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臂女孩杨佩的现状(不愿拖累父母外出打工)(1)

杨佩

如果不是9岁时那场意外,她也许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舞者,也许会成为一名歌唱家,可惜这世间最难求的便是一个“如果”。因为好奇心驱使下的一个动作,她失去了双臂,本来的命运就是一个废人,需要被人伺候一辈子。

这个倔强的小姑娘不但用毅力摆脱了被人照顾的命运,还成为了无数人困境中的希望,迷茫时的灯塔。

她叫杨佩,是陕西大山中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女孩子。家庭虽然算不上贫穷,但也跟富裕沾不上边。好在父母慈爱,还有一个活泼的弟弟。一家四口过着中国农民最普通也最朴素的日子。

这样平凡简单的生活几乎一眼就能望到头。杨佩会跟大多数女孩一样读一些书,如果成绩好也许有机会离开不算富裕的家乡,到某个大城市为自己的未来打拼。如果读书平平无奇,到了年纪找一个老实可靠的男孩子结婚生子,也是安稳的一生。

所有对未来的憧憬都在9岁的一个平凡午后戛然而止。那一天杨佩跟平时一样吃过午饭便离开家步行去学校。在孩子的眼中世界万物都可以成为玩具,电线也不例外。杨佩走到斜拉线旁边随手拉了一下,结果改变她一生命运的意外发生了。

无臂女孩杨佩的现状(不愿拖累父母外出打工)(2)

九十年代的农村基础建设还非常不完善。很多村庄的变压器就建在路边,斜拉线直接跟地面接触。小孩子路过都会习惯性地拉一下拽一把,那时家长的安全意识淡薄,根本没想过可能存在的危险。

杨佩顺手拉的这根斜拉线正巧因为松动,搭在了高处的高压线上。孩子当时就被高压电流激得失去了意识。

后来的采访中杨佩说:“那一瞬间仿佛有一团火烧在了心里,什么都不知道了,再醒来就是妈妈抱着我哭。”每次回忆当时的情况,杨佩都忍不住落泪,虽然伤口早已愈合,但是当时的痛却早已深入骨髓,不管经过多少年都无法忘记。

用脚洗漱打扮的杨佩

无臂女孩杨佩的现状(不愿拖累父母外出打工)(3)

意外发生后乡亲们帮助杨佩的父母把孩子送到县医院,县医院医疗水平有限,只做了简单的消毒处理便让他们转到省里的大医院。即使医生竭尽全力仍然只是保住了孩子的性命,双臂不得不截肢。

手术结束后,杨佩母亲看着女儿空空的袖管,想着欠下的巨额债务觉得天都塌了,而最令她崩溃的是怎么让女儿面对目前的情况。杨佩是个能歌善舞的女孩子,失去了双臂就等于断了她的舞蹈梦。

不过令杨母意外的是女儿竟然没有很激烈的反应。刚开始那段时间伤口是非常疼痛的,但是小杨佩都自己默默的忍着,实在痛得受不了才小声的哼哼几声。

疼痛总会过去,出院后的生活才让杨佩真正意识到这次事故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

无臂女孩杨佩的现状(不愿拖累父母外出打工)(4)

杨佩用脚做饭

不能自己吃饭穿衣甚至连上厕所都需要妈妈帮助,更让她受不了的是小伙伴们异样的眼光。从那时起杨佩开始疏远人群,不再与外人交流。

邻居乡亲都悄悄地劝说杨家夫妻:算了吧,没了手以后咋办,谁能要她?你们得一直养活她。反正也是个女孩,你们还有个小子,这个就不要了。

杨家父母听在耳中心如刀绞,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放弃杨佩。拥有这样的父母是杨佩的福气,爸爸妈妈和弟弟也是支持她走下去的最大动力。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不论多难,她始终想的是要让爸妈和弟弟过上好日子。

对于女儿的变化杨母虽然能感觉到但却无能为力。她不知道应该怎样安慰孩子,只能跟丈夫拼命赚钱,除了要还因治病欠下的大笔债务,他们也希望能给女儿一个好生活的条件。

无臂女孩杨佩的现状(不愿拖累父母外出打工)(5)

杨佩用脚接电话

孩子身有残疾以后的生活怎么办?如果能趁着自己两口子身体好多赚点,还能给孩子以后留个退路。

一次出门干活,妈妈将杨佩一个人留在家里,杨佩很想上厕所可无论怎样都不能脱下裤子。晚上杨母回家见到的就是杨佩穿着湿淋淋的裤子团成一团。

杨母抱着杨佩嚎啕大哭,“以后你可怎么办啊!”小杨佩躲在母亲的怀中也呜咽不住,随后进来的杨父也忍不住抹眼泪。

杨佩虽小,但是她却感受到了母亲的绝望和无助。她觉得不能让妈妈这么伤心,爸妈辛苦赚钱都是为了她。她要努力好好地活着,至少要能照顾自己,不能做爸妈和弟弟的负担。

“没有手,我还有脚啊!”杨佩第一次正视自己。从此她开始训练自己用脚代替手,而最初的这个过程是无比艰难的。

无臂女孩杨佩的现状(不愿拖累父母外出打工)(6)

不仅可以简单的洗漱,杨佩还可以用脚化妆、贴面膜

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杨佩无法将腿抬得很高,她只能将上身弯低。脚趾很短不如手指灵活,夹着东西的时候根本使不上力气。杨佩一次次的失败再重新开始,没有人知道这个女孩经历了多少次练习,只有脚趾上厚厚的茧子能够证明。

好在杨佩那时年龄不大,身体柔软度和协调性都比较好。到十三四岁的年纪,她已经可以很灵活地用脚代替双手了,不仅能打理好自己的生活还能给父母做饭,打扫家务。

特殊的遭遇让杨佩比同龄的孩子成熟很多,自己虽然能正常生活,可是没有劳动能力以后怎么办呢?难道要靠父母一辈子吗?爸妈总有老的时候,那时候自己和父母是不是都要成为小弟的负担?

无臂女孩杨佩的现状(不愿拖累父母外出打工)(7)

杨佩正在看书

小小的女孩经常辗转反侧,15岁这年她向爸妈宣布了一个决定:外出打工。

父母简直惊呆了,且不说孩子伤残的身体,就是个健全的女孩也不可能15岁就出门打工啊?无论杨佩怎么说,父母都坚决反对。得不到父母的支持杨佩偷偷地拿了路费登上了火车。

到了终点她才知道自己来到了湖南长沙,一个距离家乡八百多公里的大都市。

举目无亲,杨佩试着找工作,可惜由于身体的原因他没有得到工作的机会。没有收入,家里带出来的钱也花的差不多,最艰难的时候杨佩只好乞讨维持生计。

无臂女孩杨佩的现状(不愿拖累父母外出打工)(8)

渴望上学的杨佩

她每天经过广场的时候都能看到有人在摆摊、卖报纸。在热心人的帮助下,杨佩也学着人家卖报纸,只是收入实在菲薄难以糊口,就在坚持不下去的时候父母辗转找到了杨佩。

爸妈希望杨佩跟他们回老家,可是这个倔强的女孩说什么也不想再一直拖累父母。他对父母说“圈在家里我只能是你们的拖累,走出来也许还能有一线生机,大城市机会多。说不定就有我能做的事。”

父母见女儿心意已决,冷静下来认真思考也觉得女儿说得不无道理。夫妻俩商量了半天终于决定让妈妈带着杨佩去上海谋生。爸爸回家种地和照顾弟弟。

一家人商议定了以后的出路便赶快行动。杨佩和母亲初到上海生活得很拮据,但好在母女两人有个依靠,妈妈白天出门打工杨佩便上街闲逛,看看有什么自己能做的工作。

无臂女孩杨佩的现状(不愿拖累父母外出打工)(9)

十字绣作品

一次她路过一家经营十字绣的小店,一下子被橱窗里精美的作品吸引了。她走进小店跟店主攀谈起来。通过聊天她了解到“十字绣”是一种新兴的手工艺术品,用各种颜色的丝线按照图纸秀出精美的图样。

虽然十字绣工艺不如“苏绣”“湘绣”“蜀绣”这些传承千年的手艺那么讲究,但也是一件非常精细的手工活。因为是纯手工制作,作品又都比较贴近现代人的审美,非常受年轻人的喜爱,很多人没有耐心自己绣就会买成品,成品的销路一直不错。

杨佩听着老板的介绍突然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我可以绣十字绣来卖”,杨佩向老板详细的询问了制作十字绣的技法并买下了几个简单的十字绣。

老板上下打量杨佩怀疑地问“你能行吗?”杨佩只是笑笑,拿着东西告别了老板。

无臂女孩杨佩的现状(不愿拖累父母外出打工)(10)

绣十字绣的杨佩

“我一定能行的”她这样告诉自己,练习过程的艰苦早已不足为外人道。后来,杨佩果然可以用脚绣出精美的作品。

她拿着绣好的作品来到七浦路摆摊,一边展示已经绣好的成品一边现场绣。这个身有残疾的女孩一下子吸引了路过的行人围观,人们纷纷惊叹这个女孩的毅力,杨佩在这里终于做成了自己的第一单“大生意”,第一幅作品卖出了600元的高价。

2013年杨佩参加了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在节目中她说了自己多年的心愿,想要开一间小小的十字绣店铺,想要让为自己操劳了半辈子的爸妈过上好一点的生活,想让弟弟上大学。

无臂女孩杨佩的现状(不愿拖累父母外出打工)(11)

参加《中国梦想秀》时的杨佩

第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的杨佩成为了无数母亲心中最柔软的存在,也成为了照进无数残疾人心中的一束光。而这次机会也给杨佩带来了事业上的转机,甚至连之后的婚姻大事都与此有关。

杨佩的坚韧和勇敢打动了许多人,其中就有一位创业者,他是郭运保。郭运保当时正在深圳筹备创办自己的公司,电视上看到杨佩的故事,他瞬间抓住了杨佩可能带来的效应。正面、积极、向上,再好不过的励志典范。

如果可以邀请她跟自己一同创业,带来的效益一定是非常可观的。郭运保辗转找到了杨佩,与她沟通了自己的想法。

杨佩能够走到今天,绝不可能是胆小懦弱的性格。她敢想更敢干,经过一番思考果断地答应了郭运保的提议,与郭运保一同南下深圳。创办了深圳亿美康实业有限公司。

无臂女孩杨佩的现状(不愿拖累父母外出打工)(12)

成为亿美康公司创始人后杨佩出席公司活动

杨佩的事业刚刚开始有起色却不曾想感情上出现了危机。她原本有一个已经论及婚嫁的男朋友,不过自从她到了深圳,男孩子就再也没有主动联系过她。

杨佩曾经试图跟男友沟通,可是男友表示家中一直反对两人在一起,是他在中间扛着来自家庭的压力。杨佩的离开让他感到非常失望,家人是不可能同意他为了一个残疾人远赴深圳的。既然杨佩选择了事业,那么牺牲的只能是他们的感情。

杨佩一直期望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可她对男朋友的爱也是真心的,她想要为这段感情做最后一次努力。

2014年,杨佩登上了山东卫视的《完美告白》栏目,向近半年没有联系的男朋友真情告白。

无臂女孩杨佩的现状(不愿拖累父母外出打工)(13)

参加节目的杨佩与主持人合照

可惜的是那个她深爱的男孩还是没有冲破家庭的阻挠,他没有来到直播现场。只是通过栏目组给杨佩带了一段话“你不要怪自己不好,是我不够勇敢追随你的脚步,保护我们的爱情,请忘记我吧。”

杨佩听到男友的留言霎时泪流满面,于她而言这份感情是她最艰苦岁月中的一抹亮色,是让他不断前行超越自我的动力。

如今为了事业失去了这段感情,她不知道到底是对是错。但是失去爱人让她实实在在的再一次感受到了痛不欲生。

尽管失望、委屈,但是杨佩毕竟不是未经世事的小姑娘。面对无数观众,她很快调整了情绪,满是泪痕的脸上又挂上了令人心疼的标志性笑容。

无臂女孩杨佩的现状(不愿拖累父母外出打工)(14)

最美的断臂女孩.杨佩

她哑着声音轻轻地开口“不管你生活在哪个城市,我都祝福你,希望你幸福。以后我也会过得很好,不管结局怎样,能够认识你、爱上你、拥有过你的爱情,我没有什么遗憾。”虽然说着没有遗憾,眼泪还是潸然而下。

结束了这段感情,杨佩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她的事业中去。也许是上天垂怜,不忍让这个命运多舛的女孩子再经历坎坷,悄悄地为她安排了另一段美满姻缘。

杨佩与郭运保的企业经营得很好,想要引进资金来扩大规模。经过联系杨佩与盐城阜宁的一位生意人谈妥了一笔投资,为了表示诚意杨佩立即启程远赴阜宁。在这里她不但顺利为公司拉到了资金还结识了许强,她后来的丈夫。

出于对家人的保护,杨佩从来没有向外界透露过爱人许强的个人情况。所以老公许强是如何有恩于杨佩的,我们不得而知。但是相信这一定是另一个给杨佩带来温暖和力量的故事,因为自从结识了许强,杨佩的人生也变得不一样起来。

无臂女孩杨佩的现状(不愿拖累父母外出打工)(15)

身着婚纱的杨佩

她开始从一个努力生活的残疾女孩向给予别人力量的奉献者过渡。2016年6月阜宁县遭遇极端天气袭击,造成99人死亡,八百余人受伤。阜宁正是许强的老家,杨佩得知消息与许强第一时间赶往阜宁县,出人出力的帮助当地老乡渡过难关。

“我这一路走来,受到了太多人的帮助照顾。在广西流浪时,街头摆面摊的奶奶无偿地给了我一碗面,那是我这一生中吃过最好吃的面。在长沙街头卖报纸时一位顾客悄悄的给我的包里塞了两千块钱,而我至今不知道他是谁。”

“我受到的善待没有办法原路返还,只能将我的善意传播给更多的人。我现在有能力了,想要建立一个助残公益项目,这样就可以帮助更多跟我一样的人。” 面对镜头,杨佩这样说。

而她也说到做到,真的发起了杨佩助残公益项目。

无臂女孩杨佩的现状(不愿拖累父母外出打工)(16)

杨佩与陈光标先生合影

2017年的春天杨佩与许强在阜宁完婚。对于婚后的计划,杨佩表示有可能随丈夫定居阜宁,也可能丈夫陪她在深圳、广州一代继续打拼事业。

事实证明,杨佩果然不是呆在家中享清福的命。2020年的疫情让颇具商业头脑的杨佩看到了商机,她与朋友一起在广州注册了一家电商公司,开启了“网红”带货模式。

与其他带货“网红”不同的是杨佩推销的产品一般都是经过自己亲自试用的。在她看来做生意跟做人一样,做人要做个好人,卖东西也得卖好东西。所以虽然网红带货遍地开花,杨佩在这个圈子却始终占有一席之地。

无臂女孩杨佩的现状(不愿拖累父母外出打工)(17)

接受采访的杨佩

不过最令她骄傲的可不是自己多么会做生意,而是她与许强婚后的幸福生活。许强是个细心而温柔的人,杨佩没有双手,即使双脚再灵活也不如用手方便。二人婚后杨佩的一些日常需求基本都由老公来打点。

“他喜欢帮我梳头、穿衣服,还总爱喂我吃东西。这些事我自己都能做,他偏要帮我。”嗔怪埋怨的语气中却充满了甜蜜。

“我们出去散步的时候经常有人看我,那些眼神虽然说不上不善,就总是让人觉得不舒服。但是他从来不介意,有时走的时间长了他还背着我走。”说到这里杨佩害羞的捂脸低头,猝不及防的一把狗粮险些把记者甜晕过去。

无臂女孩杨佩的现状(不愿拖累父母外出打工)(18)

杨佩与爱人的甜蜜日常

谈到对目前生活状态的感受,杨佩的脸上充满了满足和对未来的憧憬,“一切都是最好的样子,和老公两个认真的做事业,将好项目引进家乡,让大家都能生活的更好。”

仍然是那个最初最朴实的愿望,“让大家都生活得更好”。

有人说杨佩成功了媒体才大肆宣传,不过是立个flag炒人设。真要有心怎么不多关注那些普通的残疾人?

其实杨佩就是一个普通的残疾人,她没有家世、没有奇遇更没有“金手指”,她摆过小摊拾过荒。

那是什么让这个大山里走出来的残疾女孩变得不普通了?

是她自己那颗不放弃的心。正如杨佩自己所说“一个人身体残疾不算什么,心灵的残疾才是真正的残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