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艺术家是张丰毅么(石老师一度让我觉得像某个演员)(1)

石先生石先生,在屏南方言里,老师就叫作先生。只是课堂上不兴说方言,得规规矩矩尊称:石老师。

【一】

我总见石先生踩着那辆老式黑色自行车,从三角坪那的下坡公路直冲至中心小学门口。他穿着白色衬衣、黑色西装裤,很有精神头。他从身后叫住我,我答一声:石老师好。等他停稳了自行车,我早落座教室等他上课了。有时,我走得慢,在楼道上见了石先生,调皮地喊一句“石头老师好。”他用食指和拇指往我脑袋上轻轻一弹,我赶紧一溜烟又跑他前头去了。

下午的上课铃打响,石先生走进了教室。他精神奕奕,一度让我觉得像某个演员。

老牌艺术家是张丰毅么(石老师一度让我觉得像某个演员)(2)

第一堂是写字课,石先生背着手,在教室里慢悠悠地走来走去,监督我们一笔一划写毛笔字。谁握笔的姿势不对,他便俯下身子耐心地教。写字课时间不长,快下课时,石先生收了字,打上分,这课就结束了。他夸我字写得又进步了。

第二堂课,石先生教数学,他的本职工作就是数学老师。他讲课的方式很特别,教科书里的知识他用自己通俗的语言将其简练说完,剩下的时间,交给我们做课后作业与练习题,这期间有不懂的可以举手问他。他上课时,讲台上总备有一条毛巾,有时是白色,有时是紫色。讲一会儿课,他就得用毛巾擦手。到下课时,整条毛巾湿漉漉的。

老牌艺术家是张丰毅么(石老师一度让我觉得像某个演员)(3)

石先生坐在讲台上看我们做练习题时神态悠然,他的课,我们学得既轻松又愉悦。这间隙,他悄悄地指派了一个男同学走出教室。我猜,石先生准又是嘴瘾犯了。

我们的教室在二楼,从窗户下望,是一个小卖部。我常见石先生去光顾,有时,他在小卖部门口跟老板闲谈,脸上常挂着笑。他手拿一只不锈钢杯喝酒的情形,我见得最多。石先生爱喝酒,这点和我阿爸很像。课间休息时,他总得喝上一两口。有时喝得多了些,脸涨红了,上课时用毛巾擦手的频率是平时的2倍。后来,小卖部搬地方了,石先生喝酒我便再也没见过。但他上课的酒气,却总能在四周散布的空气里闻到一点。

才一会儿工夫,男同学气喘吁吁地跑回来了,这回他拿的不是酒,而是一包烟。男同学们都乐于给石先生跑腿,他在教学上,实在是给了我们极大的学习自由,这让我们既乐于学,同时劳逸结合。石先生不大将我们视为他的学生,反倒是朋友更多些,即便他与我们的年龄相差实在有些大。

老牌艺术家是张丰毅么(石老师一度让我觉得像某个演员)(4)

数学考试结束的周末,石先生指派了班里成绩好的人去他厝帮忙批改试卷。石先生的厝在光华小学附近。从一个楼梯口上去,敲开右手边的门,他笑盈盈地邀请我们进了厝。

正对门是客厅,沙发、电视、盆栽植株一应俱全。右手边是厨房,师母正在忙活,见了我们,也是笑盈盈的。在他厝批改试卷,是他当了我们的班主任后才享有的福利。我们有时下午去,日头正盛的午后,客厅被照得亮堂堂的。因为各自的住处离得并不远,有时从石先生的厝出来时,月亮和星星早亮起来了。改完试卷后,石先生常坐在沙发上与我们闲聊。至今,我想不起来他一个大人能跟我们这群小毛孩聊些啥,但印象里的石先生却总是谈笑风生的样子。

遇上学校的班级比赛日,石先生几乎把所有主动权都交到学生手上了,但他并非放任我们,而是充当了幕后监工的角色。他乐于让学生自己思考如何完成,一旦无法完成或是中途遇到阻碍,他便会出现指点迷津。石先生的存在让我们一度既独立又团结。

即便是临近毕业了,他灌输的理念仍是:毕业后不等于再也见不到老师了,在中学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一中,考大学。他并没有让我们这群小学毕业生感觉到小学毕业是学习生涯的第一个分水岭。反而像极了我们只是要出远门了,不定什么时候会回来看看他。

只要我们回来,他仍在这里。

老牌艺术家是张丰毅么(石老师一度让我觉得像某个演员)(5)

【二】

小学毕业后,便不常见石先生了。

直至四五年后的一个下午,和发小们骑车去高中的路上,见一个人艰难地迈着步,定睛瞧了,才认出那正是石先生。

他额上的皱纹深深凹陷了进去,在烈日的灼烤下,整个人耷拉着。他蹒跚着朝厝的方向一步、两步……我们下了车,将满身酒气的他搀回了厝。

开门的是师母,虽一脸无奈,仍是将石先生扶进了客厅。醉了酒的石先生,脾气像个孩子,吵嚷着不许我们离开。即便下午我们仍有课。师母几次劝他:孩子们都有课,别耽误人家上课,下次再来看你。石先生不听,他喊叫着我们几个的名字,非留我们跟他说说话才行。虽多年未见,就算醉酒,石先生仍能够准确无误地叫出我们的名字。

师母说:“这些年,他就这样,哪怕酒喝得再多,醉得再厉害,甚至把我都忘了,但学生还是记得清清楚楚的。这点上,他是个好老师。”

老牌艺术家是张丰毅么(石老师一度让我觉得像某个演员)(6)

再后来,石先生教过的小学生,都成长大人了,上大学的上大学,自主创业的创业。他仍时常挂念这些学生,总找人,一个接一个地打听学生的状况。有时喝多了酒,石先生几乎要将每个学生的电话都打一遍,若打过去的电话无人接听,他得打上十几个才肯罢休。

他在获得了我的联系方式后,曾连着一个月,每天给我打好几个电话。每每接听,电话那头的石先生总是不停地骂自己。

“我这个老师当得不好,但我的学生没有一个差的。”

“我没什么本事教给你们,你们肯定要忘了我这个老师了!”

“你们可不能忘了我啊!”

他甚至连我在校时一些鸡毛蒜皮的事都记得,就算是他教的那些调皮捣蛋鬼,当年干了哪些违反纪律的事,他也都记得清清楚楚。每见了我们,仍不忘嘱咐,要多学点知识,将来才能改变命运。

老牌艺术家是张丰毅么(石老师一度让我觉得像某个演员)(7)

【三】

再一次见石先生已是时隔多年后,他的酒瘾还没下去。

师母说:“酒精中毒,医院也去了几次,现在会稍稍注意些。”

石先生仍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穿着白衬衣,黑色西装裤,跟八九年前似乎还是一样。

我说:“酒一定要少喝些。”

他笑了笑,末了答一句:“将来你们怕都要忘记我这个老师了。”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怎么能忘记呢!”

他又笑了,说他不信:“你们怎么可能会一直记得我这个酒鬼呢。”

“你少喝点酒,把身体养好,我们肯定记得你。”

这日他还是喝了酒,酒气散在空气里,我们都说能记得他。

老牌艺术家是张丰毅么(石老师一度让我觉得像某个演员)(8)

如今,大学毕业已好些年,石先生当班主任的年代,与现在相去甚远矣。去年,小学拉了微信群,石先生也在。那时同学的面貌我记不清了,石先生的样子我却仍记得。

那个下午,他走进教室上课,我一度觉得他像某个演员。十多年后,我想起来那个演员叫张丰毅。

我点开石先生的微信头像。在他朋友圈头像的下方写着三个字,字不大,实际也不明显,却让我感慨万千。即便时过境迁,即便我们都已长大,石先生还是那个石先生。

那三个字——不喝酒。

#教师节感恩#

感谢观看,关注@读书活,一起书写人生百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