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全国收入排行(人均国民收入达到什么水平才能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1)

文 | 马晓河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成员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讲的人均国民收入并不是家庭居民收入,而是一国(或地区)国民总收入除以人口总数所得。世界银行按照人均国民收入(GNI)标准,将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为四种类型: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其中中等收入国家又划分为中低等收入国家、中高等收入国家。比如2010年,世界上凡是人均GNI低于1005美元的经济体都属于低收入国家(或地区),凡是人均GNI在1006-3975美元的经济体都属于中低等收入国家(或地区),凡是人均GNI在3976-12275美元的经济体都属于中高等收入国家(或地区),凡是人均GNI高于12275美元的经济体,都属于高收入国家(或地区)。

其次,这里还需要弄清一个概念,不同类型国家的人均GNI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就像国内有些人讲的,只要中国人均GNI达到12000美元,就跨进高收入国家行列了。这里理解是错误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银行对不同类型国家的人均GNI标准是不断调整的。从表中可以看出1987年到2021年,低收入阶段和中低收入国家人均收入标准下限年均提高了2.32%(名义增长率,下同);中高收入和高收入国家标准下限年均也分别提高了2.22%、2.23%。

表 12 世界银行对不同收入等级国家标准

(现价美元)

近20年全国收入排行(人均国民收入达到什么水平才能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2)

(根据世界银行网站World Bank Open Data整理,表中数据为人均国民收入)

其三,还需要说明的是不能简单理解人均国民收入这个概念。人均GNI是衡量一个经济体属于哪一类发展类型、处于哪一阶段的重要指标,该指标的形成是由一系列关联指标构成并成为增长支撑,例如在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在供给侧有劳动、资本、技术和资源要素配置,也有一二三产业;同时还要有相应的政策和基础制度安排。因此,人均国民收入的形成是由一个支撑体系,包括经济、社会、体制等多个方面构成的。

其四,也不能仅用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年的人均GNI水平就断定该经济体属于哪一类型国家(或地区)。比如历史上巴西曾经有一年人均GNI就从中高等收入国家跨上了高收入国家门槛,但是第二年掉下来后再也没有迈上高收入门槛,阿根廷连续两次跨上高收入国家门槛,两次都掉了下来。因此,一个经济体能否发展成为高收入国家,不能仅看一年的人均GNI水平,而是要看它能否保持经济持续增长,使得人均GNI迈过高收入国家门槛后能稳定向上,这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再来看看我国的发展情况。2010年中国人均GNI达到4340美元后,稳定进入中高等收入国家行列,此后经过10多年的发展,于2021年中国人均GNI跃升到12500美元以上,已经十分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值。于是,有人说,明后两年,中国将成为高收入国家。这种说法有失偏颇,人均GNI一年或两年跨上高收入国家门槛,并不能表明它就是高收入经济体,这只是第一步,还要看第二、第三步能否稳定向前。而要稳定向前,又要看我国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体制结构转型是否为此做好了准备。

END

关注

获取内容

文章来源: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侵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