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以前售卖琼锅糖的小商贩都是用自行车驮着个木箱子,在街上一边走一边叫卖琼锅糖,类似的还有糖葫芦、卖米花糕,到现在,那种情形早已成为记忆深处的模糊背影,难以寻觅了……

琼锅糖富平特产在哪卖(原来有个美丽的传说)(1)

​琼锅糖采用流曲特有的优质井水与陕北产精选优质小米蒸馏,与大麦芽搅拌发酵淋汁,用铁锅熬成糊状"灶糖"取出冷却,再在蒸汽加热中反复拧条拉扯,使糖色有黄变白如琼。然后与炒熟的芝麻和其他辅料分层置于瓷缸内热焖,最后混压成饼,切成条或片,即成香味醇郁的食品"琼锅糖"。

琼锅糖富平特产在哪卖(原来有个美丽的传说)(2)

琼锅糖采用传统手工和现代加工工艺制作,是纯天然食品,其口食味美、香脆,且有消食润肺、健脾补肾之功效。

琼锅糖是名誉三秦的地方特产,由富平县流曲镇生产的琼锅糖驰名四海。自明、清以来为历年宫廷贡品,具有数百年的悠久历史。

琼锅糖富平特产在哪卖(原来有个美丽的传说)(3)

2010年2月10日富平流曲琼锅糖正式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琼锅糖富平特产在哪卖(原来有个美丽的传说)(4)

据志书记载:明朝万历年间太子太保孙丕扬曾把琼锅糖作为贡品进献过神宗皇帝朱翊钧。

少年穷困

孙丕扬小时候家里很穷,但少年时代的孙丕扬人穷志不穷,他决心发奋读书,将来报效国家。为了排除干扰静心读书,孙丕扬一个人偷偷搬进街北的姑姑庵。这姑姑庵年久失修,破破烂烂,夏不遮雨,冬不挡寒,墙上织满了蜘蛛网,香案积满了灰尘,已经好久没住人了。孙丕扬稍加收拾,在这儿一苦读就是几年。

暗藏转机

白驹过隙,光阴荏苒。孙丕扬在庵内苦读,不觉已过弱冠,仍未婚娶。

流曲镇附近有一女子,因面貌生得丑陋,年过二十还未许人。看着与丑女同龄的姑娘都已出嫁,做父母的岂能不愁。这女子面貌虽丑,但聪明贤淑,勤劳善良,胸怀大度,非一般女子可比。对世人的冷嘲热讽,讥笑挖苦,她常常淡淡一笑了之,从不在心里去。

父母心急,多次催促她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丑女只是不慌不忙地说:"良鸟择林而栖,婚姻乃人生大伦,岂可草率从事?"邻家一些人听见了,都暗暗笑她自不量力:"真是懒蛤蟆想吃天鹅肉,也不撒泡尿自己照照。"而丑女听了,一点不生气,只嫣然一笑也就过去了。

一日丑女到流曲镇赶集,偶经庵前,忽听庵内传来琅琅的读书声。丑女心想"古人说,里闾出将相,寒门出才子。此人如此静心苦读,将来必成大器,不由得产生了几分爱慕之心。打问行人,才知道是孙丕扬在里边读书。

丑女回家告诉父母,托人做媒。但孙丕扬一贫如洗,连自己的生活都很难维持,孙丕扬哪有婚娶的钱,连连对媒婆摇头说:"请妈妈不要取笑了。我一介穷书生,有谁会嫁给我。"一边说一边仍埋头看他的书。媒婆急忙分辨,说:"真的,姑娘亲口对我说的,非你不嫁,财礼分文不要。"孙丕扬一看媒婆那认真的样子,心里倒有几分好笑,反问了一句:"你说这样能行?"媒婆忙说:"没嘛哒,准行。"孙丕扬说:"你说行就行,到时候我可给你要人哩!"说完又埋头读他的书。对媒婆的话,孙丕扬根本无心听,只不过和媒人开开玩笑,避免纠缠而已。

媒人走后,孙丕扬也就很快忘得一干二净。

有一天,姑姑庵前突然吹吹打打,抬来一顶花轿。孙丕扬正在庵内静心读书,忽听门外琐呐喧嚷,人声鼎沸,心想,这庵已经久不来人了,有何人在门外喧哗?

慌忙出站来看,谁知正好和媒婆碰个满怀。媒婆一见是孙丕扬,一把拉住,大声尖叫:"姑爷来了。"孙丕扬懵懵懂懂,还不知是咋回事。

姑娘闻言下了轿,人们簇拥着他们进了姑姑庵,拜了天地,把他们送进孙丕扬的寝室,众人便完事告退。

原来媒婆看孙丕扬满口答应,信以为真,急急忙忙跑回去,把消息告诉丑女。丑女欢天喜地,日夜难寝,又怕夜长梦多,要求立即成婚。

父母苦口婆心相劝,丑女一点也听不进去,只好随她便了。丑女人虽丑但心明眼亮,她仔细想过:孙丕扬专心读书,立志成名,对婚娶并无举兴趣,与自己成婚不过一句戏言而已。如果早通知她,必坏大事。何不给他来个假戏真做,突然袭击,生米做成熟饭,不由他不认。洞房花烛,庵内冷冷清清,孙丕扬如在梦中,但丑女却怀里揣着一团火,焦急地等待着孙丕扬揭盖头。孙丕扬深悔戏言成真,骑虎难下,在洞房徘徊直到深夜,才无可奈何地揭了新娘子的红盖头。一看不觉大吃一惊,新娘子一口大黄牙,满脸大麻子,头上长满秃疮,人又黑又老。如此丑陋的女子,实在少见。不觉连连叫苦,后悔万分。但事已如此,也只好认命了。

峰回路转

成婚之后,孙丕扬依然吟诗作赋,夜夜苦读,锐志不减。丑女纺线织布,缝缝补补,日夜勤劳。天天给孙丕扬好茶好饭,夜夜陪孙丕扬读书到五更。小夫妻还在院里开荒种菜,栽花种草。丑女的到来给孙丕扬贫寂寞的生活带来几分温馨,几分欢乐。小俩口男读女织,相敬如宾,相濡以沫,生活虽然贫苦,却也感到无比幸福。

孙丕扬不觉又涌起一阵高兴,遂提笔一挥,改姑姑庵为"耕读斋"。为让孙丕扬安心读书,丑女日夜操劳,从无怨言。

看到丈夫矢志不愈,日夜苦读,身体瘦弱了许多。丑女十分担心,怕他熬坏了身体,便想方设法把饭菜做得有滋有味、香甜可口,好让丈夫多吃点。

丑女还用大麦做成麦芽糖,加上小米、芝麻制成芝麻糖,给孙丕扬作早点夜宵。这种芝麻又酥又脆,又香又甜,又有营养,又容易消化,孙丕扬十分喜欢吃。丑女就天天给他做。

终成大器

后来孙丕扬做了大官,当了明朝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还经常让妻子给他做芝麻糖吃。这芝麻糖就是现在的流曲琼锅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