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自己的青春里

她是一位北京电影学院退休教授叫叶静,刚过完58岁的生日,一个人生活,没有丈夫,也没有孩子

35岁不结婚的纪录片(纪录片她在家50多岁)(1)

我想知道她是如何面对孤独的,生活中让她感受到亲密的事物又是什么呢?

从小是外婆带大的,喜欢大自然,喜欢拍照发朋友圈,喜欢养花等

自己在家里有一个阿姨,生活中对她最重要的就是阿姨

在交谈的过程中她说:

我那好朋友就说,到处跟人讲叶静自从退休以后开始正式工作了,实际上我是把一些开关关掉的就是“孩子”这个开关对我来说无效的嘛,我关掉

我不可能现在还想弄个小孩儿,那对于婚姻这种事儿我也没有太急切,我不是说我绝对的独身主义,不是不是,没遇到合适的

那我也基本上关掉这个事儿,我就把我有效的时间就放在我能打开的地方。

35岁不结婚的纪录片(纪录片她在家50多岁)(2)

到了这把岁数的她当年不是不想谈恋爱,结婚,要小孩,只是没有遇到合适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就到了这个岁数

我也想说,不是没有人,而是没有遇到合适的,宁愿独处活得自在也不愿将就自己的婚姻,不快乐的人生,没有幸福的人生,那样的生活很糟糕

她一个人在家也一样的快乐,做最好的自己,把人生要不到的东西用“开关”这样的方式去处理,能要的就开,不能要的就关

我想我们也是一样,不要什么都想要,把一些要不到的给它关掉,专注的把当下所能要的东西尽量的去开

在聊天的过程中,突然窗外下起了雪,此时的叶静老师有出这样的感悟

你知道吧,一个人这么久了,你就很特别,所有的困难你都能解决,你最大的难受的事情是你像现在特别高兴的时刻(看到外面的下雪好美,心情很高兴),正好就没人,你不知道跟谁分享,其实,最难的是你开心的时候无人分享

并不是说你有什么艰难时刻,至暗时刻你过不了,没有,所有的至暗时刻你都能过,其实对我来说有的时候就这个时刻,太美了,太美了(看到外面的下雪好美,心情很高兴)

在纪录的过程中随着叶静老师去她工作的地方,她是一位很全能的斜杠中年,在拍摄的过程中听到有人这么夸赞她

35岁不结婚的纪录片(纪录片她在家50多岁)(3)

叶静老师太厉害了,什么都会,比如斜杠女青年,(被叶静老师快速纠正说是斜杠女老人,哈哈),制片人,摄影师,美食家,文栏作者,她还是光华学院的讲课老师,太全能了

当你独处的时候,你什么都想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趁着还有一口气,不分年龄,只要想要,只要是自己喜欢的都会去学习

在纪录中,听叶老师说,最大的遗憾是自己没有拥有一口流利的英语,现在这个年龄也是在学习中,一个人在家,安静的时候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学习,看书,对着外面的风景发呆,这也是一种享受人生

叶静老师说:一个吃饭其实是一个学问 ,人生就是意念,就是你想象的,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你要接受你自己

我们经常是不想去做一件事时就会拿另外一件事去当借口,比如我想运动,但是不想动怎么办,其实太多这些生活琐碎的问题,我们总会有理由去找借口

叶静老师说:不要拿一件事当作不去做另外一件事的借口。

看到最后节目的制片人跟着叶老师出去外面拍照,节目制片人看到树拿起相机就拍了下来,叶老师问她,你为什么喜欢拍树?看你送我的礼物也是送树木,我很喜欢

制片人说,不知道为什么,看到就很喜欢拍,因为感觉树它跟人一样,很孤独,叶老师说我也是喜欢大自然,喜欢这些树,树是独立的跟人一样,到处都有树的存在,人也是,到处都有人的存在

这一句话很不错,确实,马路边有很多树,到处都有树的存在,但是它们都是很孤独的一棵树,其实,人也是一样,你去到哪都有人的存在

纪录片的最后叶老师写了一段回赠黄琼36年前的诗:

35岁不结婚的纪录片(纪录片她在家50多岁)(4)

真的成了一棵树却羡慕对岸那群鸟,于是每年长一身的翅膀,欲飞,树越长越高,永远满枝新叶,一如年少,回赠黄琼36年前的诗

35岁不结婚的纪录片(纪录片她在家50多岁)(5)

写在最后:

这是一部纪录片《她在家》,我很喜欢这样的纪录片,讲生活,它记录着一些女性独处在家的生活,没有人就自己一个人独处的生活会是怎么样的,纪录片不长很短,20多分钟一个故事

看到叶老师的生活,我想说,即便是一个人生活也要把自己的生活活得很精彩,做自己最想要做的事

叶老师说,在58岁这个年龄活出18,28岁的生活,做那时最想要做的事情,活出自己的青春

35岁不结婚的纪录片(纪录片她在家50多岁)(6)

好好的享受生活,把没有的关掉,把有的打开,放心的去追逐自己想要的东西。

希望你也能做一个勇敢的自己,独处便是活出最好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