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是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位“皇帝”,虽然在他之前,还有周王、商王这样的天下共主,但是这些人都没有“皇帝”尊号,因为皇帝这个词,就是秦始皇为了彰显自己千古一帝的功绩,而专门制造出来的。

秦始皇姓嬴,名政,所以后人也会称呼他为“嬴政”,这是一个典型的“姓 加”名的称呼模式,符合中国的传统。相比之下,欧美就基本上是名在前而姓在后。

秦始皇为何起名秦国(为何秦始皇姓嬴)(1)

然而奇怪的是,嬴政的儿子,大家却不称呼他们为嬴XX。说到他的儿子,最为出名的,应该就是长子扶苏以及秦二世胡亥了。

光看扶苏和胡亥这两个名字,是很难看出他们与嬴政有什么关系的,为什么大家不给他们冠以姓氏,称他们为“嬴扶苏”或者“嬴胡亥”呢?这样称呼,不就可以让大家一目了然地知道他们与嬴政的父子关系了吗?要想解答这个问题,咱们首先要弄清楚,到底扶苏和胡亥兄弟二人,能否用上“嬴扶苏”和“嬴胡亥”这样的名字。

秦始皇为何起名秦国(为何秦始皇姓嬴)(2)

按照周代礼法,男子称氏而不称姓,但有一个家族却是例外

对春秋历史了解的人应该知道,当时的男性是称氏不称姓的,比如晋文公作为周武王幼子唐叔虞的后裔,是姓姬的,然而却没有人称他为“姬重耳”,最多会称他“晋重耳”,其中“晋”就是他的氏,更常见的,则是称他为“公子重耳”,公子就是诸侯之子的尊称,因为他是晋国先君晋献公的儿子。

秦始皇为何起名秦国(为何秦始皇姓嬴)(3)

虽然周代男子称氏不称姓,可有一个家族却是例外,那就是周王室。周王室是天下共主,为了凸显其尊贵,王室成员就可以直接称姓。比如周武王,后人就称他为姬发,而他的弟弟周公,后人也可以称他为“姬旦”,此外,《左传》里也记载有王孙姬满等人,这就说明整个王室的男性成员,都是可以称姓的。反观诸侯,哪怕尊贵如齐桓公,如果要称他的名字的话,也只能叫“齐小白”。现在有些人把他称为“姜小白”,这其实是不合周代礼法的,放在当时可是僭越之举。

自秦国称王以来,秦王室成员也可以称姓不称氏

秦国在秦惠文王称王之前,是臣服于周王室的诸侯,所以那时候的秦国公室子弟,包括秦国君主自身,都是没有资格称“嬴XX”,最多只能叫“秦XX”,也有可能是“赵XX”(有考证说秦公室氏赵)。

秦始皇为何起名秦国(为何秦始皇姓嬴)(4)

然而等到秦国称王以后,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从地位上讲,秦王室已经与周王室平起平坐了,所以称姓不称氏的特权,也理应享有,故而无论嬴政还是嬴扶苏,这样的称呼都是没有问题的。

事实上,早在春秋初年,楚国就已经在享有这种特权了,后人称楚国的历代君主,就有称其为“芈XX”的,其中芈就是楚王室的姓。但真正承认楚王室的不多,故而在大部分典籍中,仍然按照诸侯的待遇将楚王室成员称为“熊XX”。

扶苏和胡亥明明有资格被称为“嬴XX”,为什么史书上却不这样称呼他们呢?

如上所言,作为秦始皇的儿子,秦王室的成员,扶苏以及胡亥都是有资格称姓不称氏的,可为什么史书记载时,却不称他们为嬴扶苏和嬴胡亥呢?这其实就是后世撰史之人,对秦大多持批判态度的体现。

秦始皇为何起名秦国(为何秦始皇姓嬴)(5)

最明显的就是《史记》,在这本史书中,太史公甚至还用“赵政”来称呼过秦始皇,这就是典型的不承认秦王室的正统地位了,也就是仍然将彼时的秦国当成周王室下属的一个诸侯对待。

然而事实上,早在秦始皇三岁之时,周代就已经灭亡了,周赧王去世于前256年,三年之前,秦始皇才出生。所以真要说来,从周赧王去世到秦始皇称帝,这中间的几十年,是没有天下共主的,或者说是有多个天下之主,故而每个国家的王室成员,理应有资格称姓不称氏。

秦始皇为何起名秦国(为何秦始皇姓嬴)(6)

秦朝的短命,也在一定程度上令扶苏、胡亥等人丧失了称姓不称氏的资格

要说秦始皇称帝之前,秦王室成员没有资格称姓不称氏,倒也情有可原,毕竟天下仍有与其对等的家族存在。可秦始皇称帝之后,已然是天下唯一的共主,按理说,他的儿子们,就应该跟周代的王子王孙一样,称“嬴某某”的。然而可惜的是,秦朝太短命了,仅二世即亡。这样一个短命,而又给世人留下暴虐印象的王朝,是没办法与它之前的周代,或者其后的汉代相比的,所以在正统史观中,就会故意忽视秦王室成员应该享有的“特权”。

秦始皇为何起名秦国(为何秦始皇姓嬴)(7)

不过秦始皇的功绩实在是太大了,因此大家也不敢去剥夺他的“称姓不称氏”的特权,至于他的儿子们,可就没这么好运了,这便是为什么秦始皇能叫“嬴政”,而他的儿子们却只能叫“扶苏”或者“胡亥”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