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人:钢铁之躯》(MAN OF STEEL,简称MOS)成功开启DC电影宇宙(DC Extended Universe,简称DCEU)之后,为了追赶漫威的脚步,导演扎克·施耐德趁热打铁,推出了DCEU第二部作品,也就是《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BATMAN V SUPERMAN,简称BVS

浅谈dc电影相对漫威的3大优势(这部电影的失败)(1)

《蝙蝠侠大战超人》

但最终结果却非常出人意料,这部被所有粉丝观众寄予厚望的电影,最后口碑却非常低下,国外烂番茄影评网新鲜指数仅仅28%,即便是IMDB、MTC等众多著名网站的评分都非常低。

浅谈dc电影相对漫威的3大优势(这部电影的失败)(2)

烂番茄指数只有28%,观众爆米花指数也只有63%

除口碑外,BVS的票房表现也非常一般,BVS北美首日开画票房高达8100万美元,与《侏罗纪世界》相当,然而最后《侏罗纪》的北美票房为6.52亿美元,全球票房16.71亿美元踏进了影史前十俱乐部,而BVS北美票房仅仅3.3亿,全球票房也不过8.73亿,几乎被《侏罗纪》2倍杀。

浅谈dc电影相对漫威的3大优势(这部电影的失败)(3)

BVS首日u8100万美元,与《侏罗纪》持平,只比《复联2》低300万

浅谈dc电影相对漫威的3大优势(这部电影的失败)(4)

BVS票房成绩

浅谈dc电影相对漫威的3大优势(这部电影的失败)(5)

《侏罗纪世界》票房成绩

甚至,BVS还是电影史上唯一一部北美开画票房1亿美元以上(1.66亿)但最终票房后劲达不到2倍(1.99倍)的影片。

那么,到底这部电影哪方面出现了问题呢?为何不管是口碑以及票房都完全达不到预期的成绩呢?

BVS的意义

要知道BVS失败的原因,首先要明白这部电影对于DCEU以及其东家华纳兄弟的意义。

从戏外来说,2016年的时候漫威第三阶段都已经开始,而DCEU才刚推出第二部作品,进度上已经落后人家一大截,因此倘若影片失败,也已经没有时间再让DC慢慢恢复元气。

浅谈dc电影相对漫威的3大优势(这部电影的失败)(6)

漫威已经来到《内战》,进入第三阶段了

也因为如此,BVS还承担了开拓DC宇宙世界观的重任,因为规划中剧情接壤BVS的续作就是DC英雄齐聚的《正义联盟》,而《正义联盟》里的闪电侠、海王跟钢骨此前都没有登场。

浅谈dc电影相对漫威的3大优势(这部电影的失败)(7)

海王等英雄当时还没出场

当然,除了闪电侠等人,主角蝙蝠侠与超人,甚至神奇女侠也是关键,作为DC三巨头,这三个英雄未来势必是要成为扛起整个DC宇宙的核心角色的。

浅谈dc电影相对漫威的3大优势(这部电影的失败)(8)

DC三巨头

除此之外,BVS作为一部承上启下的作品,还需要给整个DCEU留下可持续的发展性,毕竟作为一个电影宇宙,发展性是最重要的一环,漫威宇宙为什么能几乎连绵不断地推出电影?其实就是因为电影宇宙的发展性处理得相当好。

也正因为BVS是如此重要,因此这部电影在开拍之初就获得了来自华纳兄弟以及DC的大量的资源支持,其中包括:

  1. 高达2.5亿美元的预算(与《复联》一个级别)
  2. 导演扎克·施耐德拥有包括选材、选角的完全权力。
  3. DC近80年所有漫画故事题材任选。
  4. 长达3年的制作时间。

浅谈dc电影相对漫威的3大优势(这部电影的失败)(9)

制作成本2.5亿美元,好莱坞最高级别

而实际上,BVS这部电影在先天上也拥有非常多的优势,其中包括:

  1. 超人与蝙蝠侠,世界最佳搭档首次同台。
  2. DC史上最强生物兵器毁灭日登场。
  3. 蝙蝠侠与超人大战的噱头。
  4. 神奇女侠首次登场。

从资源投入的情况以及先天优势来看,可以说BVS的“硬件”非常齐全,几乎不存在失败的可能性,因此,BVS最后如此不堪的成绩,显然与制作预算、时长之类的因素无关。

浅谈dc电影相对漫威的3大优势(这部电影的失败)(10)

为何会失败呢?

因此,要探讨这部电影失败的原因,始终还是要从影片本身去寻找原因。

完全崩溃的电影节奏

事实上,从电影本身的角度来看,BVS与前作MOS几乎可以说一脉相承,MOS有的缺点它都有,甚至还更加扩大化。

在之前分析MOS的文章里曾经说过, MOS一大问题就是电影节奏把控得不够,文戏全部堆前面,武戏全部堆后面,以至于观众足足看了几乎90分钟文戏才能看到大场面,导致观感不够好。

浅谈dc电影相对漫威的3大优势(这部电影的失败)(11)

MOS里的战斗非常过瘾,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节奏感差的问题

而BVS并没有改正前作的问题,反而变本加厉。

以导演剪辑版来说,BVS一共3个小时的时长,但蝙蝠侠与超人的战斗却是在影片进行到2个小时以后才真正开始。

浅谈dc电影相对漫威的3大优势(这部电影的失败)(12)

120分钟的文戏....之后才来到这个

而之前的2个小时?基本全是文戏,只有在第70分钟左右有一段短促的蝙蝠侠追车戏,但因为设计得非常普通(毕竟大多数动作片都有的追车戏,观众已经看惯了)而且场景是黑夜非常偏暗,所以这段追车戏根本无法充当前两个小时的“调味剂”。

浅谈dc电影相对漫威的3大优势(这部电影的失败)(13)

这种追车戏观众都麻木了

即便是经过剪辑的院线版,蝙蝠侠与超人的战斗都是也是在1小时40分钟以后才正式开始。

MOS同样存在影片节奏失衡的问题,但好歹并没有BVS严重,更重要的是,MOS的动作戏几近完美,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节奏问题。

而BVS在武戏方面,不但失去了MOS那种拳拳到肉的音爆效果的视觉冲击,在本身的设计方面也非常有问题。

沙包回合制与免费观看VR电影

在电影进行到2个小时以后,观众们终于可以看到蝙蝠侠与超人战斗了。

毕竟两人的大战是这部电影宣传的噱头,很多观众买票进入影院也是为了看这一幕的。

浅谈dc电影相对漫威的3大优势(这部电影的失败)(14)

观众就是为了这个而来的!

然而结果却是令人非常失望,因为这场所谓的大战,基本走上了以往超人老电影的套路。

简单来说,就是只要对方拿出超人的弱点氪石,超人就被当沙包打,一旦氪石的功效过去,对方就被超人当沙包锤。

蝙蝠侠与超人的战斗就被设计成如此,当超人吸入氪石制造的烟雾后,瞬间化身沙包,蝙蝠侠几乎想怎么虐就怎么虐,这种依靠计策造成的一面倒战斗,可以说完全没看头,观众想看的是大战,不是看打沙包。

浅谈dc电影相对漫威的3大优势(这部电影的失败)(15)

打沙包....

原作中,蝙蝠侠的动力装甲战斗力是非常强横的,当然这套装甲事实上的确还是不如超人,但在削弱超人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与之一战,本来是可以设计成超人吸入氪石弹之后仍然与穿着装甲的蝙蝠侠来一场非常激烈精彩的战斗,然而电影里这套装甲被削弱成一套只是抵挡冲击的普通装甲,因此蝙蝠侠也完全失去了跟超人“打得精彩”的条件。

浅谈dc电影相对漫威的3大优势(这部电影的失败)(16)

这装甲在超人面前就是一废铜烂铁

作为噱头的超蝙大战,再加上观众足足等了几乎2个小时才看到的大战,竟然设计的如此敷衍,又怎么可能让人满意呢?

除此以外,后半段决战的设计也让人摸不着头脑,在最后阶段,超人与蝙蝠侠、神奇女侠对战BOSS毁灭日。

对的,就是那个拥有不死能力,可以无限进化,一巴掌就能将超人都打到头昏脑涨的毁灭日。

浅谈dc电影相对漫威的3大优势(这部电影的失败)(17)

毁灭日连超人都能打死

相信大家也能知道有什么不协调的地方了,既然蝙蝠侠的装甲都被削弱成那个样了,为何还要让他这么一个普通人去跟毁灭日这种级别的BOSS正面硬扛?

果不其然,在整场决战中,超人与神奇女侠轮番上阵与毁灭日肉搏,而蝙蝠侠全程旁观,仿佛在观看VR电影一般。

浅谈dc电影相对漫威的3大优势(这部电影的失败)(18)

蝙蝠侠:这VR电影不错

一般来说,如果打BOSS时己方有硬性战斗力明显不如的角色存在,那就会开辟第二战场,安排一个不以战斗力着称的另一个BOSS让他去解决的,这是好莱坞电影最常用也是最合理的套路,包括《忍者神龟:变种时代》等电影都是这样处理的。

浅谈dc电影相对漫威的3大优势(这部电影的失败)(19)

《忍者神龟》里女主角跟配角就是不硬扛BOSS,而去找科学家麻烦

而BVS有这样的条件吗?有的,因为这部电影另一个反派卢瑟并不以战斗力着称,完全可以设计一个剧情让蝙蝠侠去对付他,而超人与神奇女侠在正面与毁灭日硬扛。

浅谈dc电影相对漫威的3大优势(这部电影的失败)(20)

卢瑟本来是第二战场最好的BOSS

在武戏设计拥有如此大缺陷的情况下,更进一步加剧了BVS恶劣的观感,观众进来影院,看了足足2个小时文戏,满心期待的大战最后却看了一个小时这么敷衍的动作戏,这又怎么可能会给到好评呢?

在武戏方面,BVS唯一能称道的也就只是气氛渲染得的确非常不错,但可惜无济于事。

格局从大到小,背离核心的人设

说完武戏,再来看看文戏。

BVS一直被部分人称赞的地方就是隐喻很多,包括各种里面有很多暗喻宗教的地方,又比如有不少画面是完全搬照漫画的镜头。

浅谈dc电影相对漫威的3大优势(这部电影的失败)(21)

宗教隐喻

但事实上,这些点并不能成为评价一部影片故事好坏的因素,正如小赛以前写过的一篇文章《请先拍好电影,再搞隐喻》一样,所谓的宗教隐喻,又或者是搬照原作画面的彩蛋,都只是锦上添花,前提是要故事与人设讲得好,立得住脚,这些因素才能让人会心一笑,否则的话只能是本末倒置。

而BVS的故事框架,在影片的前半段其实处理得尚算可以,以蝙蝠侠与超人两种不同的理念的对撞,再加上反派卢瑟的暗中操作,使得两者冲突越来越激烈。

浅谈dc电影相对漫威的3大优势(这部电影的失败)(22)

理念冲突刻画得不错

只可惜,在影片后半段却没有彻底贯彻这条正确的道路。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电影里最终促使蝙蝠侠与超人打起来的原因,不是两者的理念冲突,而是卢瑟绑架了超人的母亲强迫他跟蝙蝠侠战斗。

浅谈dc电影相对漫威的3大优势(这部电影的失败)(23)

最后还是绑架套路

既然最终两人打起来的原因是因为这种绑架,那么前面电影花了三分之二铺垫的两者理念的分歧与碰撞,瞬间显得没有任何意义。

花那么大篇幅描绘两者理念冲突有什么用呢?最后又不是为这个打起来。

同时,两者最后和好的原因是因为超人与蝙蝠侠母亲都叫玛莎,这已经演变成一个梗并在网络上流传了,原因大家都懂,这个和好方式实在太强行太令人尴尬。

浅谈dc电影相对漫威的3大优势(这部电影的失败)(24)

这就和好了吗?

电影在前面并没有戏份描述蝙蝠侠对他母亲有什么执念,反而有很多镜头表现出他非常厌恶超人要将其置诸死地的信念。

浅谈dc电影相对漫威的3大优势(这部电影的失败)(25)

蝙蝠侠要杀超人的决心

超人在即将被杀死的时候,说的台词竟然是:“你是在帮他杀死玛莎。”

浅谈dc电影相对漫威的3大优势(这部电影的失败)(26)

为了说出玛莎这个名字也是够强行的

嗯?一般人这种情况不是会说请救我母亲之类的话吗?为何超人你偏偏要把你妈妈的名字说出来?在前作MOS的时候你超人称呼养母也不是直接叫她玛莎而是叫妈妈的。

尴尬,非常尴尬,强行,非常强行。

浅谈dc电影相对漫威的3大优势(这部电影的失败)(27)

一个名字,死敌直接和好,之前的理念冲突全是浮云

除了故事外,BVS在人设方面也有很大的问题。

超人,在MOS的结尾阳光一笑,似乎预示着他要往光明的方向前进,这是正确的,超人这名英雄本来就是阳光向的。

然而在BVS里,他的人设却走了相反的方向。

在恐怖分子手中救下自己的女友路易斯,但因为行为过于粗暴加上反派卢瑟的嫁祸使得媒体对超人有意见,在路易斯劝说他的时候,超人竟然说出这种话:

“我不在乎他们说什么。”

浅谈dc电影相对漫威的3大优势(这部电影的失败)(28)

天,你还是那个阳光的小镇男孩吗?你还是那个明日之人吗?

一句台词,直接令超人的人设完全崩溃,这还是那个希望以自己善行之力作为榜样,带领人类往更好方向前进的超人么?

一个只在乎自己女票,完全不在乎其他人类的超人,真的能担当得起引领人类前进的任务?

对于超级英雄来说,角色的内核精神是绝对不能变动的,你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去表现(比如像MOS那样)但如果连内核精神都变更了,那这名角色就已经不是他自己了。

同时,在BVS最后的超人之死也是一个非常大的败笔,原因有两个:

  1. 超人之前只有自己一部电影,观众对其并未积累起深厚的感情,钢铁侠、金刚狼的死亡前面都是十多年积累的观众缘,所以才那么催泪。
  2. 因为规划中BVS续作就是《正义联盟》,而这部电影里谁都知道超人一定会登场的,换言之,超人是100%会复活的。

浅谈dc电影相对漫威的3大优势(这部电影的失败)(29)

超人之死,浪费了

这样的死亡,只能说是毫无意义。

除去超人,蝙蝠侠的人设一样存在很大的问题。

最典型的是,BVS的蝙蝠侠是会杀人的,而导演扎克·施耐德在数个月之前的采访也声称他认为蝙蝠侠就应该杀人。

浅谈dc电影相对漫威的3大优势(这部电影的失败)(30)

扎克·施耐德在采访里声称蝙蝠侠就应该杀人,认为蝙蝠侠不该杀人的是在做梦

然而,蝙蝠侠的不杀原则是这名英雄的内核精神,这样改动的话,这还是蝙蝠侠吗?

也因此,在推特上,各路主笔蝙蝠侠漫画以及动画长达数十年的画师编剧纷纷站出来指责扎克·施耐德,并声称:“任何一个对美漫有了解的人都应该知道蝙蝠侠与惩罚者的区别。”

浅谈dc电影相对漫威的3大优势(这部电影的失败)(31)

蝙蝠侠资深编剧直接声称:“庆幸以后扎克·施耐德不再碰DC电影。”

至于神奇女侠,设定中她为了不知名的事情放弃了人类100年,这显然也不是什么积极向上的方向,而因为神奇女侠之后是要推出前传的个人电影的,这个设定反而限定了她个人电影的最后结局。

浅谈dc电影相对漫威的3大优势(这部电影的失败)(32)

这个设定后来在神奇女侠的个人电影里被弃用了

在本身影片节奏就有很大问题的情况下,BVS的武戏与文戏都有如此大的问题,也难怪大部分观众给这部影片的评价那么低了。


从对DCEU的角度来说,BVS的失败使得DC彻底丧失了追上漫威的机会,可以说对DC的打击是非常巨大的。

但尽管如此,DC电影的道路却仍然在继续,DCEU在BVS之后,也开始寻找真正适合自己旗下英雄发挥的道路。

,