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台方言(鱼台方言之雅韵)(1)

文/李春杰

方言,是语言的化石。

古时候,生活于某一地域的人,因环境、交通等条件的限制,与外界交流不畅不足,信息闭塞,往往保留了大量古语。

收集了一些比较文雅的鱼台方言,做点浅陋的解释,目的是显示鱼台方言的优雅底蕴,证明土话不土。正确与否,难于考证;抛砖引玉,以待智者。

王台方言(鱼台方言之雅韵)(2)

形容词

【斯萎】“斯文”的讹音,形容做事不利索,磨蹭。也作动词(你别斯萎了)。叠词有“斯斯萎萎”(斯斯文文),意义相同。

威弄】“唯诺”的讹音,形容人做事懒惰,不爱干净,不讲卫生,也指没能力,没本事。叠词有“威威弄弄”(唯唯诺诺),意义相同。

【过卯】过头,过分。本意为错过时辰,这里借指。(精过卯啦:聪明过头了)

【悲苦】“倍苦”的讹音,非常苦。

【母处】“木杵”的讹音,比喻人像木杵,没眼色,不灵活,笨手笨脚。

各处里】到处。各处,文言气息很浓。

淤沫】热粥从锅里溢出来,叫淤,也叫淤锅,淤出来的粥成泡沫状,称为淤沫。本为动词,鱼台人当形容词使用,形容说话不仅啰嗦,而且反复唠叨,也用来表示自谦。疑为“迂磨”两字的误用,迂腐,磨叽,意思正好符合词义。迂与淤同音,说某人迂,迂而至极,往往联想到煮豆粥而淤锅的情形,就说你看你迂得,跟豆沫样。(淤得跟豆沫样。豆面粥最容易淤锅)

拐故】“乖孤”的讹音。乖,乖张悖乱,孤,孤僻自私。本指人的性格古怪,后来多用于形容虐待儿媳的公婆。或“乖古”“乖故”、“乖固”也讲得通,都是指违背固有的、正常的。

如思】舒适,愉悦。像心里想象的那样。

膗(chuai)】本指身体肥胖臃肿,形容人蠢笨。(你看你膗哩)

到劲】从前做绳子,给材料加力到合适,不能再使劲了。现在用来指人品极差,说话做事悖乱不经。

管乎】“管户”的讹音。管人户,指有权限,管用的意思。前加否定词为“不管乎”。

五足子六手】本意指人手足增多。形容人闲着没事做出无聊的举动惹人讨厌。

举呆】“拘态”的讹音。本意指自我拘束,态度不自然。多用来形容小孩子故意娇气自己、可爱逗人的举动。用于成年人则含贬义。

膈应】心里因为某件事不舒服。膈,心脏近处,代指心。

王台方言(鱼台方言之雅韵)(3)

动词

徐顾】看见。“觑过”的讹音。“觑”,看,读qu,与xu相近;过与顾,音相近。

蛊踊】虫子蠕动,形容人的动作慢。

㓦划(baihuai)】玩弄工具、器物等,可能造成损坏。(你别瞎㓦划,㓦划毁喽我揍死你)

】“合”的讹音。他俩不格,就是他俩不合。

名词

盖体】被子。盖身体的东西,比被子更直观。

褯子】尿布。古时官话,通用语。

称谓

七叶子】指半吊子,二百五,也指人胆量大的出奇,但含有强烈的贬义。疑是“弃爷子”的讹传,不要爷娘老子的孩子,不就是二百五吗。爷,旧指父亲,《木兰辞》里有“从此替爷征”、“不闻爷娘唤女声”等。另一注解,说正常人有五叶子肺,多两叶就不好,但此说难于理解。

魔道】神经不正常的人。魔道,不是人道,形象生动。

身体部位

皮锤】拳头。皮锤,作为打击工具,比拳头更有力度感。

时间

夜马黑】傍晚,“挨摸黑”的讹音。挨,读yai,一声,方言音与“夜”相近;摸黑,指夜间。

副词

不嘚音滴】不是特意的。特,古音dei。特务,解放前称“得务”。

疑问代词

哪何】哪里。哪,何,同义复指。也可能是哪河或哪壑,因远古人居住地往往依山傍河,即使出至平原地,也保留了较原始的称谓。

衬词与缀词

鱼台方言中,衬词与缀词较多。如:拉,衬词,表衬音;子,缀词,表示类属的全体。

胳拉拜子】膝盖。

额拉盖子】额盖。

胳拉绷子】脖子。

不吱拉声】不吱声,沉默不语(往往指人老实)。

憨拉乎的】骂人是傻瓜蛋。

扑拉娥子】蝴蝶。

卜脐眼子】肚脐眼。

手(脚)指头盖子】指(趾)甲。

王台方言(鱼台方言之雅韵)(4)

合音字

(一声,拖长音)】“你看”的合音(也叫兼词)。用于说话前发泄不满的情绪,责备或是阻止某人做某事。汉语合音字不多见,书面语里至今仍然使用的是“诸”,“之于”的合音。鱼台方言只找到这一例。“孬”、“歪”、“嘦”jiao,是会意字,但不是合音字。

句子

无怨也】没啥可埋怨的。用于突然明白事情的原因后,略带感慨地表示就该如此,类似“我说呢”。

王台方言(鱼台方言之雅韵)(5)

鱼台方言与晋中方言的关系

鱼台除老砦之外,多是从山西洪洞县迁来的。山西洪洞属于晋中,鱼台方言里,保留了大量晋中方言。

晋中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在我国现代几大汉语方言中,北方方言可以看成是古汉语经过数千年在广大北方地区发展起来的,少数民族的各种语言尤其是匈奴、鲜卑语作为统治者的语言对北朝汉语的作用自不在小,再加之金、元、清六百余年的统治,北方方言中自然会有统治者语言的残留。所以,晋方言包含了一定的鲜卑、羌、满、蒙等族的语言因素。不过外族语系的影响,在鱼台方言中,不足为数。

以下方言俗语是晋中和鱼台至今仍然使用,当然也可以作为迁民的佐证。

王台方言(鱼台方言之雅韵)(6)

鱼台方言与晋中方言共用俗语举例

扁食】水饺。

年时】去年。

年下】过年的时候。

小虫】麻雀。

马嘎】喜鹊。

跑肚】拉稀。

达达】父亲。

大大】指大爷、大娘。

大爷、二爷、三爷等】父亲的同辈。

害病】当时是指得病,现在山西临汾一带又专指女人怀孕。

二百五】讥称有些傻气、做事莽撞的人。

二流子】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

二不愣、二愣子、二傻子】形容傻气、鲁莽的人。

二杆子】形容冲动、莽撞的人。

二把刀(二把势)】形容做事不熟练。

油旋、油旋子】油饼。

馍馍】馒头。

他俩不格(合)。

不蒸馍馍,争口气。

老鼠拉木锨——大头子在后边。

老鼠钻到风匣里——两头儿受气。

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

茶壶里煮扁食——肚里有货倒不出。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对“丈夫”的叫法:男人、当家的、他爸、他爹。

人死了避讳说“死”:上年纪的人称“老了”,小孩夭折称“没了、殁了或丢了”,家人对长辈去世称“过世了,不在了,老了,下世了”。

王台方言(鱼台方言之雅韵)(7)

来源:我的县城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