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动人心的七十周年国庆大阅兵过去两天了,还是久久不能平静。山河无恙,祖国强大,这是当年革命先辈希望的;日新月异,生活美好,这是现在我们每个人切身感受到的。生活的美好,简单捋一捋这些年饮食的变化,就可见一斑。

一、主食

北方平原地区,面食为主。记忆里,对窝窝头、玉米面馒头、煎饼这几样印象深刻。现在想,那时候粮食确实是够吃的,但是细粮不多。地瓜、玉米面作成窝头或者馒头,刚出锅的时候确实也香,地瓜那个还可甜了,关键是凉了之后,尤其放上几天之后,一个黑不溜秋,一个黑黄黑黄的,硬、涩、塞牙。至于小麦,打成精面,剩下麸皮可以喂鸡鸭鹅猪羊这些,精面拿来偶尔吃些面条、大白馒头、过年包几回水饺,就觉得可香了,一袋面不舍得吃,放着放着就生虫了,还得用箩筛。小麦更经常的吃法,是不分麸皮,直接一起打成糊,支上鏊子,烙成煎饼,耐存放,管饱。家里每次烙煎饼就是多半天,得有几百个,过几天还得翻一遍,避免发霉。万一哪天一看,有霉点了,也舍不得扔,再支起鏊子,把煎饼㸆干,叠成书本样,吃起来多了一股焦香味。当年上学,包里放的最多的就是这种干干的煎饼,搭配两瓶咸菜条,就算一周的伙食。

民以食为天的饮食观(饮食变迁看时代发展)(1)

民以食为天的饮食观(饮食变迁看时代发展)(2)

民以食为天的饮食观(饮食变迁看时代发展)(3)

民以食为天的饮食观(饮食变迁看时代发展)(4)

民以食为天的饮食观(饮食变迁看时代发展)(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