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怀采薇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1)

人生最怕是登高,本是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极目所望,结果却感觉凄凉无比。

唐代诗人王绩,黄昏时分,也这么走上了山之高处。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首先来说,刚开始登上高山就有一种孤寂感,徘徊于暮色之中,举目四望,天地之空旷,何处才是自己依托。于此同时,历史上,所有得志的,不得志的人生,都会涌上自己的心头。唯一的愿望是,渴望明主,早日找到依托。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心情不好,眼前的美景,也就成了仕途失意的象征了,处处山色,处处失意,全然没有那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豪情。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但是,这世界又分明是世外桃源,牧人们是那么悠闲自得,自给自足,自己却到处徘徊,也就有些汗颜了吧。当然,更多的是羡慕之情。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但是,你想说点什么吧,在于别人眼里,你却成为游手好闲的人,想说点什么而不得。也就不得不感叹,百无一用是书生,这世间知音难觅。又不能建功立业,又找不到人生依托,更找不到知己,长歌怀采薇似乎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所以,历史上,文人们的每一首抒怀诗歌都是酸酸的。入世与出世,哪里能够那么转换自如,只有暂时性的心满意足的,才能体会到生活的快乐。

长歌怀采薇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2)

古人登高,也就只有楚襄王,在登高临风的时候,呼喊出:“这风多么畅快啊!这是我和百姓所共有的吧?”表达了他内心的畅快。谁叫他是王呢?何况她又是人世间最浪漫的人,巫山云雨的典故,就出在她身上,连做的梦都那么美。

李白们则是一直都是举杯消愁愁更愁,心中之气愤难平。

楚襄王身边的那个宋玉似乎也不例外,楚王发问,只见她回答说:“此独大王的雄风耳,老百姓怎么能够共同享受得到?

苏轼,对这件事也十分了解,他说这是宋玉在讽刺楚襄王不知体察民情,是他自己的快乐,不是与民同乐。宋玉出身寒微,在仕途上颇不得志,如同后世的王璨、李白一般,也就难怪他那么讽刺楚襄王了。

欢迎关注珍爱红楼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