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宝宝轻微o型腿怎么矫正(绑腿能拯救宝宝的)(1)

(上游新闻记者 周晋羽)在有些老一辈的观念里,认为刚出生的宝宝要用小被子将孩子除了脑袋以外的身体部分统统都紧紧地包住,特别是要把腿强行拉直然后用布带捆好,并且这样就可以预防宝宝O型腿或者是X型腿,真是这样吗?

18月龄内宝宝 “o”型属于生理性弯曲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医师张智表示,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因为宫内生长环境有限,一直保持四肢屈曲的姿势,出生后孩子股关节为屈位外展、外旋状使下肢呈“o”型,这是正常现象,并不影响宝宝的正常发育。

那么,孩子的腿会一直这样吗?张智表示,当然不是!在孩子成长的不同时期,下肢线性排列的生理演化有一定的过程:双腿最初呈“o”型属于生理性弯曲,常在18月龄左右改善;至2-3岁幼儿又可出现约15°的膝外翻;7-8岁后儿童下肢线性排列发育接近正常成人水平(男性膝外翻7°,女性8°)。所以,大家眼中宝宝所谓的“罗圈腿”是不必矫正的。

执意绑腿 可引发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张智强调,如果执意给予绑腿或强迫伸髋并腿的襁褓方式,不仅会影响孩子发育、血液循环,严重的话,还可能引发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包括髋臼发育不良、髋关节半脱位、髋关节脱位。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发病原因有其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因素是胎儿期髋关节活动度大,利于分娩,但这不利于髋关节稳定,女孩发病率较高,因为雌性激素使髋关节处于松弛状态;外在因素则包括臀位、羊水过少、绑腿等。

怀疑孩子腿部发育有问题 应及时就医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具体表现为:双下肢皮纹、臀纹不对称;双下肢不等长;下肢活动受限;外展外旋时髋部弹响;进入行走年龄的儿童则表现为跛行。该病治疗越早,治疗方法越简单,越能获得正常或接近正常的髋关节,不影响孩子以后的生长发育。

如何早发现呢?张智表示,孩子儿保时的体格检查是早期诊断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重要手段,如果胎位是臀位,孩子患DDH的概率较高,出生后需多观察,每次体检时可提醒医生着重检查一下,及时发现问题。对于后天因素,需要注意的首先是不要绑腿,且包被不能包裹过严,强迫孩子伸髋并腿。其次,需要注意抱孩子的姿势及背带的正确选择,孩子双腿应是分开的,呈”M”型。

最后,张智强调,如果家长真的怀疑自己的孩子腿部发育有问题,请去咨询专业医生;如果家里老人坚决想给孩子绑腿,不要和他们争吵,可以带他们一起去医生那里,听听医生的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