礼教,深受时人敬慕,有“古有樊姬,今有婕妤”之称。

西汉班婕妤失宠后退居长信宫(西汉女辞赋家班婕妤)(18)

班婕妤算得上一个出类拔萃的才女,但宫廷女子的作用本来就是讨皇帝的欢心,是否有才倒不重要。会做诗的班婕妤,终是敌不过会飞舞的赵飞燕班婕妤堪称古代妇德的楷模,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她又未尝不是为此所害。

西汉班婕妤失宠后退居长信宫(西汉女辞赋家班婕妤)(19)

班婕妤的一生可以看作是古代后宫嫔妃生命历程的一个标本。她的人生从繁华到萧瑟,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历代帝王后宫嫔妃们的普遍人生境遇。她们或许凭借才华美貌,能赢得帝王的一时喜爱或宠信,但终会因人老色衰或其它种种原因而被无情地抛在一边,渐渐被忘却。更言之,班婕妤生命历程,也是男权社会中女性悲剧命运的缩影。

西汉班婕妤失宠后退居长信宫(西汉女辞赋家班婕妤)(20)

钟嵘《诗品》班婕妤列入上品诗人十八位之列。西晋博玄诗赞她:“斌斌婕妤,履正修文。进辞同辇,以礼臣君。纳侍显得,谠对解份。退身避害,云邈浮云。

西汉班婕妤失宠后退居长信宫(西汉女辞赋家班婕妤)(21)

历史评价

曹植:“有德有言,实惟班婕。盈冲其骄,穷悦其厌。在夷贞坚,在晋正接。临飒端干,冲霜振叶。”

西汉班婕妤失宠后退居长信宫(西汉女辞赋家班婕妤)(22)

傅玄:“斌斌婕妤,履正修文,进辞同辇,以礼匡君,纳侍显德,谠对解纷,退身避害,志邈浮云。”

西汉班婕妤失宠后退居长信宫(西汉女辞赋家班婕妤)(23)

左芬:“恂恂班女,恭让谦虚,辞辇进贤,辩祝理诬,形图丹青,名侔樊虞。”

西汉班婕妤失宠后退居长信宫(西汉女辞赋家班婕妤)(24)

轶事典故

团扇出现在西汉时期,又称绢宫扇、合欢扇,是当时妃嫔仕女的饰品。班婕妤由于赵飞燕姐妹诬陷迫害,为自保请求居住深宫,作《团扇歌》。之后历代,团扇几乎成为红颜薄命、佳人失势的象征。而团扇与凄楚的人生境况的关联,就是源于汉代的班婕妤

西汉班婕妤失宠后退居长信宫(西汉女辞赋家班婕妤)(25)

班婕妤移居长信宫后,悄然隐退在深宫之中。每天长信宫门打开,她便开始一个台阶一个台阶扫地,生活刻板而单调。她感到自己仿佛秋天被弃的扇子,孤独寂寞。便作诗赋以自伤悼,借以度过光阴,常常触景伤情。

西汉班婕妤失宠后退居长信宫(西汉女辞赋家班婕妤)(26)

她在《团扇歌》(亦名《怨歌行》)中自比秋扇,感叹道:“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用洁白的细绢剪裁的团扇,天热时与主人形影相随。凉秋时节,则被弃置箱中。后世便以“秋凉团扇”作为女子失宠的典故,又称“班女扇”

西汉班婕妤失宠后退居长信宫(西汉女辞赋家班婕妤)(27)

班婕妤的诗文

自伤赋

承祖考之遗德兮,何性命之淑灵登薄躯于宫阙兮,充下陈于后庭。蒙圣皇之渥惠兮,当日月之盛明。扬光烈之翕赫兮,奉隆宠于增城。既过幸于非位兮,窃庶几乎嘉时,每寤寐而垒息兮,申佩离以自思,陈女图以镜监兮,顾女史而问诗。

西汉班婕妤失宠后退居长信宫(西汉女辞赋家班婕妤)(28)

悲晨妇之作戒兮,哀褒阎之为邮美皇、英之女虞兮,荣任之母周。虽愚陋其靡及兮,敢舍心而忘兹?历年岁而悼惧兮,闵蕃华之不滋。痛阳禄与柘馆兮,仍襁褓而离灾,岂妾人之殃咎兮,将天命之不可求。

西汉班婕妤失宠后退居长信宫(西汉女辞赋家班婕妤)(29)

白日忽已移光兮,遂日晻莫而昧幽,犹被覆载之厚德兮,不废捐于罪邮。奉共养于东宫兮,讬长信之末流。共洒扫于帷幄兮,永终死以为期。愿归骨于山在足兮,依松柏之余休。

西汉班婕妤失宠后退居长信宫(西汉女辞赋家班婕妤)(30)

重曰:潜玄宫兮幽以清,应门闭兮禁闼扃。华殿尘兮玉阶苔,中庭萋兮绿草生。广室阴兮帷幄暗房栊虚兮风冷冷。感帷裳兮发红罗,纷綷縩兮纨素声神眇眇兮密靓处,君不御兮谁为荣?俯视兮丹墀,思君兮履綦

西汉班婕妤失宠后退居长信宫(西汉女辞赋家班婕妤)(31)

仰视兮云屋,双涕兮横流。顾左右兮和颜,酌羽觞兮销忧。惟人生兮一世,忽一过兮若浮。已独享兮高明,处生民兮极休。勉娱情兮极乐,与福禄兮无期。绿衣兮白华,自古兮有之。

西汉班婕妤失宠后退居长信宫(西汉女辞赋家班婕妤)(32)

捣素赋

测平分以知岁酌玉衡之初临。见禽华以麃色,听霜鹤之传音。伫风轩而结睇,对愁云之浮沉。虽松梧之贞脆,岂荣雕其异心。

西汉班婕妤失宠后退居长信宫(西汉女辞赋家班婕妤)(33)

若乃广储悬月,晖水流请,桂露朝满,凉衿夕轻燕姜含兰而未吐,赵女抽簧而绝声。改容饰而相命,卷霜帛而下庭曳罗裙之绮靡,振珠佩之精明。

西汉班婕妤失宠后退居长信宫(西汉女辞赋家班婕妤)(34)

若乃盼睐生姿,动容多制,弱态含羞,妖风靡丽皎若明魄之生崖,焕若荷华之昭晰;调铅无以玉其貌凝朱不能异其唇;胜云霞之迩日,似桃李之向春。红黛相媚,绮徂流光,笑笑移妍,步步生芳两靥如点,双眉如张。颓肌柔液,音性闲良。

西汉班婕妤失宠后退居长信宫(西汉女辞赋家班婕妤)(35)

于是投香杵,扣玟砧,择鸾声,争凤音因虚而调远,由贞而响沉。散繁轻而浮捷,节疏亮而清深。含笙总筑,比玉兼金;不,匪。或旅环而舒郁,或相参而不杂,或将往而中还,或已离而复合

西汉班婕妤失宠后退居长信宫(西汉女辞赋家班婕妤)(36)

翔鸿为之徘徊,落英为之飒沓。调非常律,声无定本。任落手之参差,从风飚之远近。或连跃而更投,或暂舒而长卷清寡鸾之命群,哀离鹤之归晚。苟是时也,钟期改听,伯牙驰琴,桑间绝响,濮上传音;萧史编管以拟吹,周王调笙以象吟。

西汉班婕妤失宠后退居长信宫(西汉女辞赋家班婕妤)(37)

若乃窈窕姝妙之年,幽闲贞专之性,符皎日之心,甘首疾之病,歌采绿之章,发东山之咏。望明月而抚心,对秋风而掩镜。阅绞练之初成,择玄黄之妙匹,准华裁于昔时,疑异形于今日;想娇奢之或至,许椒兰之多术,熏陋制止之无韵,虑蛾眉之为魄。

西汉班婕妤失宠后退居长信宫(西汉女辞赋家班婕妤)(38)

怀百忧之盈抱,空千里兮吟泪。侈长袖于妍袄,缀半月于兰襟。表纤手于微缝,庶见迹而知心计修路之遐敻, 怨芳菲之易泄书既封而重题,笥已缄而更结。渐行客而无言,还空房而掩咽。

西汉班婕妤失宠后退居长信宫(西汉女辞赋家班婕妤)(39)

怨歌行

两汉:班婕妤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