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这篇论文以逐步递进的推理方式,详细考证了《乾卦》九三爻“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的文本内容,提出了对文本内容的崭新见解,给出了可信的译文。

君子乾乾夕惕时,莫名其妙费深思。

缘何晚上才能惕?始悟乾乾断句离。

《周易·乾卦》九三爻的这一句内容,历来误解误读不计其数。今天在这里讨论一下。

【原文】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一、原文最初确定

愚谨案: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夤”[yín] 字条说:

(夤)敬惕也。此与十二辰之寅义各不同。释诂云。寅、敬也。凡尚书寅字皆假寅为夤也。汉唐碑多作夤者。凡云夤缘者即延缘。云八夤者即八埏。皆双声假借也。从夕。寅声。翼真切。十二部。易曰。夕惕若厉。乾九三爻辞也。厉各本作夤。今正。凡汉人引周易夕惕若厉不暇枚举。许书䯜字下亦作夕惕若厉。此引者、说从夕之意也。夕愓者、火灭修容之谓。凡许书。引易井者法也。说㓝从井之意。……而惠氏定字作周易述。竟作夕惕若夤厉无咎。

这里引用这一段内容,并非认同许慎和段玉裁“夕惕若厉”的看法。惠栋著有《周易本义辨证》一书,其中颇多可取之处,其人对《周易》等古代经典的考证训诂远胜许慎和段玉裁。惠栋做“夕惕若夤厉无咎”的看法必有其道理。古人口口相传,既然“厉各本作夤”,“夤”字绝非空穴来风。也不应该这里确定为“夤”,就轻易地抛弃了“厉”。

又,何楷《古周易订诂》说:

《说文解字》作“夕惕若夤 ”。按‘夕惕若厉’古皆作一句读。……厉字意不属上,宜另自为句,古文特因二语相连而并举之耳。”

据此看来,《周易》原文必有有遗漏错讹文字。

看来,原文可以初步确定为以下内容: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夤,厉无咎。

二、原文的再次确定

依据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夤”字条注释,“尚书寅字皆假寅为夤”,“八夤者即八埏”,“厉各本作夤”,原文“夤”的意思当为“埏”。这里“埏”的读音和演的读音相同。《老子》第十一章云:“埏埴以为器。”《说文解字》“埏”字条解释为“八方之地也”,这也是许慎解释错的一个字。“埏”是烧的意思。烧字古音通“尧”,和延字声母相同。“埏埴以为器”是说把那些土坯模型烧制成器物。根据这些,只能确定这里“夤”的本字的意思为烧,还不能完全确定“夤”的本字就是烧。

“夤”的本字的意思为烧,“夤”的本字的读音和演同音,“夤”的本字的字形和“寅”十分相近,根据这三条来判断,“夤”的本字的为“炎”。从意思来看,炎是熊熊大火燃烧的意思。例如,《书·胤征》:“大炎昆冈,玉石俱焚。”接下来对比一下“寅”和“炎”的字形。

乾卦的三爻(释读乾卦九三爻)(1)

乾卦的三爻(释读乾卦九三爻)(2)

远古、上古时期,同一个字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字形,流传下来的字形只是其中极少的一部分,许慎收录在《说文解字》中的字体十分有限。仅从流传的字形来看,“寅”和“炎”的字形都是上下结构,十分接近。闻一多在《周易义证类纂》说“古光黄同”。不仅如此,上古时期,光、黄、寅和炎,四字字形往往混淆而难以区分。大家可以查一查光黄等字的异体字,做一对比,这里不再引述。至于“夤”字上面多出的“夕”字,古人书写都是竖行,可能是从前面的“夕”舛误而来,也有可能是古人刻意添加的。这种例子,《说文解字注》引用了很多,例如《说文解字注》“既”字条说:“论语曰。不使胜食既。乡党篇文。此引经说假借也。论语以既为气。如商书以妞[niū]为好、诗以夃[gǔ][yíng]为姑之类。今论语作氣。气氣古今字。作氣、盖鲁论也。许称、盖古文论语也。”兹不多述。

根据以上分析来判断,《周易·乾卦》九三爻的原文应该如下: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炎,厉无咎。

三、原文的第三次确定

何楷《古周易订诂》说:“厉字意不属上,宜另自为句,古文特因二语相连而并举之耳。”这样的话,“无咎”当在“若炎”之后,“厉”当在“无咎”之后。我在《从周易的“厉”字看病毒肆虐》一文中提出,“厉”字通疠,指瘟疫。《周易》文本多处出现“贞(注:通占。另文说明)”,“贞吉”、“贞凶”、“利贞”等。例如《讼卦》六三爻“食旧德,贞厉,终吉”。这样看来,《周易·乾卦》九三爻的原文也应该是脱漏了“贞”字,原文当为: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炎,无咎。贞厉。

四、对原文的断句和内容分析

在确定了比较可信的原文之后,我们就要分析一下这句话的含义了。我在《谈建忠老学研究:第一章的断句之辨》一文中指出,要正确理解原意,首先要能够正确的断句。何楷说“‘夕惕若厉’古皆作一句读”,从我们刚才分析原文丢失了“贞”字来看,这个从古到今的断句明显是错误的。根据《讼卦》六三爻“贞厉”等内容来看,“厉”字肯定是和“贞”字在一起的。再从内容的语意上分析,“若炎”和“无咎”可以连在一起。这时候只剩下“夕惕”二字,显然不能独立成一句。因为“夕惕”和前文“终日”相矛盾。这个问题先放着,另一个问题又来了。

“乾乾”两个字,双声叠韵,这就是一个疑点。那我们想想,古人一字一义。虞夏商殷,古人的记录那都非常简洁明了,你看甲骨文,不多几个字,就把事情记录清楚了。哪里有这样破费文字,炫耀文采的?即使是西周的《诗经》,什么“伐木丁丁”啦,“鸟鸣嘤嘤”,那都是拟声啊。所以就要知道这句爻文的关键点就在“乾乾”两个字。前面说“君子终日乾乾”,后面说“夕惕若厉”。一会说“终日”,一会说“夕”,难道君子只在晚上警惕防范,白天不防范吗?显然不是。这就说明“乾乾”两个字连在一起,肯定是一种错误的断句了。能和前文“终日”相对应的意思,只有“朝夕”二字了。可见第二个“乾”不是本字,本字为“朝”,古人把“朝”错写为“乾”了。

到了这一步,原文的真身大体上现形了,但是还没有完全露面。“君子终日乾”,这句的意思不通。我在《我把中国文化的天戳破了》一文,已经提出了我的一个学术观点,即《周易·乾卦》的“乾”是“气”,“乾”是被后人失忆了的气的异体字。那显然“乾”是名词,可见“君子终日乾”的“乾”不是本字。“乾”的本字应该是一个动词。从前后文来看,“终日”和“朝夕”意思不但相对,而且十分接近。从这里推断,“乾”的本字和“惕”的意思也必然相对,而且十分接近。据此推断,“君子终日乾”的“乾”的本字为“敬”,《象形字典》:“‘敬’是‘警’和‘儆’的本字。《释名·释言语》:“敬,警也。”从“敬”的甲骨文及金文字形来看,是手拿棍鞭不断敲打,大声呼喊,表示提醒和告急的意思。“敬”正是警戒和警惕的意思。

现在我们梳理一下,《周易·乾卦》九三爻的原文应该断句和整理如下:

君子终日敬,朝夕惕。若炎,无咎。贞厉。

五、对原文的翻译

我已经在好几篇文章里多次提到,《周易·乾卦》的卦名“乾”是“气”,卦名和卦文的意思必然一致。我在《龙的最初形象》一文已经指出,龙是古人看到雷电、彩虹和水龙卷等自然天气现象后,产生的一种生物性认识。再举一个音韵学上的证据,闻一多先生在《诗经通义》解释“鸿则离之”,他说“鸿必非鸿鹄之鸿,以工声字与龙声字古每不分推之,鸿当为蠪[lóng]之假,蠪即苦蠪(虾蟆或蟾蜍)。”从这句话我们就看“工声字与龙声字古每不分”,其他的先不说。这说明“乾”和“龙”的上古音是一致的。既然《周易·乾卦》的卦名“乾””和“龙”的意思一致,读音一致,那《乾卦》九三爻的内容必然应该和雷电风云有紧密的关系。正是这样,这里的君子是指统治者。警是负责警戒的意思,这些负责警戒的人员包括观察敌情的警戒哨,也有负责随时观察天气情况的警戒哨。《乾卦》九二爻“利见大人”就是向上级领导“大人”赶紧汇报天气情况的意思。至于“贞”,是占的通假字,意思是占卜。那好,我们把这一句话的完整的内容整理在下面,并且尝试着翻译一下《乾卦》九三爻的内容。

【原文】:

君子终日警,朝夕惕。若炎,无咎。疠,占。

【翻译】:

君子要随时安排人员负责警戒,从早到晚小心谨慎。(由于天气炎热或烧田等原因)引起火灾,如果(刚好遇到雷电交加,大雨倾盆),那就不会有咎殃。如果出现瘟疫,那就赶紧占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